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及得失

发布时间:2016-07-19 12:11

  本文关键词: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及得失,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 14 卷第 3 期
2003 年 6 月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To n gji Uni v e r si t y J o ur n a l S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c t io n

Vol. 14 No. 3
J un. 2003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及得失
孙守敏
   摘  要 : 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接纳 ,构成了中国近代历史演化的重要内容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学习 和接纳 ,经过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 由局部到整体 、 由外象到内质的发展历程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人对 中国社会和外部世界的认识 ,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本文从史论结合的角度 ,探讨了近代中国学 习和接纳西方文化的历程及其得失 。    关键词 : 近代中国 ; 西方文化 ; 接纳 ; 得失    中图分类号 : K251      文献标识码 : A

Modern China ’ s G ains and Losses in the Assimilation of the Western Culture
Sun Shouming
( School of Cult ure and L aw , Tongji U niversity , S hanghai 200092 , Chi na)

Abstract :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 he evolution in China’ s modern history , It s st udy and assimilation of t he western cult ure went t hrough a process f rom simplicity to complexit y ,f rom part to whole ,as well as f rom appearance to essence ,which produced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people’ s understanding of t he Chi2 nese society and t he out side world ,t hus pushing t he development of t he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is paper st udies t he course of modern China ’ s assimilation of t he western cult ure and it s gains and losses f rom t he angle of t he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t heory. Key Words : Modern China ; Western Cult ure ; Assimilation ; Gains and Losses

( 一)
   学习西方文化以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 , 是 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 它 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 这是一个包容得与失于一体的历史过程 , 其中既 内含着宝贵的经验 , 也夹杂着深刻的教训 。近代 中国学习和接纳西方文化的过程 , 就是不断了解 世界 、 认识世界和走向世界的过程 。由简单到复 杂 ,由局部到整体 , 由表面到内质 , 就是这一过程
孙守敏 :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社会科学系讲师

所遵循的内在发展逻辑 。我们可以将近代中国学 习和接纳西方文化的历程粗略地划分为以下五个 阶段 。 第一阶段是向西方学习的倡导阶段 ,它从禁烟 运动持续到太平天国运动。这一阶段急需解决的 是要不要学习西方的问题 ,而不是具体学习什么的 问题 ,这是由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状况决定的。经 过 “闭关锁国” 封杀的中国人 , 面对外来的西方文

64    

同济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第 14 卷  

化 ,开始大多抱着一种漠然、 困惑乃至于抵制的态 度。于是 ,启蒙民众了解世界 ,认知先进 ,便成为当 务之急。倡导者们回应了这一时代的呼唤 ,都无一 例外地以浓重的笔墨论述了睁眼看世界、 学习西方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或指明西方的先进所在 , 或引用贫弱国家学习西方由弱变强的实例 ,或强调 只有 “师夷” 才能 “制夷” , 以此来激发国人了解世 界、 学习西方的兴趣。魏源认为 “欲制外夷者 , ,必 先悉夷情” ,主张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提出 “尽收 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 ,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 之长技 ,富国强兵” , ①并坦言 《海国图志》 是 “为师夷 ② 长技以制夷而作” 。 但在这一阶段 ,睁眼看世界者 廖廖无几。了解世界、 倡导学习西方 ,在很大程度 上还是一种倡导者的个人行为 ,没有形成那怕是小 范围的运动 ; 其思想在当时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没 有触动决策者的神经 ,只是引起少数有识之士的共 鸣。但倡导者们的历史作用仍是不可低估的 ,因为 他们毕竟冲破了封闭 ,开创了一代新风 ,不仅在一 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而且揭示了取人之所 长、 补我之所短 ,是一个国家由贫弱走向富强的捷 径。无论是洋务派 ,还是维新派 ,都从倡导者的思 想资源中得到了宝贵的启示。 第二阶段为洋务运动时期 ,是学习西方物质文 化的实践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西方的中坚力量是 洋务派 ,包括皇朝要员、 地方实力派、 洋务理论家和 洋务企业家等。他们的思想统一于 “中体西用” 的 旗帜之下 , 形成了一场初具规模的学习西方的运 动 ,即洋务运动。洋务派把传统的纲常伦理视为 “中体” , 认为中国的伦常明教远远超越于西方之 上 ,唯独不及者是器械技艺 ,因此学习西方的主要 内容是 “制器” 。 “查治国之道 ,在乎自强。而审时 ③ 度势 ,则自强以练兵为要 ,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 从创办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近代交通运输业、 新式 学堂 ,到武装陆军、 新创海军 ,洋务实践都没有超出 器物层面。洋务运动的局限不仅在于洋务派片面 强调器物因素 ,而且在于即使在器物方面他们也没 有在可能的范围内学得至精至广。在这一阶段 ,学 习西方虽然形成了一场运动 , 但范围是十分有限 的。当事者苦于 “久倡无和” ,缺乏统一领导和协调 运作 ,更没有群起鼓动清王朝把学习西方技艺作为 国策去推行 , 因而学习西方在当时仍是局部的行 为 ,取得的成效也就十分有限 ,没有达到洋务派预

