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颜色明暗度—性别隐喻机制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05 19:05

  本文关键词:颜色明暗度—性别隐喻机制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隐喻是存在于多元文化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比如情感的空间隐喻“低”落、“高”兴等,这种以具体的身体感知表达抽象概念的隐喻方式使得语言以一种更加灵动的姿态存在。而就隐喻现象的解释方面,传统语义学观点认为隐喻现象只是单纯的反映语义问题,强调词义之间的替换或者变更;此后的发展语用学则提出了对隐喻现象的解释应该注重词语的逻辑与其所处语境,但这种观点还是将隐喻现象的解释局限在语言运用层面。随着现代认知理论的出现,研究者们在隐喻现象解释方面也寻找到了新的途径,即从认知机制的角度分析隐喻现象。因此,Lakoff和Johnson(1999)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MT)。依据CMT的理论观点,隐喻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修辞手段,它更强调感知觉-运动经验和具体概念在抽象概念系统形成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主体对抽象概念的表征和加工可以通过体验的方式得以实现。从认知机制的角度对概念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已经成为了当前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具身认知的观点对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当前心理学界关于概念隐喻理论相关的具体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的隐喻现象及现有的概念隐喻研究结果,尤其是对明暗隐喻方面的内容做了全面性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性别相关的具身隐喻,拟证明颜色明暗范畴与性别认知范畴的隐喻联结存在一定的心理现实性。综合国内外有关性别隐喻研究,发现已有的研究集中于性别的空间隐喻和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颜色隐喻,如“男左女右”的性别-空间隐喻和“男蓝女粉”的性别-颜色隐喻。由此,本研究从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作为研究出发点,通过3个实验详细探讨了颜色明暗度-性别隐喻表征相关的隐喻一致性效应以及其在消费行为中的应用。本研究共分为三个实验:实验一采用简单分类实验范式,以字体呈现颜色(黑-白)和姓名(男性-女性)为实验刺激,探讨被试性别认知过程中“黑”男-“白”女的隐喻加工机制;实验二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采用同样的简单分类范式,在控制颜色明暗度的条件下进一步验证明暗度范畴与性别认知范畴的隐喻一致性,以字体呈现颜色(lime-light green-green-dark green)和姓名(男性-女性)为实验刺激,探讨被试性别认知过程中存在“暗”男-“亮”女的隐喻加工机制;实验三以一个情境故事为背景,以同一物品的不同颜色样图和情境故事中主角性别为实验刺激,探讨颜色明暗度-性别这一特殊隐喻的加工机制在基于性别判断的消费行为中的偏好。通过具体的实验、分析和进一步讨论,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黑、白颜色与社会性别之间的隐喻关联具有心理现实性,即对于黑白颜色的无意识知觉会影响被试对性别的判断:(2)颜色明暗度与性别概念具有一致的心理表征,具体表现为亮度与女性概念具有一致的心理表征,暗度与男性概念具有一致的心理表征。(3)消费商品的明亮度能够有效驱动被试的特定性别偏好,即颜色明暗度-性别这一隐喻加工模式对主体的消费行为有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女性消费者偏好亮色的消费品,男性消费者则偏好暗色的消费品。
【关键词】:隐喻现象 概念隐喻理论 性别认知 明暗度 消费偏好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引言10-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24
  • 2.1 性别认知及相关概念12-14
  • 2.1.1 性别认知的重要线索--性别刻板印象12-13
  • 2.1.2 性别认知的符号表征--姓名13-14
  • 2.2 颜色域的心理认知14-15
  • 2.3 具身认知及其应用15-16
  • 2.4 具身视角下的概念隐喻及其研究现状16-24
  • 2.4.1 概念隐喻理论16-17
  • 2.4.2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概念表征理论17-18
  • 2.4.3 概念隐喻的国内外实证研究现状18-22
  • 2.4.6 概念隐喻映射建立的进化观22-24
  • 第三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24-28
  • 3.1 问题提出24-25
  • 3.2 研究假设25-26
  • 3.2.1 个体性别认知过程中存在黑白-性别隐喻加工模式25-26
  • 3.2.2 个体性别认知过程中存在颜色明暗度-性别隐喻加工模式26
  • 3.2.3 性别-颜色明暗度隐喻会影响基于性别的消费行为26
  • 3.3 研究意义26-28
  • 3.3.1 理论意义26
  • 3.3.2 实践意义26-28
  • 第四章 性别认知过程中的“黑”男-“白”女隐喻研究28-36
  • 4.1 实验概述28
  • 4.2 实验假设28
  • 4.3 方法28-31
  • 4.3.1 被试和实验设计28-29
  • 4.3.2 实验材料准备29-30
  • 4.3.3 实验环境和仪器30
  • 4.3.4 实验程序30-31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31-33
  • 4.5 讨论33-36
  • 第五章 性别认知过程中的“暗”男-“亮”女隐喻研究36-44
  • 5.1 实验概述36
  • 5.2 实验假设36
  • 5.3 方法36-38
  • 5.3.1 被试和实验设计36-37
  • 5.3.2 实验材料37
  • 5.3.3 实验环境和仪器37
  • 5.3.4 实验程序37-38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38-41
  • 5.5 讨论41-44
  • 第六章 颜色明暗度-性别隐喻对消费偏好的影响44-50
  • 6.1 实验概述44
  • 6.2 研究假设44
  • 6.3 方法44-47
  • 6.3.1 被试和实验设计44-45
  • 6.3.2 实验材料45
  • 6.3.3 实验程序45-46
  • 6.3.4 实验结果与分析46-47
  • 6.4 讨论47-50
  • 第七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50-56
  • 7.1 综合讨论50-53
  • 7.1.1 生活中的颜色属性-性别隐喻现象50-52
  • 7.1.2 基于性别隐喻加工模式的颜色消费偏好52-53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53-54
  • 7.3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62
  • 附录62-72
  • 附录一:姓名材料评定问卷62-65
  • 附录二:实验指导语65-66
  • 附录三:色觉检查图66-67
  • 附录四:简单分类实验使用的图片材料(部分)67-68
  • 附录五:实验三商品目录68-72
  • 致谢72-7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柳维和;;图案的色彩[J];装饰;1961年03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寒洋;办个自拍成像店[N];市场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柳燕妮;颜色明暗度—性别隐喻机制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颜色明暗度—性别隐喻机制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6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6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