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学龄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双生子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0 13:12

  本文关键词:学龄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双生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年

学龄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双生子研究

栾天抒  

【摘要】:为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募集193对6-12岁学龄双生子,采用1991年版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测评和筛查。运用第三次修订的中文版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和家庭一般情况问卷对可能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用Mx软件对学龄双生子社会能力及心理行为问题遗传度进行定量估算,并分析年龄和性别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1)呼和浩特市及包头市学龄双生子心理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1.24%(男童22.46%,女童20.10%);(2)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用Mx对学龄双生子社会能力及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进行模型拟合后发现,除身体不适外,其余各项均为ACES模型。校正年龄后,学龄期儿童社会能力及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遗传度分别为活动情况男22.76%、女22.21%,社交情况男6.75%、女20.12%,学校情况男10.00%、女44.29%,焦虑抑郁男20.81%、女67.40%,退缩男50.16%、女66.19%,思维问题男28.31%、女56.13%,注意力男79.72%、女29.57%,社会化问题男42.15%、女46.28%,违纪行为男39.13%、女0.65%,攻击行为男67.71%、女38.53%,总粗分男16.67%、女32.81%;(3)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儿童性别、父亲文化程度、家庭人口及家庭亲密度有密切相关;(4)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学龄双生子儿童各项社会能力及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并非仅受某独立环境因素的影响,某些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对一些指标也有一定影响。 本研究首次对呼和浩特和包头市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了相关遗传度及影响因素,同时对相关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深入探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机制有一定理论意义,同时加深了家长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并对有针对性地为儿童提供教养指导,促进和改善我国学龄期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雪屏,杜亚松,李雪荣,苏林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方式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01期

2 杨世昌;孙丽君;;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的研究新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07期

3 李松;;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曲红明;吕伶;李芹;谢海虹;刘静;毛辰;;南京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家庭环境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9期

5 曾琦,芦咏莉,邹泓,董奇,陈欣银;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2期

6 吕勤,陈会昌,王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7 郑希付;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原因研究[J];云梦学刊;2000年05期

8 孔庆胜;李晶;王文军;解瑞宁;张璟;卢祖洵;;济宁市6~16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03期

9 武丽杰,刘爱书,杨竹君,夏薇,刘宝林,吴坤;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比较[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1期

10 袁媛;赵静波;张柏芳;;广州市1010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韦龄;;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确定依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周林;从自我意识中剖析元认知的实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任向东;;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刘海英;王海俊;;影响女性性别角色心理的社会因素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7 童成寿;;国内外关于自我控制理论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张敏桦;;高师声乐教学中儿童声乐教学的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张长辉;;体验快乐:基于英文原版动画片的小学英语教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增喜,刘海军;和谐于环境之中是健康的重要标志[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倩云;;小学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徐军;;多彩的旋律——论音乐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4 李慧;;运用感官激发2—4岁婴幼儿科学兴趣的实践研究[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慧;;科学区域中对托班幼儿“以境激趣”的案例实践与探索[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6 赵国秋;傅素芬;王义强;刘健;唐光政;陈红卫;张雪红;;杭州市中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金海菊;;丽水市区2-3岁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8 赵国秋;傅素芬;王义强;刘健;唐光政;陈红卫;张雪红;;杭州市中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林慧;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柳;沙岗村儿童抚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张丽莉;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在我国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珊;父母共同养育、幼儿气质与幼儿人格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荻;儿童与居住区环境安全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静鑫;4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教养方式对其8岁问题行为的预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国华;母语习得角度的语文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小颖;苏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朱小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之一[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双虎;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影响[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衣明纪,周晓彬,魏书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青岛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3 王岩;王红梅;吴振霞;;短程情境游戏疗法改善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方法探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汪毅;刘粹;王玉凤;;社会技能训练对有行为问题儿童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5 林红;王玉凤;吴野平;;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行为问题影响的对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6 李熔飞;袁爱好;冯水容;;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异常行为问题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年10期

7 仇成轩,刘丽雪,随桂英,胡建勇;济宁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6年03期

8 赖爱平;徐秀芳;;行为问题儿童的“亲子互动”干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4期

9 王岩;白启明;;生活技能训练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干预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1期

10 杜德业,梁丽芬,李立群,龙英,颜辉;289例广州城区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200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桂青;青春期前少年问题行为及箱庭干预[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梦希;刘朝莹;方晓义;胡伟;唐芹;陈海德;;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父母知晓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4年01期

2 莫源秋;;换个角度看孩子心理行为问题[J];启蒙(0-7岁);2003年02期

3 莫源秋;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心理需要[J];教学与管理;2001年01期

4 王长虹;李晏;苏林雁;;青春期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2期

5 李秀英;;中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疏导与干预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14期

6 谢庆红;方晓义;刘朝莹;申子姣;兰菁;;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求助态度和求助意愿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3期

7 许积德;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应受到重视[J];中华儿科杂志;1997年03期

8 吕莉;;治疗孩子的心理问题从家庭着手[J];家庭科技;2006年11期

9 吕莉;;治疗孩子的心理问题从家庭着手[J];中华家教;2006年11期

10 饶术成;;酷似“老实”的儿童退缩心理[J];家庭(育儿);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丛;栗克清;赵素银;杜波;张香云;徐涛;李紫帅;严保平;孙秀丽;;河北省保定市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张淑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A];全国首届服刑人员子女心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江琴;刘玲玲;;中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高网;;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分析[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6 邹茜;;高校心理辅导机构建立与管理的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金东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3~6岁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素芬;;调整心理偏离 健康促进发展[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9 姚荣华;;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探究[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号应;梅芳;林晓鸣;李洁;周端华;;广州市妇幼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产后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情况[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刚 通讯员 宋国梵;[N];解放日报;2010年

2 李桂茹;[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N];浙江日报;2000年

4 耿建扩;[N];光明日报;2007年

5 记者 顾晓萍 实习生 甘璐璐;[N];石家庄日报;2007年

6 记者 陈青;[N];文汇报;2010年

7 早报记者 陈斯斯;[N];东方早报;2012年

8 顾晓萍;[N];石家庄日报;2007年

9 记者 魏萍;[N];健康报;2008年

10 辛晓;[N];人民公安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娟;湖北省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杨俊;苏州市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发展趋势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杨楹;初中生心理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凤尔翠;受体罚儿童的心理行为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苏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

相关作者

>杨俊 >李娟

>凤尔翠 >杨楹

学龄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双生子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学龄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双生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69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