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从以人为目的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16-07-17 18:01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扬弃——兼论马克思的实践、自由概念与康德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师范大学》 2003年

从以人为目的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林俊风  

【摘要】: 以人为目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宗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以人为目的必然推出作为最终目的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以人为目的的具体化表述。二者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方向是一致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检验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一个改变人类现状的指针,一个个人成长的路标。 康德以前人所没有过的方式清晰地提出“以人为目的”,并从人的理性出发找到人是目的的根据,论证了人是客观目的、自然的目的、历史的目的,指出:人不能只是工具。康德“以人为目的”思想要求每个人遵循道德原则,进而推出法的原则,要求建立法治国家和世界公民状态下的国家普遍联合。其思想既有合理性,,又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马克思在康德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他首先看到了实然和应然的矛盾,进而创立了社会批判理论。他从现实的人出发、从劳动出发,推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刻历史规律和最高价值理想。他在唯物史观的坚实基础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了深入阐述,指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外部条件,无产阶级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并身体力行投入社会实践中。 本文不仅探索了康德和马克思这两位经典作家提出的、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这两大命题的原初涵义,为当代的人文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并且籍此两大命题,对康德和马克思的思维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彰显了马克思与康德相通的价值祈向和相别的达成路径,指出了马克思对康德的合理性继承与发展,并着重指出马克思对康德的超越。这其实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B03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
  • 一、 选题意图及解读方式7-8
  • 二、 康德“以人为目的”的思想8-19
  • 1 、 康德“以人为目的”的涵义9-13
  • 2 、 以人为目的,一个人应怎样做13-16
  • 3 、 以人为目的,需要的外部支持16-19
  • 三、 马克思对康德“以人为目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9-32
  • 1 、 马克思以“以人为目的”为宗旨展开批判20-23
  • 2 、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涵义23-27
  • 3 、 马克思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全面”的外部条件27-30
  • 4 、 为了创造“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无产阶级应如何行动30-32
  • 四、 康德“以人为目的”命题的合理性及困难,以及马克思对康德的超越32-34
  • 结语34-36
  • 参考文献36-37
  • 文献综述37-38
  • 后记38-3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娟;隐私权的价值关怀及法律保护[D];黑龙江大学;200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守东;试论康德“人是目的”命题的理论内涵[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2 韩秋红,薛文华;论康德人是最高目的的目的论体系[J];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02期

    3 陈学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人的生活取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赖大仁;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当代意义[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5 丁元;马克思恩格斯对“和平发展理论”的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李洪文;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再认识[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7 俞吾金;论马克思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扬弃——兼论马克思的实践、自由概念与康德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8 黄克剑;康德哲学辨正──兼论哲学的价值课题[J];哲学研究;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庆坤;试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吴兴华;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实践论转向——论康德的自由观及其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刘彩平;郭义军;;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陈志鸿;;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易培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思想探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李静,贾恒欣;试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梅娟;刘素民;;和谐社会:个人价值与个人德性的统一[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陈金钊;目的解释方法及其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黎玉琴;范式转换与马克思的自由概念[J];东岳论丛;2002年02期

    10 黎玉琴;现代自由理念中的真理原则[J];东岳论丛;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赖大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拓展[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2 冷舜安;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邓伯军;《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林海燕;马克思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6 李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曹海玲;理想与现实——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10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章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姜文英;马克思自由思想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李光辉;经济增长与经济伦理的对称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吴春洲;学校教育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马腾;人的发展及其在生态文明建构中的意义[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苏碧莲;论马克思的自由观[D];兰州大学;2011年

    9 邵智;马尔库塞理性批判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冬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花俏溪,花玉新;关于隐私权的价值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李秀芬;论隐私的法律保护范围[J];当代法学;2004年04期

    3 徐继超;论隐私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冯菊萍;隐私权探讨[J];法学;1998年11期

    5 张革新;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及其价值基础[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2期

    6 张久相;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刘炼科 ,张修敏;论隐私权[J];江淮论坛;2003年01期

    8 郭志祥 ,章小兵;法治社中的隐私权保护[J];科技与法律;2002年04期

    9 王秀哲;隐私、隐私观念与隐私权[J];理论与改革;2005年01期

    10 李二桃,孙利伟;论我国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微;康德自由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信业;隐私权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克欣;试论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访欧纪要之二:欧洲学者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02期

    2 俞吾金;美学研究新论[J];学术月刊;2000年01期

    3 张文喜;对人及其全面发展问题思考的二重路向[J];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荣;从孔子看儒家的人格学说[J];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2 陈平辉;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对文艺的人学意义的开掘与发展[J];抚州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3 ;现代人文精神之特质[J];求是学刊;1996年06期

    4 李应龙;当代文艺学的基本问题[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吕耀怀;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J];学术论坛;1999年03期

    6 况长清,周建林;董仲舒天人观的理性主义内涵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7 杨建祥;市场经济与独立人格——一种文化价值观的契入[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02期

    8 陈慧平;试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重构形而上学的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武锡申;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熊小青;经济伦理视野的生态转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家祥;;中华文化讲求生态美的哲学基础[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丽萍;[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西安高新区发展研究室主任 王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N];光明日报;2002年

    4 张爱华;[N];光明日报;2004年

    5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孟凡驰;[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6 张帆 邓生斌;[N];河北日报;2004年

    7 刘明;[N];湖南日报;2004年

    8 许晓平;[N];人民日报;2004年

    9 钱伯华;[N];人民日报;2004年

    10 ;[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俊风;从以人为目的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陶立霞;康德美学中的主观合目的性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杨阖;康德美学思想的人文精神[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翠梅;对话物理教学及物理教师的角色定位[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晓平;孔孟仁政德治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2年

    6 刘利珍;法的价值与人的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扬弃——兼论马克思的实践、自由概念与康德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2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72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9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