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灵魂与自然: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新探

发布时间:2016-07-31 22:21

  本文关键词:陈康、苗力田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研究——兼论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翻译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10年

灵魂与自然: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新探

方耀  

【摘要】: 本文通过逐条解读《神学大全》中关于法律的论述,试图进入托马斯·阿奎那的语境,对其自然法思想进行如其本来的阐释,并对之前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对长期以来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了剖析,譬如将阿奎那关于法律的一般定义当作他关于人法的定义;对于将并非阿奎那核心观点的论断归诸阿奎那名下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如法律源于捆绑等。通过对《神学大全》不同译本的对勘,指出长期以来由于翻译而导致的一些错误,譬如阿奎那关于法律的一般定义中只有负责者的概念而不是人,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疏漏妨碍了我们对阿奎那的法律思想进行如实的认识。通过与意大利文版和拉丁原版的比对,纠正了英国多米尼克修会神父版《神学大全》中的一些漏译和错误。 通过对之前关于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的研究的总结和批判,提出不能脱离托马斯·阿奎那特有的语境对他的一些表达进行随意的组合,其典型代表是《阿奎那政治著作选》中对《神学大全》关于法律的内容的肢解和重新编辑。从研究方法上提出阿奎那的法律思想只能在其问题中才能得到恰切的理解,对阿奎那的研究不能依赖选编式二手材料,阿奎那著作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对它的研究必须回归原文,也即回到《神学大全》的语境。 按照作者提出的内部视角的研究进路,本文试图证明在托马斯·阿奎那的灵魂的三种功能和其自然法三条原则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因为在阿奎那的神学体系中,关于灵魂的观点和关于人的自然(本性)的观点有同源共通之处。这种对应关系同样见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及政治学说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存在于托马斯·阿奎那体系中的这种对应关系对我们批判地思考近代的自然法学说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09.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13
  • 第一章 自然法的历史13-33
  • 第一节 自然法概述13-14
  • 第二节 希腊罗马的自然法思想14-21
  • 第三节 经院哲学时代的自然法21-23
  • 第四节 古典自然法23-28
  • 第五节 新自然法学28-33
  • 第二章 阿奎那的自然法思想33-86
  • 第一节 内部视角: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33-39
  • 第二节 托马斯·阿奎那关于法的本质的定义39-44
  • 第三节 永恒法44-54
  • 第四节 自然法54-64
  • 第五节 神法64-71
  • 第六节 人法71-86
  • 第三章 阿奎那的灵魂观86-114
  • 第一节 古希腊的灵魂观86-101
  • 第二节 阿奎那的灵魂观101-107
  • 第三节 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灵魂观的吸收和改造107-114
  • 第四章 灵魂与自然:阿奎那自然法思想新释114-137
  • 第一节 灵魂观与自然法的结构对应114-122
  • 第二节 命与性:永恒法与自然法122-128
  • 第三节 同源之水:自然法/正当与灵魂128-137
  • 结语137-143
  • 参考文献143-146
  • 后记146-14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丰鹤;;试论法律的内在观点[J];浙江学刊;2006年05期

    2 汪子嵩;陈康、苗力田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研究——兼论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翻译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程乃胜;;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陈有勇;;寻求法律的一元化[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6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陈立峰;王海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拘束力的影响——从彼德斯曼关于国际经济法宪政功能的视角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徐兵;论平等——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高山奎;;论虚无主义的历史主义根基——兼论施特劳斯的海德格尔批判[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彭彦录;;论君特·格拉斯小说中的反乌托邦情结[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相龙烽;;“道成肉身”与神话思维——《圣经》隐喻的始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淑磊;;浅析行政裁量的控制——以行政裁量基准为视角[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金忠杰;《古兰经》注释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9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10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世伦,张德淼;后现代法学思潮的缺陷与现代法学的价值合理性[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2 信春鹰;后现代法学:为法治探索未来[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岩;贾敬鸿;;“道”与自然法思想的比较与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2 赵然;;儒墨两家自然法思想解读[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6期

    3 张文彬;;论自然法对国际法的影响[J];法学家;1993年Z1期

    4 赵静;;宪法中的自然法思想[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4期

    5 王红;马建平;;自然法思想与儒家中庸主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雷恒军;;格老秀斯与近代自然法理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刘毅;;法律思想的现代性转折——对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的再考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余鹏;;自然法与道法自然之比较[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9 李姜;;论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范式[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10 余卫东;;和谐社会的自然法视角[J];伦理学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郑雪滢;;试论法治文化的社会意义[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升权;[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张海斌;[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米健(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会副会长);[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 蒋惠岭;[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张海斌;[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王彬;[N];法制日报;2011年

    7 张海斌;[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陈奉山;[N];学习时报;2003年

    9 王彬;[N];法制日报;2011年

    10 刘太刚;[N];法制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庆;法之存在、本质及其概念构造[D];吉林大学;2010年

    2 吴彦;法、自由与强制力[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君霞;个体的存在方式及其自然权利形态[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金坤;欧洲中世纪自然法思想嬗变[D];河南大学;2010年

    2 许文超;论自然法思想与中国现代化法治建设[D];河南大学;2010年

    3 张卫;近代自然法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孝金;自然法的转折点[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奇冕;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自然法思想探究[D];清华大学;2012年

    6 刘敏;另外一个洛克[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纪永伟;霍布斯自然法思想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渠景;法的自然映像[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孙岩;自然法的成长——吴经熊自然法思想述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维可;富勒思想研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陈康、苗力田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研究——兼论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翻译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9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79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4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