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晚期古代的非基督教史学家及其对纳伊苏斯战役的争议

发布时间:2016-08-18 16:12

  本文关键词:论波里比阿实用史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5年

晚期古代的非基督教史学家及其对纳伊苏斯战役的争议

王聪  

【摘要】:学者们所说的“晚期古代世界”,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古典时期”“中世纪”“古典晚期”“晚期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早期”这种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结合政治、宗教、文化转型和地理概念,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脱胎但又区别于传统的“罗马帝国衰亡范式”和“晚期罗马帝国转型范式”。古代晚期的地理范围主要是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是古典文化所辐射到的地域。晚期古代的许多特征表明,它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代。“晚期古代”是连结古典时代和中世纪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内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史学家,他们身处罗马帝国,却自称是“希腊人”,深受古典文化影响,大多用希腊文著述从创世至所处时代的历史,继承了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古典史学家的著史传统,采用预言式的手法选取史料,以古喻今。他们兼具古典时代的风采,又承担着批判基督教史学的任务。他们架起了一座桥梁,沟通了两个断裂的时代,同时也将“古典史学”和“非基督教史学”两种不同的史学编纂方法联系起来。研究他们的作品、史学思想和编纂方法对我们研究整个古典文献的流布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英文论文将他们称为"pagan historians",本文译为“非基督教史学家”,并将列举阿米亚努斯(Ammianus)、德克西普斯(Dexippus)、佐西默斯(Zosimus)、佐纳拉斯(Zonaras)等非基督教史学家的作品,探讨非基督教史学家的著史特点。纳伊苏斯战役发生大约在公元269年,众多非基督教史学家对纳伊苏斯战役的论述存在争议。本文将以纳伊苏斯战役为切入点,探讨非基督教史学家的著史特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12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建平;;浅论查士丁尼时期哥特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9期

2 陈超;试论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历史地位[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日知;;论中西古典学之现阶段[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03期

4 肖超;;向政治接近的历史——试论早期基督教史学与政治之关联[J];江淮论坛;2011年02期

5 王强;;论普罗提诺的“太一”本体观念[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张汉伟;新航路的开辟对人文主义史学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7 包利民;大序善恶——普罗提诺哲学与古典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褚潇白;章雪富;;从知识到意愿——希腊化和古代晚期哲学的转折[J];世界哲学;2011年02期

9 刘雪飞;;西方古典文献中的三种“斯基泰人”概念[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孙帅;;奥古斯丁论婚姻圣事——兼谈基督教对罗马婚姻家庭传统的改变[J];原道;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绍和;责任分配与权利分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4期

2 朱君杙;王晋新;;论世界编年史体裁在加洛林时代的延续和创新[J];史学集刊;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敏敏;普罗提诺的哲学和古代晚期基督教的人论[D];浙江大学;2006年

2 朱君杙;加洛林时代史学成就探微[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肖超;早期基督教史学探析(公元1-4世纪初期)[D];复旦大学;2013年

4 邵兆颖;贝利撒留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5 郑秀艳;古代晚期的科林斯城市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寅;贝利撒留与哥特战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雷玉娟;论普鲁塔克的罗马观[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燕;论希腊化时代的伊壁鸠鲁精神[D];辽宁大学;2011年

4 曾静海;浅析东哥特王国的兴衰[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玉强;西方哲学人格理论类型探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于晴;爱的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宁非;普罗提诺美学思想中的神圣与世俗[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初海龙;历史学学科领域分类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英英;论阿米亚努斯史学观念的内涵及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娟;论波里比阿实用史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雪飞;;希罗多德所记斯基泰部落探析[J];古代文明;2011年02期

2 刘雪飞;;谁是“斯基泰人”?——论西方古典作家笔下的斯基泰人[J];世界民族;2011年01期

3 郭静云;;古代亚洲的驯马、乘马与游战族群[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4 王三三;;古典时期“斯基泰人”概念的历史衍化[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明;;回顾基督教研究方向的十年历程[J];宗教学研究;2010年S1期

2 左芙蓉;;近代北京基督教史研究现状及史料利用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02期

3 谭厚锋;;贵州基督教史研究发微[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吴义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与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J];史学月刊;2013年10期

5 ;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应走向开放[J];学术界;2013年11期

6 赵威;;论基督教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历程[J];文教资料;2006年15期

7 郭海良;;1980年以来国内基督教研究评述[J];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06期

8 J·谢和耐;陆秉君;;《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J];时代与思潮;1990年02期

9 李明伟;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揭密 中国基督教史又获珍贵文献[J];中国天主教;2000年06期

10 邱树森;元代基督教在江苏的传播[J];江海学刊;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J·谢和耐;陆秉君;;《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2 黄剑波;孙晓舒;;历史的另一种写法——从《基督教的兴起》看社会学家笔下的早期基督教史[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五辑[C];2007年

3 陶飞亚;杨卫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张镇环;何锡华;;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教动机、传播情况及影响[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5 陶飞亚;杨卫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郑争文;;公民社会的困境和基督教的应对[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三辑[C];2006年

7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史初探(1819—1949)[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8 陶飞亚;杨卫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范式的新探索:《奋进的历程——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读后[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二辑[C];2005年

9 任继愈;;读徐怀启遗著《古代基督教史》[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炳三;[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上海大学历史系 肖清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任延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乐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夏洞奇;[N];东方早报;2010年

6 陶飞亚 上海大学文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朴承之(学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张志鹏;[N];中国民族报;2013年

9 陈祖武 郑振清;[N];福建日报;2005年

10 北京大学哲学系 朱竞旻;[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白丰绩;20世纪美国基督教基要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张永广;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比较研究(1860-1950)[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邱广军;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1866-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子刚;元代基督教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徐炳三;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恩瑜;当代中国城市基督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管恩森;十字架遭遇龙图腾[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玉国;农村基督教信徒对教会和国家的认可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朱宇晶;晚清到民国时期温州地方的基督教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卢平;基督教与闽西客家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孙雨萌;基督教在辽宁地区的医疗活动(1861-1917)[D];渤海大学;2015年

5 王聪;晚期古代的非基督教史学家及其对纳伊苏斯战役的争议[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曹康;从“慕尔堂”看上海基督教会的历史变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7 李娜;基督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河南社会[D];河南大学;2009年

8 尹万才;清末民初基督教文教事业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雷家春;民国时期的广州基督教慈善活动研究(1912-1949)[D];广州大学;2009年

10 彭俊;基督教对乡村伦理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波里比阿实用史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7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97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0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