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16:17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十年将是我国流动人口的快速推进时期,这种人口流动状况衍生了新市民这样一个越来越普遍的新群体。他们进入城市工作生活,由于受到二元政治经济结构的束缚,经常会受到一定的歧视、偏见,使得新市民面临着生活习惯、身份转换、价值理念等一系列适应问题。近年来,新市民的社会适应问题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学者们从人口学和社会学角度探索了新市民的社会适应问题。本研究系统回顾了歧视知觉、身份认同、社会支持、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研究一以国内外实证研究作为研究基础,结合个体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经过扎根理论的编码和相关专家的指正,编制了新市民社会适应问卷,接着对初始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效度检验,最终形成正式量表。研究二对苏州(包括昆山)地区380名新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新市民的歧视知觉、身份认同、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具体结论如下:⑴新市民歧视知觉程度并不高,社会适应情况良好,但心理适应维度明显偏低⑵歧视知觉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社会适应的程度⑶身份认同在歧视知觉和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⑷社会支持能够缓冲新市民歧视知觉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⑸身份认同的中介作用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
【关键词】:新市民 歧视知觉 身份认同 社会支持 社会适应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1
  • 2 文献综述11-23
  • 2.1 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11-15
  • 2.1.1 社会适应的概念11-12
  • 2.1.2 社会适应相关理论12-13
  • 2.1.3 社会适应维度的划分13-14
  • 2.1.4 社会适应的实证研究现状14-15
  • 2.2 歧视知觉的相关研究15-18
  • 2.2.1 歧视知觉的概念15-16
  • 2.2.2 歧视知觉的影响机制模型16-17
  • 2.2.3 歧视知觉的研究现状17-18
  • 2.3 其他概念的界定18-22
  • 2.3.1 城镇化18-19
  • 2.3.2 新市民19-20
  • 2.3.3 身份认同20-21
  • 2.3.4 社会支持21-22
  • 2.4 研究意义22-23
  • 2.4.1 理论意义22
  • 2.4.2 实践意义22-23
  • 3 研究一:新市民社会适应的问卷编制23-33
  • 3.1 研究目的23
  • 3.2 研究对象23
  • 3.3 研究方法23
  • 3.4 研究结果23-25
  • 3.5 预测问卷的编制25-26
  • 3.5.1 问卷的结构与记分25
  • 3.5.2 问卷题项的编写25-26
  • 3.5.3 被试选择26
  • 3.5.4 统计分析26
  • 3.6 结果分析26-33
  • 3.6.1 项目区分度分析26-27
  • 3.6.2 因子分析27-30
  • 3.6.3 信度检验30-31
  • 3.6.4 效度检验31-32
  • 3.6.5 结论32-33
  • 4 研究二:新市民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33-47
  • 4.1 研究方法33-35
  • 4.1.1 研究对象33
  • 4.1.2 研究工具33-35
  • 4.2 研究假设35-38
  • 4.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38-43
  • 4.3.1 描述性统计38-39
  • 4.3.2 歧视知觉对社会适应的主效应分析39
  • 4.3.3 身份认同在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39-40
  • 4.3.4 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间的调节作用40-42
  • 4.3.5 社会支持对身份认同中介作用的调节42-43
  •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43-47
  • 4.4.1 研究结果43
  • 4.4.2 讨论分析43-47
  • 5 研究不足与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6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发表的著作、论文56-57
  • 附录57-64
  • 后记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达安;;农民工融入社区的身份认同研究——以长春市D社区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3 任运昌;;莫为留守儿童贴上“污名”标签[J];中国农村教育;2008年04期

4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沈贵鹏;易美媛;;苏南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心理适应状况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施建锋,马剑虹;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J];人类工效学;2003年01期

7 杨彦平;金瑜;;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4期

8 刘霞;赵景欣;师保国;;歧视知觉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2期

9 杨慧芳;赵曙明;Ian L. Ball;;中澳管理者人格类型的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10 范兴华;方晓义;刘杨;蔺秀云;袁晓娇;;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天;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6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5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