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4-12 05:16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权谋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基雅维里主义更是影响着人们的人际关系。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加速期,马基雅维里主义对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对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的特征及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对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权谋意识、改善同伴关系、降低孤独感水平提出合理的建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开封、郑州两地的两所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共450名为被试,对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社交焦虑、孤独感的发展特征及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得出以下结果:第一,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处于中等水平;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得分较高,但在不诚实性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总分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在不诚实性维度上差异显著,且六年级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马基雅维里主义无显著差异;没有担任过班干部的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较高,且与班干部之间差异极其显著,但在不诚实性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第二,超过四分之一的小学生存在社交焦虑;小学生社交焦虑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小学生社交焦虑在各年级间差异显著,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并以四年级得分最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社交焦虑差异不显著;没有担任过班干部的小学生社交焦虑较高,且与班干部之间差异极其显著;第三,小学生孤独感水平较低;小学生孤独感性别差异不显著;小学生孤独感在各年级差异显著,呈逐年级下降趋势,三年级最高,六年级最低;非独生子女孤独感略高,差异边缘显著;没有担任过班干部的小学生孤独感较高,且与班干部之间差异极其显著;第四,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正相关;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孤独感正相关;小学生社交焦虑与孤独感正相关;第五,小学生社交焦虑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孤独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 马基雅维里主义 社交焦虑 孤独感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3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3-25
  • 1 马基雅维里主义研究概述13-17
  • 1.1 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概念13
  • 1.2 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差异研究13-14
  • 1.3 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影响因素研究14-16
  • 1.4 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测量16-17
  • 2 社交焦虑研究概述17-20
  • 2.1 社交焦虑的概念17
  • 2.2 社交焦虑的差异研究17-18
  • 2.3 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18-19
  • 2.4 社交焦虑的测量19-20
  • 3 孤独感研究概述20-22
  • 3.1 孤独感的概念20
  • 3.2 孤独感的差异研究20-21
  • 3.3 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21-22
  • 3.4 孤独感的测量22
  • 4 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的相关研究22-25
  • 4.1 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22-23
  • 4.2 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23-24
  • 4.3 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24-25
  • 第二部分 总体研究设计25-29
  • 1 问题提出25-26
  • 1.1 已有研究不足25
  • 1.2 问题提出25-26
  • 2 研究目的26
  • 3 研究意义26-27
  • 3.1 理论意义26
  • 3.2 实践意义26-27
  • 4 研究假设27
  • 5 概念界定27-28
  • 6 总体研究思路28-29
  • 第三部分 研究过程与结果29-45
  • 研究一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发展特征29-35
  • 1 研究目的29
  • 2 研究假设29
  • 3 研究方法29-30
  • 3.1 研究对象29-30
  • 3.2 研究工具30
  • 3.3 施测过程30
  • 3.4 数据处理30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30-35
  • 4.1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总体状况分析30-31
  • 4.2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性别差异分析31-32
  • 4.3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年级差异分析32
  • 4.4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是否独生差异分析32-33
  • 4.5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差异分析33-35
  • 研究二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的关系35-45
  • 1 研究目的35
  • 2 研究假设35
  • 3 研究方法35-37
  • 3.1 研究对象35
  • 3.2 研究工具35-36
  • 3.3 施测过程36
  • 3.4 数据处理36-37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37-45
  • 4.1 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特征分析37-39
  • 4.2 小学生孤独感的特征分析39-41
  • 4.3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的相关分析41-42
  • 4.4 社交焦虑在马基雅维里主义和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42-45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45-55
  • 1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特征分析45-47
  • 1.1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总体状况45
  • 1.2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性别、年级差异分析45-46
  • 1.3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是否独生差异分析46-47
  • 1.4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差异分析47
  • 2 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特征分析47-49
  • 2.1 小学生社交焦虑的总体状况分析47-48
  • 2.2 小学生社交焦虑的性别、年级差异分析48
  • 2.3 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独生子女和班干部差异分析48-49
  • 3 小学生孤独感的特征分析49-51
  • 3.1 小学生孤独感的总体状况分析49
  • 3.2 小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年级差异分析49-50
  • 3.3 小学生孤独感的独生子女和班干部差异分析50-51
  • 4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的相关分析51-52
  • 4.1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51
  • 4.2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51-52
  • 4.3 小学生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52
  • 5 小学生社交焦虑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分析52-55
  • 第五部分 教育建议55-59
  • 1 培养健康的权谋意识55-56
  • 1.1 家长适时引导,以身作则55-56
  • 1.2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参与班级活动56
  • 2 鼓励交往,预防和缓解社交焦虑,提升社交水平56-57
  • 3 丰富生活,培养兴趣,预防和降低孤独感57-58
  •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58-59
  •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与展望59-61
  • 1 研究结论59-60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7
  • 附录67-69
  • 致谢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惠媛;;国内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9年01期

2 谢惠媛;;西方伦理学视阈中的“马基雅维里问题”:逻辑结构与理论实质[J];理论月刊;2011年05期

3 王挺之;;马基雅维里思想探源[J];历史教学;1988年12期

4 王能强,徐光明;意大利法西斯和马基雅维里主义关系试探[J];史学月刊;1992年02期

5 王挺之;;近代外交原则的历史思考——论马基雅维里主义[J];历史研究;1993年03期

6 王能强;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和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关系[J];咸宁师专学报;1993年01期

7 吴清彬;马基雅维里的国家理论述评[J];思想战线;1998年02期

8 陆启宏,倪挺刚;浅析马基雅维里史学中的现实主义[J];学术研究;2001年04期

9 程又中;付强;;马基雅维里道德观的再认识[J];伦理学研究;2008年03期

10 李超君;张平;;马基雅维里与荀子的人性论比较[J];辽宁警专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耿耀国;苏林雁;王长虹;苏巧荣;范方;李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马基雅维里信念及其相关的行为问题[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程波;;政治和法治的钟摆——以国家观念(文化)史为视角[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升平;什么是马基雅维里政策?[N];人民日报;2008年

2 张国清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基雅维里:一个堕落的天使[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宋丽亚;马基雅维里历史解释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 孔新峰;马基雅维里:微笑还是伪笑?[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田晓玲;马基雅维里从来不是一个马基雅维里主义者[N];文汇报;2013年

6 张丽艳;千秋功罪凭谁说[N];学习时报;2004年

7 李强;“误读的杰作”?[N];南方周末;2004年

8 清华大学副教授 彭刚;大学里的“接轨”与“特色”[N];南方周末;2009年

9 尹建龙;两位巨人与意大利民族主义的勃兴[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康子兴 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重申“政治”的亚当·斯密[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少鹏;自由与共和国的创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军红;马基雅维里爱国主义思想探析[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2 薛文宁;马基雅维里的共和政治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邓本强;运道共和:马基雅维里的自由共和[D];西南民族大学;2016年

4 许文华;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6年

5 宋会峰;马基雅维里的现代政体观[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杨柳;君主与共和:马基雅维里的面相[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n

本文编号:300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0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0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