期的 “自强” “求富” 目的。但洋务运动仍不失为中 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它引进了大机器生产和西方 先进科学技术 ,为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接纳西 方的制度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阶段为维新运动时期 , 是全面引进西方 社会科学 ,以改良方式实践中国政治民主变革的 阶段 。戊戌维新派试图在中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 并批评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 “遗其大体而袭 其皮毛” ,洋务之变是 “小变而非大变 ,貌变而非真 ④ 变” , 而 “当 今 之 世 , 非 行 西 法 则 无 以 强 兵 富 ⑤ 国。 ” 维新派还全面系统地引进了西学 , 使西学 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了明确的理论形式和思想内 容 。仅严复一人就翻译介绍了赫胥黎的进化论 ( 天演论》 )、 ( 群学肄言》 )、 《 斯宾塞的社会机体论 《 ( 论自由》 )、 约翰? 密尔的自由论 《 孟德斯鸠的三权 ( 法意》 )、 ( 国 分立学说 《 亚当? 斯密的政治经济学 《 ) 和约翰? ( 穆勒名学》 ) 等。 富论》 穆勒的逻辑学 《 在维新运动时期 , 向西方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具 有统一领导和分工协作 ,其间产生了一些社团 ,并 有了近代政党的萌芽 。尽管维新派的改良以失败 告终 ,但戊戌维新运动还是构成了中国人学习西 方历史进程的一个新起点 : 其内容完全超出了器 物的层面 ,在思想界发挥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留下 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维新派全面引进西方社会科 学 ,第一次真正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 ,启蒙了国 人的民主 、 自由 、 平等和竞争意识 , 也为资产阶级 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 其中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尤 为突出 。陈独秀把进化论作为近代文明特征之一 给予了肯定 “ : 近代文明之特征 ,最足以变古之道 , 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者 , 厥有三事 : 一曰人权 ⑥ 说 ,一曰生物进化论 , 一曰社会主义是也 。 ” 胡适 在 《四十自述》 中说 “ : 《天演论》 出版之后 , 不上几 年 ,便风行到全国 ,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了 。 …… 几年之中 ,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 ,延烧着许多少年 人的心和血 。 ‘天演’ ‘物竞’ ‘淘汰’ ‘天择’ 等等术 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 , 渐渐成了一班爱 ⑦ 国志士的 ‘口头禅’ 。 ” 第四阶段为辛亥革命时期 , 是以革命方式实 践西方民主共和制阶段 。革命派视革命为 “天演 之公例” “ 、世界之公理” 和 “时代之要义” , 是由野 蛮到文明的进步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 派吸纳了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 并通过革命

