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20:19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学业倦怠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分析大学生学业倦怠对学习投入的预测作用;并试图探讨团体辅导活动对改善大学生学业倦怠的作用,提出解决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选取1033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简单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其进行测量,并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在基线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基础上,筛选出70名学业倦怠及各维度得分较高者,平均分为两组,随机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了团体辅导干预活动,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探讨团体辅导活动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改善效果。结果:1.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平均得分为57.74±10.654,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0分。2.大学生学业倦怠在性别、年级、年龄、每月生活费、专业满意度、是否有实习经历、是否担任班干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不存在差异。3.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学业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而大学生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与学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学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习行为效能感、学习能力效能感、专业评价、其他、生活费、消极应对、受惩罚和性别。4.大学生学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均与学习投入总分及各维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以学业倦怠各维度为自变量,学习投入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均进入回归方程。5.干预研究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情绪低落(F=8.143,p0.01;F=4.285,p0.05)和行为不当(F=4.507,p0.05;F=4.581,p0.05),在处理效应和时间效应上显著,学业倦怠总分(F=5.018,p0.05;F=152.459,p0.001;F=133.365,p0.001)在时间效应、处理效应和交互效应上均显著。对三组不同时点的得分进行比较发现,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和学业倦怠总分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和延时后测数据均差异显著。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学习能力效能感(F=5.839,p0.05)、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F=6.552,p0.05)和积极应对(F=6.436,p0.05)上,处理效应均显著。对三组不同时点的得分进行比较发现,在学习能力效能感、学习行为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数据均差异显著。在积极应对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和延时后测数据均差异显著。结论:1.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已处于中等程度,虽然不严重但也不容乐观,且行为不当维度在学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较为严重。2.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学业倦怠水平越低;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可以降低其倦怠水平,而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倦怠感;大学生遇到的各类生活事件无法有效处理时,可能导致倦怠的产生,且其应激强度越高,学业倦怠水平越高;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其倦怠水平也就越低。3.大学生学业倦怠越严重,其学习投入越少;大学生学业倦怠对学习投入具有预测作用。4.团体辅导干预对提高大学生学习行为效能感和积极应对策略的选择有明显效果,能够显著改善大学生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问题,团体辅导对于改善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效果得到部分验证。
【关键词】:大学生 学业倦怠 影响因素 学习投入 干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1 引言11-27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25
  • 1.3 研究方法25
  •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25-26
  • 1.5 论文框架26
  • 1.6 论文的创新点26-27
  • 2 调查研究27-45
  • 2.1 研究目的27
  • 2.2 研究对象27-28
  • 2.3 研究工具28-29
  • 2.4 研究结果29-38
  • 2.5 讨论38-45
  • 3 干预研究45-52
  • 3.1 研究目的45
  • 3.2 研究对象45
  • 3.3 研究方法45
  • 3.4 研究工具45-46
  • 3.5 干预方案46-47
  • 3.6 研究结果47-50
  • 3.7 讨论50-52
  • 4 结论与讨论52-54
  • 4.1 研究结论52
  • 4.2 对策(建议)52-53
  •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59
  • 致谢59-60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60-61
  • 个人简历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延昌;焦艳芬;;浅论高职生学习倦怠感[J];语文学刊;2011年02期

2 孙永宏;如何消除生活中的倦怠感?[J];心理世界;1996年06期

3 初德和;;善待幼儿的“倦怠期”[J];家教指南;2007年12期

4 王艳;;经营自己 经营课堂——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研究及建议[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3年23期

5 白颖;;工作的倦怠感让人“窝火”[J];健康管理;2014年03期

6 周小惠;;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9期

7 庄颖;;五月病再见:给心灵一剂良药[J];东方电影;2014年05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淑慧;;眼科医院护士倦怠感的调查和干预[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巢颖怡;胡平;;学习倦怠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如何走出职场倦怠期?[N];东方烟草报;2013年

2 缪传真 《中国国门时报》特约评论员;倦怠感[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秀琴;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祝婧媛;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郝春勉;石家庄市重点高中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柴江;西北农村地区中学生学习倦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李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李建良;苏州市中职生学习倦怠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肖潇;研究生学习倦怠的结构特征及心理干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

8 马军;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格言警句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尹延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何艳;初中生学习倦怠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1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c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