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宗教视野下中西方龙文化的对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7 01:10

  本文关键词:宗教视野下中西方龙文化的对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贵州大学》 2015年

宗教视野下中西方龙文化的对比性研究

习羽  

【摘要】:龙文化不仅早已深入中国文化之精髓,而且不时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指符形象。在中国人的认知体系和文化传统中,无论是龙的外在形象还是内在精神,无论是龙的外显功能作用还是内蕴文化意象,都早已外化和内生成了最具生命力的文化符号,并仿若水银泻地般渗透到了中华民族日常生活、文化根骨、宗教信仰的各个方面。就其外在形象而言,中国龙神圣威猛,正义泯然;就其基本精神伦理而言,中国龙文化博大精深,深沉隽永。然而,对比中国龙,西方“龙”文化却走着绝然不同的道路,西方文化传统中以厌恶“龙”、屠杀“龙”为主要基调,在基督教文化当中以“龙”为恶,基督教经典著作《圣经》当中以“龙”代指恶魔撒旦。由于中西文化大背景下中国龙与西方“龙”之间的不等值性,在跨文化交际当中造成文化误读。有鉴于此,本选题拟从宗教学的立场出发,从龙与“龙”词源及语义述略、龙与“龙”外在形象功用对比、龙与“龙”内在宗教意象对比、“龙”与龙的文化对比性省思等维度,追溯中西方龙文化根源,厘清中西方龙文化发展脉络,对比分析中西方龙文化异同,进而找到中西方龙文化交际的健康之路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33;B97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永安;;“龙崇拜起源”研究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罗树杰;;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3 罗树杰;;摒弃错误观念才能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和构建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J];民族论坛;2014年12期

4 肖达娜;;中国龙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重构[J];南方论刊;2015年08期

5 丁元江;严立洋;;学校体育课实施舞龙教学新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年12期

6 罗树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吗——关于加强和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思考之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周雪华;刘少英;;挖掘龙文化,塑造城市文化形象[J];搏击(武术科学);2014年06期

8 虞扬;;参与民俗活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上);201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治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蒋代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龙狮课程设置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洪熊;我国高校舞龙运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雷军蓉;中国竞技龙狮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5 黄贤;元杂剧龙女形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利利;龙的符号形成与现代演绎[D];扬州大学;2010年

7 苏智;从《大唐西域记》中走出的“龙”—中印文化传统中龙形象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戴丹鸽;唐诗龙凤意象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立文;汉译佛典与唐传奇中的龙女[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曲楠楠;中国龙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其琛;开掘研究龙文化精神内涵[J];东方艺术;2000年03期

2 耿法禹;中华龙文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谷因;布依族崇龙文化探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张廷兴;“龙年与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J];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5 王小盾;龙的实质和龙文化的起源[J];寻根;2000年01期

6 许顺湛;龙文化与中华民族[J];寻根;2000年01期

7 ;《龙文化研究》说明[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许顺湛;2000濮阳“龙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讨论会综述[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庞进;龙文化的哲学思考[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郑筱筠;;佛教对汉族 白族龙文化之影响及比较[J];博览群书;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平;;民族复兴、和谐世界、国际形象——以龙文化和“龙”的英译为例[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2 杨太;;辽海讲坛第十一讲 华夏民族图腾与中国龙文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3 孙井泉;;中国最大的吉祥物——龙[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汪汉成;;创建“龙文化”品牌 培养创造型“小龙人”[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5 蒋红红;;从龙文化看龙的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郑筱筠;;试论佛教对云南傣族龙文化的整合作用[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7 张蕊;;立足课改抓研究,深化内涵促发展——弘扬龙的团队精神,提升学校课程执行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雍际春;;《史记》所载龙文化资料的统计与研究[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9 李雄;;闻一多“龙为综合图腾说”与中国龙文化扫描[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佳隽;[N];赤峰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明慧;[N];中国改革报;2012年

3 甄作儒;[N];临汾日报;2012年

4 记者 王超;[N];佛山日报;2013年

5 策划 王亚明 统筹 崔同 孙德中;[N];河南日报;2007年

6 刘怀廉;[N];光明日报;2007年

7 李玉山;[N];今日信息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卫中 栗美霞;[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9 阮希波;[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10 ;[N];中国艺术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习羽;宗教视野下中西方龙文化的对比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梁丽斐;重庆铜梁龙文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3 罗必果;宾阳炮龙文化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娜;论中国龙文化与帝王的天命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5 蓝晨兴;浅论对外龙文化教学[D];广西大学;2014年

6 项佳;与邻为善 达至自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7 王利利;龙的符号形成与现代演绎[D];扬州大学;2010年

8 张美玲;广西宾阳舞炮龙运动的社会学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9 韩海雷;中国古代龙文化影响下的古代建筑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10 孙萌竹;城步苗乡吊龙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宗教视野下中西方龙文化的对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6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86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5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