  第3期

孙守敏 :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及得失

6 5   

手段推翻了清王朝 “效法美国选举总统 , , 废除专 ⑧ 制 ,实行共和” ; 承袭西方分权制衡的体制实行 五权分立 ,制定宪法 , 并根据欧美资产阶级 “天赋 人权” “ 、自由平等” 的原则 , 颁布了许多符合人民 利益的政策法令 。孙中山还试图吸收约翰? 穆勒 和亨利? 乔治的部分学说解决土地和资本发展问 题 。难能可贵的是 , 中国人这时已洞察到西方社 会的某些弊端 。章太炎就对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予以猛烈抨击 ; 孙中山的 “节制资本” “ 、五权宪法” 等思想也是为了防止西方社会的某些弊端在中国 重现提出的 。尽管在实际中并未达到预想的效 果 ,但这种创新与试图超越的精神是可贵的 。在 这一阶段 ,虽然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 ,民主制度没 有真正的贯彻实施 , 中国的社会状况亦无多大改 观 ,但资产阶级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 ,给国民以很 大的启迪 ,民主意识有所增强 ,近代政党政治亦扎 下根基 ,为民主思想的深化打下了基础 ,中国人的 世界意识也开始觉醒 。 第五阶段为新文化运动时期 , 是学习和接纳 西方精神文化阶段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 有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 , 也有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化中的知 识分子 。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情结 、 忧患意识和 批判精神 ,对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

的理性反思 。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强调文化救国 的意义 ,强调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性 ,认为如果没 有国民的彻底觉悟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 , 之自觉与自动” , 就没有真正的民主 , 而社会制度 的改革 ,需要具有为文化和民主思想武装起来的 国民来推动 ,才能获得成功 。为此 ,他们高举民主 与科学的大旗 , 强调要以西方的精神文化来提高 国民素质并推动中国新文化的发展 。在这一时 期 ,先进的知识分子透过纷繁的社会历史现象 ,已 经深刻认识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依赖性 , 因为无 论是经济的发展 ,还是政治的变革 ,都是由人来推 动的 ,都是人的思想文化素质高低的外在呈现 ,因 此 ,社会变革涉及的最深层面 ,应该是能够提高人 的素质的思想文化的变革 。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接纳是一个由 表入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 是一个由器物层面到 非器物层面再到包容器物层面和非器物层面的更 高层面的辨证过程 , 它反映了认识发展的内在逻 辑 。在这个过程中 , 不同的阶段之间既相区别又 相联系 :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必要准备 ,后一阶 段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和升华 , 每个阶段都是构成 整个过程的有机环节 。中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的 不断深化是同这个过程的延续相同步的 。

( 二)
   中国人学习和接纳西方文化的过程 。也是不 断认识西方 、 了解世界和反思自身的过程 。它冲 破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封闭意识和民族自大心理 , 强化了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复兴的内在驱动力 , 同时也暴露了全盘否定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的根 本缺陷 ,对推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十 分积极的意义 。 首先 ,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接纳 ,加深了国人 对中国社会及其发展需要的认识 。中国人在了解 西方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 ,通过中外对比 ,开始重 新认识自己 ,逐渐看清中国早已不是原来的中国 , 它已失去了昔日的尊威与领先地位 , 中国社会的 落后腐败被西方反衬得一清二楚 。这使中国的有 识之士一代比一代更深地认识到 , 处于封建社会 末期的君主专治制度 , 在经济 、 政治 、 军事 、 文化 、 教育诸方面 ,给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和致 命的危害 ,封建制度已不符合时代潮流 。因此 ,中 国人学习西方首先是以批判封建专制的各种弊 端 , 揭露清王朝的昏庸腐败开始的 , 继而是以改 良、 革命来表现的 。对中国社会的认识的深化是 以中西社会的对比作为背景的 ,否则 ,这种认识过 程恐怕要长得多 。 其次 ,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接纳 ,逐步加深了 中国人对西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 。长期被动与关 闭的中国 ,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 ,连世界上 有多少个国家 ,具体在哪个方位都不知道 ,更谈不 上了解西方社会 。但如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缺 乏深入了解 ,没有探明其所以强盛的良方 ,焉能学 习西方 , 改革维新 , 振兴中华 ! 一次次的战争较 量 ,证明了世界列强的先进 , 要想不亡国 , 就必须 学习先进 ,学先进就得知先进所在 ,就必须深入地 了解和研究西方社会 。中国人正是在学习西方的

