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时间洞察力和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9-25 10:05

  本文关键词:时间洞察力和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师范大学》 2013年

时间洞察力和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

刘愈婷  

【摘要】: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在生活中变的日益普遍,而长期的拖延行为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欲通过对拖延行为与心理控制源和时间洞察力之间关系的探讨,,旨在为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干预、矫正提供更多思路。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五所高校共抽取600名被试,对其进行唤醒型拖延量表、回避型拖延量表、时间洞察力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的调查,并运用SPSS18.0软件对测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427名有效被试的研究结果表明: (1)从整体来讲,24.8%的大学生存在唤醒型拖延行为,22.5%的大学生存在回避型拖延行为。 (2)在人口学变量方面,在性别上,两种拖延行为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男生的拖延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在专业上,理科生显著高于文科生和医学生,而文科生和医学生在这两种拖延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否在这两种拖延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年级上,两种拖延行为在大一、大二学生之间差异显著,具体来说,大一学生的拖延行为均显著低于大二学生。 (3)就拖延行为、心理控制源和时间洞察力三者关系而言,拖延行为与消极的过去时间观、享乐主义的现在时间观、宿命主义的现在时间观和超未来时间观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未来时间观、积极的过去时间观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拖延行为与心理控制源存在显著正相关,且外控组在两种拖延行为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内控组,且这种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即个体越外控,拖延行为也就越多。 (4)时间洞察力可以有效预测拖延行为,心理控制源对拖延行为的预测作用较弱。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645.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婷婷;吕厚超;张进辅;;青少年时间洞察力问卷编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吕厚超,黄希庭;青年学生时间洞察力结构的初步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吕厚超;黄希庭;;大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的理论构想[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包翠秋;张志杰;;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4期

5 黄希庭;论时间洞察力[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6 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心理结构、特征及研究焦点[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7 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概念及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8 吕厚超;黄希庭;;大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的心理结构[J];心理科学;2007年05期

9 李峰,张德,张宇莲;心理控制源与自我监控在预测中的交互作用[J];心理学报;1992年03期

10 黄希庭,郑涌;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I.心理结构方式的投射测验[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厚超;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关雪菁;折扣机制与任务性质对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晗;大学生目标取向、自我效能及价值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薛玲玲;自我效能对大学生情境拖延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静;;投射测验之绘画测验在心理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李妍;;未来时间洞察力国内研究综述[J];才智;2012年02期

3 卢永兰;;大学生学习拖延实证研究述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金哲洙;;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就目标研究状况及趋势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李祚山,尹华站;时间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李丹;尹华站;李祚山;;时间解释水平理论研究述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王化斌;杨杰;李飞;冉小燕;王光旭;;基于调查结果的中学生学业拖延影响因素分析及抑制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Z1期

8 王建侠;;浅析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1期

9 李欣;张瑞雪;姚柃吉;;大学生拖延行为的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1期

10 谈加林;;心理的时间结构及时间关联性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佩钰;施利承;马艳霞;;大学生坚韧人格与时间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姝琼;青少年未来取向与学业、情绪适应关系的追踪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宏;时间性前瞻记忆的认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娟;适应取向的时间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章璇;时间距离对消费者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谈加林;时间洞察力中时间认知与体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张永红;企业中层管理者时间管理倾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牡娟;大学生和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雪琴;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与学业拖延关系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毓婧;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成就目标定向、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拖延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静;单亲家庭中职护生人格特征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5 林洁;福州市硕士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道深;中学校长自我时间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佳;初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目标定向、学习成绩与师生关系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齐鑫超;中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刘雯雯;自杀意念高中生的自我认知特征[D];河南大学;2011年

10 何敏;自我和谐和时间维度上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我评价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林锦秀;美国当代几种动机理论及其共通的思想趋向[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吴丹伟;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效能研究进展[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4 李晓东,张炳松;成就动机与自我调控学习[J];教育研究;1998年08期

5 杜荟苑;城市独生子女青少年的传媒生活与社会化——全国14城市青少年传媒接触状况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2004年09期

6 易法建;家庭功能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8年06期

7 周谦,王建平,郭春彦,方平;师范女大学生个性因素特征对从事教师职业适宜性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8 苏颂兴;上海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02期

9 周柳琴,蔡荣寿,邓杏华;成就动机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黄希庭;张庆林;;个性的系统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石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蕾;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红;《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时间洞察力与女性意识[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曾九江,叶金辉;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赵忠宇;;时间洞察力研究现状述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胡巍,钱建龙,耿耀国;体校运动员心理控制源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1995年02期

5 任慧慧;李东旭;;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6 刘金平;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齐原;;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9期

8 齐原;;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6期

9 曾玲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4期

10 朱晓坤;翟瑞龙;;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夕林;宋尚桂;;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抑郁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宋其争;林晓玲;;中学生时间洞察力问卷的修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永进;黄希庭;;时间态度与健康、健康危险行为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永进;;时间洞察力研究的方法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杨眉;;“人际沟通分析学”在影响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上的实证研究[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张江舟;潘建良;陶明;鲁广;何美文;;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王敬群;陈秀兰;;反事实思维与自尊、内外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8 吴燕;徐建平;;诚实性测验中社会赞许性效应及其人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梁熙;刘愫;汤沛;;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生活习惯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付思云;丁聪芬;周平艳;;小学儿童心理控制源与孤独感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辉;[N];财会信报;2005年

2 陈娟;[N];人民日报;2005年

3 刘雷;[N];深圳商报;2000年

4 王树铎;[N];中国工业报;2004年

5 王清宪;[N];中国信息报;2003年

6 驻京记者 贾岩;[N];医药经济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海霞;[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周凤学;[N];建筑时报;2004年

9 刘凤斌;[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秦秋;[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涛;个体人格特质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D];西南大学;2012年

2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蔡理;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基于心理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博;多水平框架下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偏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翁琴雅;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井慧如;英文版中医体质量表开发与美加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宋晓东;中科院知识分子的锻炼行为及其干预策略[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9 郭新峰;中风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张灵聪;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愈婷;时间洞察力和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麻剑;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自主学习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任磊;大学生人格、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成就目标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韩颖;情绪、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延迟折扣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1年

5 李妍;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归因风格、师生关系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芬芬;医学生拖延行为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压力知觉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娜;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冲动性对延迟折扣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年

8 王奕冉;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鲍万杰;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苏毓婧;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成就目标定向、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拖延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时间洞察力和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2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2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f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