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西学东传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5 19:07

  本文关键词: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西学东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博硕论文分类列表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艺术

数理科学和化学 文学

天文学、地理科学 军事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经济

自然科学总论 哲学

查看更多分类

论文搜索

相关论文

媒体与救灾
刘表年谱
冯友兰正负方法与天地境界的实现
相对剥夺感预测集群行为倾向:社会
父母心理攻击与小学儿童焦虑的关系
青少年的未来规划与朋友支持系统的
执行功能、父母教养与青少年攻击行
客体相似性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视觉
客体相似性对视觉工作记忆编码与提
自我概念、母亲抑郁与青少年焦虑/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未来取向
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学前儿童气质
虚拟世界中的Proteus效应: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及当代价值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研究
当前加强和改进干部德的考核问题研
美日气候外交比较研究
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以人为本
民生时代基层信访工作改革研究
基于激励理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
大学生职业归因风格、职业价值观与

科目列表

博士论文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西学东传研究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论第9-15页

 (一) 选题由来及意义第9-10页

  1 选题理由第9页

  2 学术价值第9-10页

  3 现实意义第10页

 (二) 学术史综述第10-13页

  1 资料来源第10-11页

  2 学术史综述第11-13页

 (三) 学术要点第13-14页

  1 本文重点第13页

  2 本文难点第13-14页

  3 本文创新点第14页

 (四) 相关界定第14-15页

  1 时间第14页

  2 西学东传第14-15页

一、 西学东传的时代背景第15-22页

 (一) 世界的发展与中国的停滞第15-17页

 (二) 列强东来与西学东渐第17-18页

 (三) 古老帝国的内部应变——经世致用第18-22页

二、 鸦片战争前的西学东传第22-41页

 (一) 英华书院及其早期翻译第22-31页

  1 英华书院概况第22-25页

  2 马礼逊与《圣经》、《华英字典》编译第25-28页

  3 其它东传活动第28-31页

 (二) 裨治文与《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第31-37页

  1 裨治文其人第31-33页

  2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主要内容第33-36页

  3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影响第36-37页

 (三) 郭实腊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7-41页

  1 郭实腊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7-39页

  2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主要内容第39-41页

三、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传的快速发展第41-58页

 (一) 地主阶级改革派对西学的引入第41-46页

  1 “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第41-43页

  2 魏源与《海国图志》第43-45页

  3 徐继畬与《瀛寰志略》第45-46页

 (二) 传教士的西学东传第46-58页

  1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的西学翻译机构第46-50页

  2 传教士西学翻译的主要内容第50-55页

  3 传教士西学翻译的特点第55-56页

  4 中国知识分子在西学翻译中的作用和地位第56-58页

四、 鸦片战争前后西学东传的时代特征分析第58-63页

 (一) 近代西学东传基地的变化:通商口岸第58-59页

 (二) 国人主动介入与师夷长技的目的第59-61页

 (三) 翻译活动本身的进步性和时代性第61-63页

五、 西学传入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影响第63-68页

 (一) 拓展了西方宗教的传播空间第63-64页

 (二) 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第64-65页

 (三) 促进了近代翻译学的发展第65-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后记第74页


 

论文编号BS1900616,这篇论文共74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5.9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7元 。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本文关键词: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西学东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1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71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7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