66    

同济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第 14 卷  

过程中 ,经过几代人的承递 ,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有了由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全面认识 。 再次 ,学习西方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 的变革 。到 19 世纪中叶 ,中国封建专制已日趋腐 朽 ,资本主义萌芽日益增长 ,国内孕育着一系列要 求变革的积极因素 。如果说 ,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 展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客观原因 ,那么 ,先进的中国 人对西方社会的了解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 强烈意识和要求 , 则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观 原因 。正是他们对中国和西方认识的交织和融合 所形成的新思想 、 新见解 ,对传统中国社会产生了 强烈冲击 ,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他们在 文化上提倡变革精神 , 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 深入反思 ,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解放 ; 在经 济上提倡工商业 ,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 ,促进了中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在政治上宣传资产阶级民权

思想 、 自由平等和议会制度 , 批判君主专制 , 最后 导致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 把 古老的中华帝国向近代文明推进了一步 。 最后 ,通过学习西方和认识世界 ,中国人的世 界意识到二十世纪初已基本形成 。当时的思想文 化界已经具有了较为开阔的世界视野 , 比较关注 世界时事 ,注重对西方社会思潮的研究 ,许多书报 杂志都以评介西方具有较大影响的各种思想流派 为热门话题 。世界意识的形成 , 改变了国人以中 国为本位和中心审视世界的传统思维方式 , 中国 人开始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 , 并根据世界形势对 中国社会的现实和未来进行定位 , 在一定程度上 摆脱了消极封闭和自我中心主义的心理定势 , 而 代之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变革精神 。世界意 识的形成也使中国人初步具有世界市场的观念 , 使他们认识到市场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

( 三)
   近代中国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封建 社会虽已开始解体 ,但却尚未瓦解 ,封建专制制度 和传统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仍然保持着对中国社 会的巨大影响 。在这种状态下 , 中国社会内部的 阶级矛盾和中华民族同外来帝国主义的矛盾交织 在一起 ,这就构成了近代中国学习和接纳西方文 化的时代背景 。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 使这种 学习和接纳不能不带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 首先 ,对中西社会的比照认识相对肤浅而缓 慢 ,认识历程过长 。在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之后 , 中国人面对的是西方二百多年间涌现出的众多思 想理论 。这些理论相对于中国来说选择的空间是 广阔的 ,但选择的难度也是巨大的 ,因为所面临的 选择越多 ,越是难以一时作出抉择 。这就需要耗 时作理论间的对比研究 , 更需要与中国社会现实 相联系 ,而中国的近代又是一个多事之秋 ,尤其是 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 ,政治风云突变 , 对理论没有 相对稳定的需求 。同时 , 近代思想家和改革家们 因认识水平和评价标准的差异 , 所信仰和引进的 主义也就不一 ; 而且就个体而言 , 他们也多半 “见 新思迁” 。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出现之前 ,主张 学习和接纳西方文化者中几乎没有一个 “真理” 的 坚定捍卫者 。他们很容易易情他就 , 使得对西方 的学习带有浮光掠影的色彩 。这种现象反过来又 影响到对中西社会本质的比照认识 , 使得认识历 程拉长 ,从而延缓了中国社会深层的变革 。 其次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接纳仅 限于上层人士和社会精英 , 涉及人数少 、 范围小 , 影响面十分有限 , 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 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这既是宝贵的财富 ,又是沉重 的包袱 : 因为顽固守旧派是以传统 “卫道者” 的面 目出现的 , 他们反对学习和接纳西方文化 ; 同时 , 由于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与封建专制统治 , 不仅 使广大劳苦大众昏昏沉睡 ,难以唤醒 ,就是有一定 知识水准的士大夫阶层中的大多数 , 也是对外孤 陋寡闻 ,对内漠视国家命运 , 致力于科甲 “正途” , 不屑西洋 “奇技淫巧” 。这样 , 少数先进人物总是 处于四面沉寂的氛围中 , 从而使得对西方文化的 学习和接纳久倡无和 。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思 潮和一场社会运动 ,不仅历时漫长 ,其范围也十分 有限 ,因此难以启动整个社会的巨变 ,这一点在共 产主义运动兴起之后才得到根本改变 。在寻求民 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历程中 , 先进的中国知识分 子和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 并结合中 国实际不断使之中国化 , 从而开辟了一条独特的

