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产后抑郁心理社会因素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7 10:40

  本文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社会因素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09年

产后抑郁心理社会因素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刘小翠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受教育程度、负性自动思维、婚姻关系、产科并发症等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对照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作用与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负性自动思维的相关性。 方法:(1)产后抑郁症患者120例,正常对照组120例,应用一般情况问卷、生活事件量表(L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婚姻满意度量表(IMS)、自动思维问卷(ATQ)等量表,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2)120例抑郁症产妇随机分为药物组与结合组(药物治疗+CBT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特质应对方式问卷、SSRS、EPQ、ATQ量表测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1)产后抑郁组平均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正常组;(2)产后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分、消极应对分、负性自动思维分、神经质个性分高于正常组;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分、婚姻满意度分低于正常组;(3)产后抑郁组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绝望感分高于正常组;(4)产后抑郁组产科并发症分高于正常组;(5)认知治疗组与药物组相比,HAMD总分及因子分、消极应对分、负性自动思维分明显降低;积极应对分、主观社会支持分、利用度分显著升高;(6)积极应对、高主观社会支持、高利用度、较少负性自动思维患者对认知治疗依从性高,认知治疗效果好。(7)消极应对、主观社会支持分低、利用度分低、神经质个性的患者认知治疗依从性低,认知治疗效果差; 结论: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文化程度低、负性生活事件多、消极应对、社会支持低、神经质个性特征、婚姻满意度低、负性自动思维多、产科并发症多是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良好的教育、积极应对、社会支持高、婚姻满意度高、负性自动思维少可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CBT治疗可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主观社会支持和利用度,改善产后抑郁情绪、减少消极应对和负性自动思维,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积极应对、高主观社会支持和高利用度、负性自动思维少的产妇认知治疗依从性高。反之依从性低,影响认知行为治疗疗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49.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部分 产后抑郁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10-25
  • 对象与方法10-11
  • 结果11-21
  • 讨论21-25
  • 第二部分 认知行为治疗产后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25-38
  • 对象与方法25-28
  • 结果28-35
  • 讨论35-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4
  • 综述44-53
  • 参考文献50-53
  • 缩略词表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4-55
  • 致谢5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玲玲;许华山;陈瑶;;产后抑郁症患者认知模式与人格特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玲玲;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模式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淑婷,陈月嫦,谭章云,李秀云;孕期心理干预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况的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武宁强,王奇艳;抑郁症残留症状与复燃的关系[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年01期

    3 季建林;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合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4 陈树林;抑郁症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5 任显峰;程荣玉;颜淑环;;心理社会因素在抑郁症发生中的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6 刘小翠;侯希芳;林炫劲;高安民;;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情绪的影响[J];山东精神医学;2006年01期

    7 祝林玉;;湖北民族地区产妇产后抑郁症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23期

    8 潘晓放,卢旨明,肖娟,文燕;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11期

    9 符传创,李功迎,卢佩贤;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及其Ⅰ级亲属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8期

    10 刘萍;;抑郁症非药物治疗概况[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长健;刘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相关性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2 刘健;盛长健;谢秀丽;万磊;;益气健脾中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9期

    3 朱世玲;徐莲英;唐荣兰;;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黄晓琴;周春秀;章洋;;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临床特征研究[J];安徽医药;2006年11期

    5 盛长健;刘健;谢秀丽;万磊;;新风胶囊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符彩艳;何先弟;;ICU住院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综合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刘小翠;吴爱勤;高雪燕;田博;;产后抑郁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田秀玲;;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作用[J];北方药学;2011年03期

    9 彭玉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人性化护理[J];北方药学;2012年02期

    10 窦彦丽;;市民生活事件、健康促进与体育锻炼参与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宏;刘家洁;李雷雷;许红;;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2 侯爱军;;在患儿门诊注射治疗中运用沟通技巧的体会[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3 姜乾金;;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综述)——20年来对心理应激理论及其应用的探索[A];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于笑凡;;我国近年心身医学的研究概况(综述)[A];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健;盛长健;谢秀丽;万磊;汪元;;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及相关性分析[A];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风湿论文集[C];2009年

    6 刘健;盛长健;谢秀丽;万磊;;新风胶囊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焦虑抑郁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7 虢周科;薛红;王伟伟;夏韵妍;孔繁鑫;王建军;富文俊;;滋阴清热法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酪氨酸激酶B的影响[A];中医神志病重点专科建设与发展、临床诊疗标准化及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专家讲课和论文汇编[C];2012年

    8 冯玉桃;侯彩云;吴磊;;浅谈28例产后抑郁症的家庭护理体会[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护理危机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9 张素兰;;39例危重神经介入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心理需要及护理干预[A];2011年河南省介入护理学术交流及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黄亚辉;茶树种质间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差异及γ-氨基丁酸茶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颖;479例妇女产后抑郁情况及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马学红;针刺抗抑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陈燕云;薄氏腹针配合体针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梁佳;针刺与帕罗西汀对抑郁状态神经元保护机制的差异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嵇波;逍遥散证理论研究及临床宏观、微观指标的实验论证[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炳顺;剖宫产术对母婴健康影响的前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艳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磷脂酶C基因与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抗抑郁剂临床疗效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尚晓可;元认知干预法治疗大学生抑郁障碍的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路玉良;中风病痰热证病因模型的构建与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李娟;济南市产后抑郁症的筛查及干预措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郭秋月;初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与英语学习态度之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萍;护理专业学生经前期综合征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冬丽;乐观初中生的自我认知特征[D];河南大学;2011年

