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手机成瘾大学生注意偏向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22:11

  本文关键词:手机成瘾大学生注意偏向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已经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然而由于不恰当使用而导致的手机成瘾问题,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生理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手机成瘾已成为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以往手机成瘾研究大多集中于手机成瘾水平与人格特点、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关系,当前研究者逐渐把研究重点转移至手机成瘾者与正常使用手机者在认知加工特点的差异上。注意过程是认知加工的起始阶段,所以探究手机成瘾者注意特点就变得极其重要。本研究试图采用量表测量与行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手机成瘾大学生与正常使用手机大学生对手机相关信息与人际评价信息注意偏向有何区别及其机制。研究一a利用点探测任务,采用2(手机成瘾水平:手机成瘾组、正常使用手机组)×2(词语类型:手机相关词、中性词)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究手机成瘾大学生对手机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研究一b利用情绪Stroop任务,采用2(手机成瘾水平:手机成瘾组、正常使用手机组)×3(词语类型:积极人际词、消极人际词、中性词)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研究二利用线索-靶子任务,采用2(手机成瘾水平;手机成瘾组、正常使用手机组)×2(线索类型:有效、无效)×2(词语类型:手机相关词、中性词)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最终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点探测范式发现,手机成瘾水平对大学生手机相关词注意偏向是有影响的,不同手机成瘾水平者的注意模式不同,手机成瘾者对手机相关信息存在注意偏向,正常使用手机者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注意偏向。(2)采用情绪Stroop范式发现,手机成瘾水平对大学生人际评价信息的注意偏向无影响,两者都表现出了对消极人际评价词的注意偏向。(3)采用线索-靶子范式发现,手机成瘾者对手机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是注意解脱困难并非注意警觉,而正常使用手机者既不存在注意解脱困难也不存在注意警觉。
【关键词】:手机成瘾 注意偏向 点探测范式 情绪stroop范式 线索-靶子范式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10
  • 1 文献综述10-22
  • 1.1 手机成瘾研究综述10-16
  • 1.1.1 成瘾的概念与分类10
  • 1.1.2 手机成瘾的概念及不同的界定10-11
  • 1.1.3 手机成瘾的危害11-12
  • 1.1.4 手机成瘾的测量及鉴别结果12-13
  • 1.1.5 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13-16
  • 1.1.6 手机成瘾对人际交往影响的研究16
  • 1.2 注意偏向研究综述16-20
  • 1.2.1 注意偏向的定义16
  • 1.2.2 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16-18
  • 1.2.3 注意偏向的解释18-19
  • 1.2.4 成瘾者渴求感水平对注意偏向影响的理论模型19-20
  • 1.3 成瘾者注意偏向的相关研究20-22
  • 2 问题提出、研究意义和研究假设22-25
  • 2.1 问题提出22-23
  • 2.1.1 以往研究不足22
  • 2.1.2 研究目的22-23
  • 2.2 研究意义23
  • 2.2.1 理论意义23
  • 2.2.2 实践意义23
  • 2.3 研究假设23-25
  • 3 研究一不同手机成瘾水平大学生注意偏向的特点25-33
  • 3.1 研究一a:不同手机成瘾水平大学生对手机相关词的注意偏向25-30
  • 3.1.1 实验目的25
  • 3.1.2 实验被试25-26
  • 3.1.3 实验材料26-27
  • 3.1.4 实验设计27
  • 3.1.5 实验程序27-28
  • 3.1.6 统计处理与结果28-29
  • 3.1.7 讨论29-30
  • 3.2 研究一b:不同成瘾水平大学生对人际评价词的注意偏向30-33
  • 3.2.1 实验目的30
  • 3.2.2 实验被试30
  • 3.2.3 实验材料30
  • 3.2.4 实验设计30
  • 3.2.5 实验程序30-31
  • 3.2.6 统计处理与结果31-32
  • 3.2.7 讨论32-33
  • 4 研究二不同手机成瘾水平大学生的注意偏向机制33-37
  • 4.1 不同手机成瘾水平大学生对手机相关词的注意偏向机制33-37
  • 4.1.1 实验目的33
  • 4.1.2 实验被试33
  • 4.1.3 实验材料33
  • 4.1.4 实验设计33
  • 4.1.5 实验程序33-35
  • 4.1.6 统计处理与结果35-36
  • 4.1.7 讨论36-37
  • 5 总讨论与结论37-41
  • 5.1 手机成瘾水平与手机相关信息注意偏向的关系37-38
  • 5.2 手机成瘾水平与人际关系评价词注意偏向的关系38-39
  • 5.3 手机成瘾组对手机相关词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39-40
  • 5.4 结论40-41
  • 6 本研究的创新、展望与不足41-43
  • 6.1 研究创新点41
  • 6.2 研究展望41-42
  • 6.3 研究不足42-43
  • 参考文献43-50
  • 附录50-54
  • 致谢54-56
  • 在校期间所发表论文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娟;胡海龙;吴明证;解春玲;;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隐攻击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3期

2 陈继伟;;剖析网络成瘾的危害[J];企业标准化;2006年06期

3 凌夫;;大学生警惕上网成瘾者[J];心理世界;2006年02期

4 张登科;郝伟;;物质成瘾:行为与疾病的关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03期

5 李红鹰;;陶宏开:挽救上网成瘾者[J];书摘;2006年03期

6 周乔;;蚌病成珠——走近北京禁毒志愿者[J];啄木鸟;2013年06期

7 张扬;;微博成瘾者心理问题分析[J];校园心理;2013年04期

8 戴s跑,

本文编号:275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5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