  第3期

孙守敏 :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及得失

6 7   

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 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 利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从而在寻求民族复兴和 国家强盛的历程中实现了划时代的历史性跨越 。 再次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接纳 ,注 意力主要放在西方国家的长处和优点方面 , 较少 注意回避西方社会的缺点和阴暗面 。这种片面化 的倾向极易导致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和外来文化至 上主义 ,导致对民族文化的简单否定和对外来文 化的简单肯定 , 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是双重的 。 一方面 , 贫弱的中国无力保护自己 , 国门不守 , 放

任通行 ,涌来的西洋文化只能是鱼目混珠 、 泥沙俱 下 ,而落后民族的鉴别力总是低下的 ,往往是兼收 并蓄 ,甚至扬恶弃善 。另一方面 , 思想家 、 改革家 们没有及时给人们以提醒 、 指导 。他们急于求强 的心理使其注意力过于集中于西方文化的精华 , 对其糟粕 ,如果说能有所区别 ,却对其产生的社会 危害没有足够认识 , 因而对之缺乏应有的剖析和 批判 。尽管从近代之初起中国人就强调了学习西 方 “要塞其害 , 而师其长” , 但只是空谈的理论 , 没 有人对此进行具体的论证 。

( 四)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接纳 , 既是中 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 又是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组 成部分 ,因此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历史和现实 的双重意义 。从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及其 得失中 ,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经验 。 首先 ,学习和接纳西方文化应坚持爱国主义 与理性主义的统一 。鸦片战争之后 , 先进的中国 人学习西方都出于一个目的 ,即寻求救国良策 ,抵 御外来侵略 , 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 。尽管不 同时期的思想家学习西方的政治立足点不同 , 学 习的内容和途径各异 , 但在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 之路这一点上 , 其宗旨是一致的 。他们既具有高 度的爱国热情 ,又具有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 ,而 没有因爱国情结而象顽固派和保守派那样情感化 地排斥西学 ,也没有因其先进发达而盲目崇拜西 方社会 ,抛弃爱国情感 ,即使在他们一些人对中国 传统所做的最激烈的批判中 , 也蕴涵着对中华民 族的无比深沉的爱 。爱国情怀和理性精神的统一 应该是学习和接纳西方文化的基本原则 , 因为缺 乏爱国情怀的理性精神是盲目的和无所适从的 , 而缺乏理性精神的爱国情怀则是空洞的 。 其次 ,学习和接纳西方文化应坚持科学精神 与历史精神的统一 。学习和接纳西方文化 , 必须 坚持辨证扬弃的科学精神 ,扬西方文化之精华 ,弃 西方文化之糟粕 , 避免盲目排外和崇洋媚外两种 极端倾向 。学习和接纳西方文化 , 还必须结合中 国实际 ,尊重中国的历史和国情 ,继承民族文化之 精华 ,克服民族文化之糟粕 ,避免在民族文化问题 上的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倾向 。在学习和接纳西 方文化的过程中 ,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属于 两个不同的领域 , 因此必须根据二者的特点分别 对待 。自然科学是没有民族性和阶级性的 , 学习 和接纳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技术 , 就 应该坚持国际的和时代的标准 ,虚心学习 ,大胆接 纳 ,而不应以民族情节加以拒斥 。然而 ,人文社会 科学则不同于自然科学 , 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其所 属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 , 是一个民族生存 方式的反映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因此 ,在对西方 文化的学习和接纳中 ,不应否定民族个性 ,武断地 以西方的标准衡量和评价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以 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状态 ,而要结合中国国情 ,使西 方文化中人文社会科学的积极因素融入中国文化 之中 ,使之中国化 ,并为中国社会发展服务 。 再次 ,学习和接纳西方文化应坚持学习与创 造的统一 。学习和接纳西方文化不应机械照搬 , 否则 ,就只能有尾随 ,而不可能有超越 。只有在吸 收西方文化积极成分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国情 ,不 断地加以消化和创造 , 才能使之转化为推动中国 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在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不 同时期 ,许多有识之士都是在吸收西方文化成果 和继承前人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的基础上 , 根据 当下形势的要求和自己研究所得 ,进行再创造 ,提 出新主张 、 新方案 ,以求解决当时最急迫的社会问 题 。每一个时期同前一个时期相比 ,都有所创造 , 有所发展 。但总的来看 ,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 学习和接纳是拿来有余 ,创造不足 ,这也是近代中 国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 ( 以下 “注释” 转第 71 页)

