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慈善立法的意义_慈善立法的行为心理基点.pdf 全文

发布时间:2016-11-25 18:14

  本文关键词:慈善立法的行为心理基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法制与社会发展 双月刊 2014年第 3期 总第 117期 慈善立法的行为心理基点 王 霞 吉林大学 法学院 理论法学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摘 要:任何立法工作都应 当细致考察其所规制行为的现实心理状态,立法上对行为心理基点的选 择与预设也将对现实中人的行为心理产生影响。我国慈善立法面对的现实中存在着的两类心理倾向分别 是:“资本的逻辑”下的慈善 “投资”倾向和 “需求的逻辑”下的慈善 “消费”倾向,在现实立法中也 对应性地生成了 “本息模式”和 “德义模式”两种行为规制模式。两种模式机理不同、不一而足,在 实 际立法中需要混合适用。以 “本息模式”主导的混合策略会产生 “资本逻辑”对 “需求逻辑”的侵蚀, 忽视并损害慈善行为的 “利他”动机.因此,对 “德义模式”为主导的探索成为必要。 关键词 :慈善立法;行为心理 ;慈善投资;慈善消费;本息模式;德义模式 中图分类号:D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28 2014 03-0183-10 2005年即已开启的慈善立法工作,,酝酿八年,迟至今 日尚未有果。其间,关于全国性慈善基 本法的立法争论不断。即便是在人们逐渐统一认识,基本赞同 “慈善要靠民间而不是政府、要靠 大众而不是大款”的立场之后,全国性慈善立法仍然没能形成有效的共识,②相关立法工作止步不 前。同时,现实社会中的慈善与公益需求 日益高涨,地方层面的慈善立法破土而发,④虽没有计划 式地作为地方立法试点之预谋,却也有强劲的倒逼全国立法之势。至于立法上考虑


  本文关键词:慈善立法的行为心理基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2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92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