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

发布时间:2016-07-09 13:31

  本文关键词: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12年

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

张琳  

【摘要】:本文旨在对信仰以及现代性的信仰困境进行系统研究。从信仰产生发展的历程来看,信仰困境与现代性有着密切的关联。现代性的信仰困境研究,遵循并结合了当今言说和思考的基本语境,揭示信仰困境的深刻根源,旨在提出信仰塑造和引导的有益建议。事实上,不论当今中国问题还是世界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现代性问题”,只有从现代性框架下认识和研究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日益突出的诸多问题,才能在深层面上把握问题的实质。信仰困境即人们正在领悟和思考着的现代性境遇中的问题,是当今人们正在经历或遭遇的历史与现实状况的反应。并且,马克思对现代性批判最伟大的意义在于他提出了超越现代性困境的构想,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这也正是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本文对现代性的信仰困境进行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除了引言和结束语之外,正文共五章。各章节论述可依次分述如下: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信仰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信仰困境与现代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厘清国内外关于信仰问题及其困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思路。 第一章针对信仰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学理分析。论述了人类确立信仰的理由,从多学科角度对信仰概念及基本特征进行了阐释,阐明信仰是一种现代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现象,是人类在自身进化发展过程中,对生存状态、生活环境及存在意义的追寻和自觉。在揭示信仰内在结构时,又从理论和逻辑上对人们信仰认识上存在的疑惑问题进行了辨明证成,为现代人信仰塑造提供学理支撑和理论论证。 第二章通过历史地、具体地发展进程对信仰形态和特征进行描述和阐释。尤其将信仰结构形式与社会形态的更替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对信仰发生、发展和演变之轨迹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对中西信仰呈现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与比较。揭示了现代社会信仰的表征,进而阐发了现代社会信仰生成的心理机制,这些均是我们理解和认识现代性信仰困境的关键。 第三章重在分析现代性是如何导致信仰困境的。现代性在推进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及精神虚无的困境,即自我中心、工具理性以及物化之困。信仰问题作为现代性根本问题,至今仍是困扰人们的重大问题。在梳理西方学者对走出现代性信仰困境的有益探索中,阐明了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和扬弃。马克思不仅开启了现代性诠释和重建的路径,并将现代性悖论化解进辨证的现实运动,通过这一现实运动旨在建构一个统一和自由的人类未来社会。 第四章通过透视中国现代性问题及其论争来考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信仰问题,揭示现代中国信仰问题的现实表现以及危害,阐明中国所面临的信仰挑战等,讨论出自于西方的现代性概念以及神圣性与世俗性在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尽管现代性发轫于西方,但中国自近代以来多次遭遇现代性问题,经历着不断地激进与保守、进步与倒退、理想与现实、向往与惶恐等矛盾冲突,深刻并反复的矛盾体验塑造了有别于西方的现代性境况,中国的现代性总体上呈现出、也影响着我们对现代性的判断和理解。 第五章根据中国信仰的现实问题,重在分析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加强国民信仰塑造,提出我国国民信仰塑造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在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有资源的同时,积极吸收西方现代性的合理内核,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信仰体系。教育是信仰塑造的根本路径,制度建设是信仰塑造的现实空间和外部环境保障,先进文化则是信仰塑造的载体,而主体的自我觉醒才能最终使信仰塑造得以实现。 根据以上论述,结语部分再次反思和追问现代性的信仰困境,阐明全球化历史进程中现代性是国家(包括中国)和民族无法回避的宿命。尽管现代性充满着诸多文化矛盾和价值冲突,但现代性在推动人类文明与信仰进步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信仰问题,旨在通过正确引导与塑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引领多样化思潮的主导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新立;;主体的建构与分裂:齐泽克语域下的现代性文学[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新新;共产主义理想论纲[D];吉林大学;2013年

2 陈兰芝;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观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玉渟;试论托马斯关于理性与信仰的学说[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素雅;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雪乔;单向度的社会[D];西北大学;2014年

4 贾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冯培;;关于当代青年的信仰观重构问题初探[J];北京教育(德育);2009年01期

3 陈江进;郭琰;;试析西季威克功利主义的性质及其影响[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4 邓晓芒;;中西信仰观之辨[J];东南学术;2007年02期

5 黄瑞英;;走向理性信仰的意义世界——康德道德信仰观对我们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陈跃;熊洁;;关于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深层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4期

7 刘建军;;辩证地把握共产主义理想及其追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10期

8 卢黎歌;王成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对策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10 尤尔根·哈贝马斯 ,朱丽英;信仰和知识——“德国书业和平奖”致辞[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磊;[N];光明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张富良;“以德治国”方略的鲜明时代内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3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4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7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10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刘业进;莫志宏;;论社会科学的事实[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5 李建德;;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镇眼镜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6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马小平;转基因食品传播推广中的文化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赵小剑;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田经燚;返乡农民工家乡认同感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芳;教师信仰对教学的重要意义——以数学学科为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陈杨;;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考察[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4 檀传宝;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止庵;从圣徒到先知——读《奥威尔传》[J];博览群书;2004年03期

6 韩喜平;王为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7 张连;;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辨析——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的再思考[J];长白学刊;2010年03期

8 马慧吉;李慧勇;;建党90年来党员权利的变迁及启示[J];长白学刊;2011年04期

9 胡少明;;对我国首届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状况的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5期

10 石作斌;;执政党先进性生成机制建设的政治学思考[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雅克·朗西埃;林晖;;共产主义:从现实性到非现实性[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邹诗鹏;[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中宣部政研所副所长 研究员 戴木才;[N];光明日报;2012年

3 习近平;[N];人民日报;2013年

4 侯惠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研究生 唐莲英 陈兰芝;[N];辽宁日报;2013年

6 蒋熙辉;[N];学习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2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3 秦彪生;中共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张丽娟;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晓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林;党的信息工作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倩,陈燕锋;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万俊人;进退之间[J];读书;2000年05期

3 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12期

4 张晓林;现代性展开过程中的中国基督教[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卢黎歌;王成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对策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余庆;;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对策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梁燕城,万俊人,唐文明;后现代状况下的伦理学志向与文化更新——梁燕城、万俊人对话录[J];开放时代;2000年09期

8 陈燕锋;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荆学民;论信仰与怀疑间张力的动势结构[J];人文杂志;1990年02期

10 王炳华;理想信念教育——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7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67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8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