  第3期

顾俊杰 : 关于我国法官制度改革的思考

7 1   

长将主要精力放在直接审判案件上等等 。但应当 指出的是 ,审判咨询委员会的设置仍然只是为适 应目前法院法官队伍状况和为降低撤销审判委员 会带来的冲击而采取的临时性过渡措施 。事实 上 ,建设一支高素质 、 专业化 ,具有公平 、 正义之心 和独立之精神的法官队伍 , 法官不受任何干扰和 影响独立审判 , 是一切法官制度改革的基础和核 心。 我们认为 , 法官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

它作为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 , 是与更高层次 上的政治体制改革一脉相承的 。要取得法官制度 改革的实质性的重大进展 , 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 的突破 。换言之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必须 从制度安排上保证司法独立 、 法官独立的真正实 现 。这篇文章只是为司法机关自我手术式的改革 提供一些思考意见 , 以期对法官制度改革有所帮 助。

注    释
  ①水天同译 《培根论说文集》 : 《论司法》 ,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1983 年 ,第 193 页 。 ②肖杨 《继续推进法院改革 : , 努力加强法官队伍建 设》 《人民法院报》 , ,2002 年 3 月 12 日 。 ③肖扬 《我们的理想 : : 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 《人民 , 司法》 ,2002 年第 1 期 。

( 责任编辑 : 谢   闽)

( 上接第 67 页)

注    释
( 上册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6   ①、 ②魏源 《 : 魏源集》

年 ,第 161 页 。 ⑥陈独秀 《 : 陈独秀著作选》 第 1 卷 , 上海人民出版 社 ,1984 年 ,第 136 页 。 ⑦胡适 《四十自述》 :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2 年 ,第 48~49 页 。 ⑧孙中山 《 : 孙中山全集》 第 1 卷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1 年 ,第 226 页 。

年 ,第 206 、 207 页 。 ③中国史学会主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 洋务运
( 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1 年 ,第 466 页 。 动》

④王韬 《 园文录外编? : 答强弱论》 ,转引自张锡勤 : 《近代思想史》 , 哈尔滨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88 年 , 第
164 页 。

⑤王韬 《 园文录外编? : 杞忧生 〈易言〉 跋》 , 转引自 张锡勤 《近代思想史》 : , 哈尔滨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 责任编辑 : 林德龙)



  本文关键词: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及得失,,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3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73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7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