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中生师生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8 21:19

  本文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降低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年

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中生师生关系的研究

王赞  

【摘要】: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业成绩、自我概念、自我发展、社会适应、情绪及行为甚至人格的关系密切,是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人际关系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与老师甚至学校都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初二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自我意识增强,不服从管教,很难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问题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但教育学与心理学中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目前,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与心理治疗活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学校教育中。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认识他人、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 本研究试用团体辅导对初二年级师生关系进行干预,以郑州市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与不同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探究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改善初二年级师生关系的效果。结果显示: 1、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初二年级学生师生关系水平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改善程度因活动主题、活动方案不同而有所差异。 2、以“改善师生关系”为主要目的的团体辅导活动,能够改善师生关系的整体水平。以“情绪运用与管理”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能够降低师生关系水平中的冲突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师生关系水平。 3、团体辅导活动对师生关系的干预效果存在性别差异,表现在总体来看,团体辅导活动更能改善实验组的消极师生关系,而对于女生来说,积极的师生关系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5.6;G44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芝;;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班级中开展的策略[J];班主任之友;2006年02期

2 陈其芝;7名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前后16PF测评[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姚计海;唐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4 吴建玲;胡连新;;大规模短程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5 王希华;张哲;;学校人际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6 袁贵勇;;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8期

7 阴山燕;孙红梅;;初中师生交往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4期

8 张野;张珊珊;;初中生师生关系促进的实验研究[J];教育导刊;2011年11期

9 吕明;;论团体心理辅导与班级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10 阴山燕;张大均;余林;;我国中学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婉秋;团体心理咨询降低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古淑青;团体辅导对改善初二学生母子关系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夏海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宏;辽阳市初中生师生关系特点与学校适应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沈永江;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二学生班级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井铭;我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罗柯;;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3 邵福泉;;农村中学生自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4 石晓琳;;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团体心理辅导[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胡岚;刘翠翠;秦红霞;;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后不同形式的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赵静;齐玉龙;王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研究现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李兆臣;;高职高专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健康之我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王琨;郭雪莉;;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结果的预防干预实验[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王国英;张辉;;强化高师专科毕业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对策[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魏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琳;;活动渗透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王炳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调查分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李洋;李芳;;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张芝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模式[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汪国琴;;试论课程化团体心理辅导中需要平衡的几组关系[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郭晓薇;;团体咨询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探索[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朱丽霞;;团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8 蔡东霞;;浅析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可;张建华;;发展性团体咨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晓英;郑皓;;理工科大学贫困生心理特点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德钊;针刺加耳压治疗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晓萍;婚前辅导及其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宏建;大学生人格培育的机理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新奎;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应棉;高中生师生社会交换问卷编制及交换关系的现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琤;中学生学业成绩稳定性对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志平;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成因和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富伟丽;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0年

9 吴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翁国新;农村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泓;刘艳;李小青;蔡颖;;中学生情绪智力的结构及其与人格五因素、友谊质量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刘艳;邹泓;;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邹泓;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张青云;;“初二现象”的心理成因及对策[J];班主任之友;2002年11期

5 王玉芝;;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班级中开展的策略[J];班主任之友;2006年02期

6 姚计海;唐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7 屈卫国;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唐利平,风笑天;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现状与评价[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傅丽萍,陈庆良;青少年人际交往特点浅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刘万伦;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云立;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田友谊;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婉秋;团体心理咨询降低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古淑青;团体辅导对改善初二学生母子关系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亚红;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学业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跃雄;11-15岁儿童学习动机发展特点及班级环境对其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夏海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瑾;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晓杰;;团体心理辅导新趋势探析[J];考试周刊;2008年27期

2 孙时进;高艳;;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应用的多维度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5期

3 朱晓静;;团体心理辅导中的人际沟通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张丽智;;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渗透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J];职业;2008年32期

5 金家新;;中小学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探析[J];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Z1期

6 廖林强;童炜娟;;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以新生班集体建设为例[J];湘潮(下半月);2011年05期

7 沈永江;张景焕;;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二学生班级环境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8 丁正员;考前焦虑情绪团体心理辅导实践与评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傅晓华;;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顺松;郭晓静;;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再创学校教育工作新局面[J];教育导刊;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阴山燕;张大均;余林;;促进师生关系的心理素质教育软件开发与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媛媛;樊晶;;试述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吴美娇;;农村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师生关系的构建[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春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黄雪花;;团体心理辅导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6 张颖;;用赏识托起学生飞翔的翅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何彩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刘长辉;曹杨;关涛;潘国良;;36例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团体心理辅导疗效观察[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孙玉民;;“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付芳;伍新春;;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英;[N];甘肃日报;2007年

2 赵彦林;[N];济宁日报;2008年

3 九江县一中 谢翔;[N];九江日报;2009年

4 双滦区河北承德实验中学校长 李振文;[N];承德日报;2009年

5 红安四中 耿协金 曾建新;[N];黄冈日报;2010年

6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西校区初中部 刘富强 国树锋;[N];学知报;2010年

7 黄山中心小学 杨进;[N];徐州日报;2008年

8 南华县职业高级中学 李秀萍;[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9 姚娜;[N];锦州日报;2010年

10 徐平 辽宁大学副校长;[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鹏;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冲突的文化透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英敏;初中生羞怯的结构、特点及遗传与环境的影响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赞;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中生师生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海云;新课程实施中初中师生关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丽霞;师生关系的改善与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牛聪聪;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乐观倾向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阴山燕;促进师生关系的心理素质教育软件开发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姜立利;初中生师生关系与其人格、交往归因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宏;辽阳市初中生师生关系特点与学校适应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汪清;流动人口子女师生、同伴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降低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5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8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