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西方历史哲学试看_历史哲学黑格尔_周建漳《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概观》

发布时间:2016-07-13 01:03

  本文关键词: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概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学史学概论课件

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概观

周建漳(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转自史学评论网 2004/01/16)

【内容提要】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按言说对象与思想风格可以划分为思辨的、批判的与分析的三种基本类型。思辨历史哲学试图以理性思辨方式达到对整个历史的形上把握。批判历史哲学和分析历史哲学则以史学知识性质及学术定位为母题,围绕历史认识的性质及其独特性、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和历史解释三个基本理论话题展开论述,其间显露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立场、多元论与一元论两种方法的对立。70年代后叙述主义思潮兴起,西方历史哲学实现从解释到叙述的话题转换,并摆脱此前认识论分析的路数,将目光投向历史写作、历史话语的层面。

【关 键 词】西方历史哲学;类型;话题;进展

在20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刻,我们在拥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回眸本世纪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然而,要在一篇文章中论说一门学科一个世纪的故事,即便是对历史哲学这样一个相对冷僻的学科,亦非易事。何况作为中国人,论者与言说对象间存在种种有形、无形的时空间隔。套用克罗齐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名言,可以说,我们关于西方的一切言说难免都是东方的。惟望我们关于西方历史哲学的这一评述在大关节处不至于形神俱失。

一、整体理论概貌

英国哲学家沃尔什(W.H.Walsh)在其于1951年出版的《历史哲学—导论》第一版中,依照历史哲学的不同言说对象,将整个西方的历史哲学划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历史哲学”两种基本类型。所谓“思辨历史哲学”,是关于本然历史及其总体行程的哲学言说,而关于历史认识的知识论反思,就是“分析历史哲学”。沃氏关于历史哲学类型此一划分的逻辑前提,是“历史”一词兼含的本然义(what happend)与认知义(what is witten about it)的区别,,因此,他借用人们表达西方哲学由本体论到近现代认识论理论转型的用语“思辨”和“分析”来标示这种区别。从历史哲学的实际情况看,沃尔什以之概括的黑格尔、斯宾格勒、汤因比和包括沃氏本人在内的20世纪一批主流历史哲学家大致可以被纳入这一区分框架。但是,严格论究起来,“思辨”与“分析”这两个用语的本义,乃是指称思想风格的,而思想风格与一种思想的言说对象之间并无必然罗辑联系。例如,作为历史学家和英国人,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在思想风格上其实颇具经验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分析”的头衔对笛尔塔(W.Dilthey)、文德尔班、里克特(H.Rickert)和克罗齐等人来说也不十分恰当,他们的史学观念事实上有相当的思辨色彩。考虑到沃尔什的历史哲学分类风行已久,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同时兼顾言说对象与思想风格两方面情况,不妨将上述一批欧陆历史哲学家归

[1]类在“批判历史哲学”名下。因此,我们将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区分为“思辨的历史哲

学”、“批判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历史哲学”三种基本类型。在这三者中,分析的和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共同点是知识论反思,而批判的与思辨的历史哲学则往往在思想风格的宏观玄思特征上有近似之处。

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舞台上首先登场的是笛尔塔、文德尔班、里克特及克罗齐、柯林武德等欧陆哲学家“批判的历史哲学”。其中前三位通常被称为“新康德主义”者,而克罗齐、柯林武德则属于“新黑格尔主义”。他们的学术兴趣从总体上说集中于对史学的哲学反思层面。细分起来,“新康德主义”侧重在知识论层面上对史学认识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独特性及史学独立地位的阐释,而克、柯二氏的思想重心,则是对传统史学观念,尤其是传统史学(编年史)史料重于思想的倾向的批判与革新。在此,历史哲学就这样以关于史学知识论


  本文关键词: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概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9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69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f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