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在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理论下的男大学生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9 18:17

  本文关键词:在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理论下的男大学生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1年

在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理论下的男大学生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霍方文  

【摘要】: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改变大学生锻炼行为是关键。在改变锻炼行为过程中,锻炼态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预测力将是重要因素。本研究从锻炼行为的动态性角度,依据阶锻炼行为段变化理论将锻炼行为划分的五个阶段: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对各个阶段中的普通男大学生的锻炼行为、锻炼态度和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普通高校351名男大学生为被试,主要以问卷量表测量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对各锻炼行为阶段中男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特点、锻炼态度、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普通高校男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呈现阶段性的比例特征;75%的男大学生有锻炼行为,25%的男大学生没有锻炼行为;不同年级、专业男大学生的锻炼行为也呈现出阶段性比例特点。 2.不同年级男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在行为态度、行为习惯、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和行为控制感上有显著性差异,在目标态度、行为认知和行为意向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男大学生的锻炼态度没有明显差异。 3.不同年级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年级之间在不同的因子水平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文科与理科、艺术科男大学生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男大学生在部分因子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4.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的男生分别与行动阶段、维持阶段的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表现明显差异,不同阶段的男生在心理健康因子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 5.在锻炼行为阶段中除准备阶段外,男大学生的锻炼态度总分在其他四个锻炼阶段中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锻炼态度分量表中,影响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显著的态度因素为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不同锻炼行为阶段中,影响和预测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态度因素不同。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804.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问题的提出9-11
  • 2 文献综述11-16
  • 2.1 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理论及其研究综述11-14
  • 2.1.1 锻炼行为及其理论11-13
  • 2.1.2 大学生锻炼行为阶段研究综述13-14
  • 2.2 大学生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14-16
  • 2.2.1 大学生锻炼态度与行为研究14
  • 2.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4-15
  • 2.2.3 大学生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研究15-16
  • 3 研究目的和方法16-19
  • 3.1 研究目的16
  • 3.2 研究方法16-19
  • 3.2.1 研究对象16
  • 3.2.2 研究方法16-17
  • 3.2.3 研究工具17-18
  • 3.2.4 统计工具18-19
  • 4 结果与分析19-31
  • 4.1 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男生在锻炼行为阶段、锻炼态度和心理健康水平上的特点19-23
  • 4.1.1 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男生的锻炼行为阶段性特点19-20
  • 4.1.2 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男生锻炼态度的特点20-21
  • 4.1.3 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男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特点21-23
  • 4.2 大学男生的锻炼行为阶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23-24
  • 4.3 大学男生锻炼行为各阶段中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间的关系24-31
  • 4.3.1 不同锻炼行为阶段中锻炼态度总分与心理健康总水平间的关系24
  • 4.3.2 维持阶段中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间的关系24-26
  • 4.3.3 行动阶段中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间的关系26-27
  • 4.3.4 准备阶段中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间的关系27-28
  • 4.3.5 意向阶段中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间的关系28-29
  • 4.3.6 前意向阶段中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间的关系29-31
  • 5 讨论31-33
  • 5.1 不同年级、专业男大学生的锻炼行为阶段、锻炼态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特点31-32
  • 5.1.1 不同年级、专业男大学生的锻炼行为阶段特点31
  • 5.1.2 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男生锻炼态度特点31-32
  • 5.1.3 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特点32
  • 5.2 大学男生锻炼行为阶段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32
  • 5.3 大学男生锻炼行为阶段中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32
  • 5.4 研究局限32-33
  • 6 结论与建议33-35
  • 6.1 结论33
  • 6.2 建议33-35
  • 6.2.1 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满足不同锻炼行为阶段中男大学生的需求33-34
  • 6.2.2 利用锻炼态度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实施可行的干预措施34-35
  • 参考文献35-38
  • 附录38-44
  • 致谢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虹颖;上海市初中学生锻炼行为干预实验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姚金涛;上海市社区健身人群体育锻炼价值认知与锻炼行为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荣建;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四化;李京诚;刘淑慧;;中国文学在射击运动员心理调节中应用的讨论——对“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理解[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赵国明;任未多;;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徐丽丽;毛志雄;张一民;沈梦英;;国内锻炼行为改变领域跨理论模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潘施伊;;体育锻炼人际态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彭晶;;体育锻炼与身体自我关系研究综述[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黄晓晖;林惠芳;;不同学科大学生营养知识与健康行为的调查[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7 唐红新;;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的理论初探[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金新玉;;大学生身体自我与体育锻炼的关系[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邱远;刘柏青;;对大学生登山锻炼心理效益的实验研究及其机理的探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徐建清;;福建省三地市老年人不同体育锻炼行为的社会心理原因[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瑛;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沈梦英;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的干预策略:TPB与HAPA两个模型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邵天诺;澳港大学生锻炼特征与锻炼行为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王忠山;武术套路运动员体能技能的年龄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马业康;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文川;上海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毛爱华;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10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安徽省非体育类在读研究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滕忠红;个体特征对女大学生体育参与影响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潘宁武;高水平沙排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临场技术表现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胡晨曦;三峡大学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锻炼行为调查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陈莉莉;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杨一菲;我国二线花样游泳运动员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王莉丽;心理调控对撑杆跳高运动员身心及技术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张洪亮;大连市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解超;男子大学生足球运动参与动机量表的编制与检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邵天诺;澳港大学生锻炼特征与锻炼行为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宋晓东;中科院知识分子的锻炼行为及其干预策略[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3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超;花样跳绳在上海市部分中小学推广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晨曦;三峡大学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锻炼行为调查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付新;大学生锻炼行为变化阶段与变化程序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蒋万青;江苏省职业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通大学;2010年

    5 武海潭;上海市部分区初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欧阳中香;上海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身体自尊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傅培恩;不同运动项目对中学生体育情境兴趣影响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鹍鹏;上海市五角场地区部分中学花样跳绳开展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雷小明;郑州市羽毛球运动参与者锻炼意识与锻炼行为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刘邦成;西安市部分地区冬泳参与者锻炼行为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晓东;中科院知识分子的锻炼行为及其干预策略[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2 毛志雄;中国部分项目运动员对兴奋剂的态度和意向:TR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3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中良;运动员在训练与竞赛中的意志困难及坚持策略[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在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理论下的男大学生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在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理论下的男大学生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8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58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0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