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风景园林适合女生吗_风景园林专业三本排名_《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8-01 01:12

  本文关键词:风景园林价值观之思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林业大学》 2012年

风景园林价值观之思辨

沈洁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风景园林行业逐步迈进了一个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语境中的新历史时期。一方面,经济的繁荣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带来了该行业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建设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而另一方面,在实践领域的欣欣向荣背后,良莠不齐的建造结果也印证了当代风景园林理论研究滞后、价值观念混乱和缺失的事实。对风景园林价值观体系进行研究,探索能够指导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实践的价值观理论便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课题。 本文从与园林发展紧密相关的哲学、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园林历史的梳理,厘清了风景园林价值观体系的构成及其相关价值的嬗变历程。并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及园林核心范畴的一系列比较,探讨了中西方历史园林在各价值观念上的本质异同。最后,通过笔者参与的实践项目,对价值观体系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检验。 本文在对风景园林主要价值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当代风景园林价值观体系应包括:美与艺术、社会、生态和文化价值观四类内容,并取得了以下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 1)系统的梳理了风景园林主要价值的演变历程。从一开始对美与艺术的推崇,到近代自由民主召唤下社会关怀的产生,再到环境危机背景下对生态价值的关注,.直至今天全球化趋势下呼唤地域文化的回归,园林从诞生至今,在价值取向上经历了美与艺术——社会——生态——文化价值的演变与发展。它们之间不是后者取代前者,而是一个相互叠加的过程。 2)比较了中西方文化和园林相关价值的核心范畴。试图从哲学的高度来探讨中西方历史园林在不同表象下的价值本源差异以及二者的汇通之处。 3)构建了一套基于哲学认知系统下的当代风景园林价值观的体系,对当前风景园林的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98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军;从功能理性到公众参与──西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社会脚印[J];规划师;2001年04期

2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年03期

3 高永晨;对文化全球化的几点理解[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赵成;;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几种伦理境界及其意义[J];唐都学刊;2006年05期

5 秦红岭;环境伦理学视野中的生态建筑技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4期

6 王立科;王兰明;;美国生态规划的发展(一)——历史与启示[J];广东园林;2005年05期

7 李金路;;中国气文化与园林——兼论东西方文化之异同[J];中国园林;2006年10期

8 王刚;肖铭;郭汝;陈煊;;西方城市规划史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7年02期

9 楚道文;景观生态学概念起源与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陈波,包志毅;生态规划:发展、模式、指导思想与目标[J];中国园林;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本明;从价值论到方法论[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刘春玲;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意义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成;生态学的伦理学意义[D];新疆大学;2001年

4 廖秋林;后现代主义符号学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5 付溢;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园林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崔红文;理性与信仰视域下的中西艺术精神[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继斌,吴次芳,徐保根;农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4年05期

2 代琦,张述林;非自然景观在旅游规划实作中的运用——以“老重庆”为例[J];人文地理;2004年05期

3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徐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6 郝凌子;;城市绿地开放空间浅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唐剑;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规划、设计的一些体会──谈现代景观理念的几点具体应用[J];安徽建筑;2000年06期

8 曾书红;小议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安徽建筑;2002年03期

9 岳毅平;吴惠敏;郭其智;;试析徽州园林的文化意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李春涛;试论城市带状绿地的发展与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松;;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思考[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魏广龙;刁建新;田勇;;营造可持续的城市景观[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何颂飞;;民族文化特色是创意设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小析全球化背景与本土化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8 武磊;党安荣;史慧珍;;基于WebGIS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国宝;;生态经济伦理学与资源节约型社会[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马军山;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蔡为民;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性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张洪军;东北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生态空间构建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5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玉林;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机械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7 周武忠;理想家园[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8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苗连山;大连市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兴运;农业型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2 郑国庆;作家与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哲;绿色通道规划理论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研究及实践探索[D];湖南大学;2005年

4 张明辉;行政规划司法审查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杨眉;中国园林的美学意蕴对西方园林美学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游小文;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邓平跃;铁路交通景观格局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范海洋;黄河三角洲景观生态学特征及湿地保护和利用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聂康才;注重景观生态的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琴;居住社区植物造景的生态设计探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向频;全球化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拓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3期

2 卞三强;继承和发扬传统 实现中国建筑文化现代化[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赵海英;科技的异化及其扬弃[J];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林潇;贝尔高林现象[J];中国园林;2003年10期

5 卜菁华,孙科峰;景观的语言[J];中国园林;2003年11期

6 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哲学研究;2004年01期

7 苏贤贵;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林潇;;建立中国园林景观评论学的构想[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10 俞孔坚;盆地经验与中国农业文化的生态节制景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蕾;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D];同济大学;2006年

2 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大伟;;历史名园对伦敦、巴黎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意义[J];中国园林;2011年01期

2 路易奇·扎赫日;韩锋;田丰;;文化景观与自然纪念地[J];中国园林;2007年11期

3 郭喜东;;天津城市园林风格特色探究[J];中国园林;2007年03期

4 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年06期

5 Maria Ignatieva;金荷仙;史琰;郭岚;;俄罗斯风景园林的历史与现在[J];中国园林;2007年01期

6 丁绍刚;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现状与教育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园林;2001年04期

7 张国强 ,金中泉;论风景园林绿地系统(上)[J];中国园林;2001年04期

8 马碧筠;改善人居环境——浅释广州市黄埔东苑小区园林绿化设计[J];广东园林;2003年01期

9 刘彦琢 ,李小凌;信息[J];中国园林;2003年02期

10 黄晓鸾;保护我国湿地资源[J];中国园林;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芦建国;李珍;;杭州西湖风景园林[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朱有玠;;关于园林概念的形成、发展、性质及对美学的特殊功能问题的思考[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3 李宝章;;中国风景园林的传承与中国当代景观的创新——从艺术形式的两极来重新理解中国风景园林的传承及现代主义景观在中国的实践[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孙茜;;海口市区绿地系统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王向荣;;在自然上建造自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秉洛;;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同其所处环境不可分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第六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IFLA-APR)风景园林奖评奖通知(2009)[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第6届风景园林奖2009获奖作品集[C];2010年

8 彭彤;;景观——山水美的源泉——试论我国风景区景观特色[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向荣;;在自然上建造自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薛智星;;人工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韩旭 通讯员 罗康宁;[N];中国花卉报;2009年

2 记者 甘勃;[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驻江苏记者 周伟民;[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记者 徐蕴海;[N];苏州日报;2010年

5 刘巍巍;[N];中华建筑报;2010年

6 记者 徐蕴海;[N];苏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 郭泽莉 闫慧;[N];中国花卉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陈果 实习生 庞丹丽;[N];广东建设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N];岳阳晚报;2010年

10 记者 小松;[N];中国花卉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洁;风景园林价值观之思辨[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翁玉玟;中国古建园林的保护管理[D];复旦大学;2010年

3 张帆;整体与协同[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李利;自然的人化[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于晓森;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吴宜夏;与谁同做[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9 于亮;中国传统园林“相地”与“借景”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雷芸;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绍兴历史园林调查与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2 倪明;历史园林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晶晶;北京市制定专项风景园林保护性条例的可能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孙百宁;基于风景园林色彩数值化方法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陈雯;风景园林案例分析的架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李滢;地理信息系统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的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陆支悦;基于研究生培养的中国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敏霞;风景园林中的生产现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爱新觉罗毓宇;风景园林标志标准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菲;风景园林实践的社会原理[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风景园林价值观之思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9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79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6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