    8 张畬;考试应激对临床专业医学生SIgA、Cor的影响及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张亚楠;年龄相关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及GDNF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孔明烁;抑郁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因子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车白,孙锦华;滨州医学院学生心理问题原因的探索及对策[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覃霞;何梅;曹川;李世荣;;烧伤并发抑郁症应对方式及负性自动思维特点分析[J];重庆医学;2008年09期

    3 汪涛;王乃文;胡鸿群;冯正直;刘云波;;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与自动思维、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谢日华;何国平;罗阳;;产后抑郁症及其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年11期

    5 黎莉,高霞;产妇产后抑郁情况临床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6 史新广;李箫;夏艳婷;;近10年产后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7 何明娇,徐玉苑,李耘,董爱之,刘艳玲,赖雪梅;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2年06期

    8 仇剑崟,王祖承,罗来敏,梅丽萍;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的临床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2001年04期

    9 金光亮,梁怡,郭霞珍,苏晶,周东丰;有关抑郁症季节性发病机理的研究及其启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10 毕文香;孙向芹;;产后抑郁症患者与人格、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三丽;易感性人格类型量表(VPSQ)的修订及产后抑郁症易感性人格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2 吴志霞;负性自动思维的因素分析及其在应激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3 马宁;慢性HBV感染患者负性自动思维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张玉玲;剖宫产产后抑郁的发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5 吴玉红;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的早期筛选方法及人际心理护理效果分析[D];青岛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凤;沈国梅;孙岳琴;;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重庆医学;2006年15期

    2 郝波,王临虹,张文坤;中国部分城市2岁儿童行为偏离的多因素多水平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2期

    3 张悦秋;连云港市2~3岁儿童行为问题及防治对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5期

    4 肖泽萍,王祖承,袁训初,何燕玲,李云龙,岛悟,神庭重信,宫冈等,浅井昌弘;应对行为与应激强度和心理反应的关系[J];上海精神医学;1995年03期

    5 赵幸福,徐一峰,张明园,朱紫青;精神障碍与生活事件[J];上海精神医学;1996年03期

    6 盛苏娜,翟书涛,万志英;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与人格特点、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1996年04期

    7 邹政,肖泽萍,张明岛,陈珏,徐勇;抑郁症的社会支持和防御方式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4年04期

    8 汤月芬,施慎逊;孕妇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的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4年04期

    9 李淑玲,姚晓惠,张英贤;紫外线照射及充氧自血回输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10 张新波,盛苏娜,翟书涛;产后抑郁症与社会心理因素[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剑崟,王祖承;产后抑郁障碍的研究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1998年02期

    2 陈良英,何仲;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年01期

    3 于瑞丽,赵元春;产后抑郁的表现及原因分析[J];哈尔滨医药;1999年04期

    4 郭素芳;;产后为啥不开心?[J];父母必读;2002年03期

    5 黄文斌;不容忽视的产后抑郁症[J];家庭医学;2004年04期

    6 曹晓萍;产后抑郁者的心理护理与母乳喂养关系[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7 李德诚,李凤怡,叶承楷,钟国衡;产前抑郁研究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2期

    8 墨菲;;生产过后的“非”抑郁生活[J];父母必读;2008年11期

    9 潘非;;把产后抑郁吃回去[J];时尚育儿;2011年03期

    10 仇剑崟!200030,王祖承!200030,梅丽萍,罗来敏;性激素、催乳素与产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刘彩霞;;产后抑郁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研究[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李禾;沈汝枫;杨惠娟;黄醒华;丁辉;何芳;张雯;;产后抑郁的相关产科因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丁俊英;肖祖芬;王超英;;48例产后抑郁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身心护理[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赵红卫;;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A];河南省第十二次妇产科、第十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严菊浓;;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董哲;刘彩霞;;妊娠期抑郁症筛查的阳性率、相关因素及与分娩方式、产后抑郁的关系初探[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向健涛;;一个抑郁的天使[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素华;吴丽萍;马华俊;;1例妊娠合并抑郁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施慎逊;汤月芬;陈炎;陆雯;王青青;苏琦风;漆琨;程利南;杨宇宙;朱志滨;张明园;;孕产妇焦虑/抑郁发生率及集体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钟华;韦晓芳;;孕产妇分娩前后焦虑抑郁状况调查[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宇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病区主任 罗炯;[N];健康报;2009年

    3 柳君;[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刘静 沈海燕;[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刘朝晖;[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张爱军;[N];大众卫生报;2001年

    7 于云英;[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赵津;[N];天津日报;2005年

    9 周杨;[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金永红;[N];健康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颖;479例妇女产后抑郁情况及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谢日华;产后抑郁与社会支持、神经递质及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张勇;孕期家庭暴力与孕妇心理、产后抑郁、新生儿神经生化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认知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4 齐晓梅;围生期心境状态改变及相关因素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5 杨歆科;产后抑郁大鼠行为学与激素水平、单胺递质变化及补益心脾法干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王炳顺;剖宫产术对母婴健康影响的前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要珍;性格、妊娠时限、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宋修丽;产后抑郁与完美主义个性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龙周婷;产后抑郁预测因素的纵向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阎元;基于社区的产后抑郁筛查技术及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于津;上海市产后抑郁现况调查[D];复旦大学;2010年

    6 焦琳;产后抑郁发生现况及其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7 沈荣;产后抑郁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其心理干预效果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关阿娜;包头市三家综合医院住院分娩产妇产后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张红梅;心理社会因素与孕产妇及胎儿心理生理影响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张玉玲;剖宫产产后抑郁的发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社会因素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5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55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d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