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慢性抽动障碍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6-06-16 20:01

  本文关键词:慢性抽动障碍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目的: 了解慢性抽动障碍( CTD)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方法: 采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 IVA - CPT) 和Conners 量表对168 例CTD 儿童和161 例正常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 CTD 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 CTD 组的综合控制力商数、听觉控制力商数、综合注意力商数、听觉谨慎商数、听觉一致性商数、听觉和视觉注意集中商数、听觉速度商数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结论: CTD 儿童存在反应控制力和持续性注意力的损害,CTD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

 

【关键词】慢性抽动障碍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心理行为抽动障碍( tic disorders,TD) 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运动性障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的行为症状。按临床特征和病程特征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 transient tic disorder,TIC) 、慢性抽动障碍( chronic tic disorders,CTD) 、多发性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 Tourette syndrome,TS) 。研究表明CTD 病程持续1 年以上,发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将损害患儿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1,2〕。

 

目前TD 的病因尚未明确,有部分学者认为TD 的发病和症状是由于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的靶细胞受体超敏所致〔3〕,也有观点提及大脑基底神经核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是TD 的病理基础〔4〕。为了解CTD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该研究对其进行了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将2011 年10 月~ 2012 年10 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保健心理门诊以抽动为主诉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168 例纳入研究组,年龄7 ~ 15 岁,其中男126 例,女42 例。选择同期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进行定点体检的正常儿童161 例为对照组,排除CTD 病史,年龄7 ~ 15 岁,其中男121 例,女40 例。两组儿童年龄及男、女性别比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1. 2 诊断标准其诊断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 第4 版) 》(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Ⅳ,DSM -Ⅳ) 的CTD 诊断标准。

 

1. 3 入选标准符合CTD 诊断标准,来就诊时2 周内未服用任何西药和中药。排除有习惯性抽搐、肌阵挛性癫痫、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脑外伤、脑炎后遗症和其他锥体外系疾病者及合并心血管、肝、肾、血液等严重疾病与伴有其他精神行为疾病者。

 

1. 4 评定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初次发病时的年龄、治疗、用药情况。应用美国Barniartni 公司生产的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 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Test,IVA - CPT) 测试软件进行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CPT 由Rosvold 等1956 年首次报道,是一系列刺激或成对刺激随机快速呈现,是专门用来反映受检者持续性注意功能的检查方法; IVA - CPT 属·1912· 中国妇幼保健2013 年第28 卷于CPT 的一种,将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量化,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标准化〔5〕。由父母根据儿童情况如实填写Conners 儿童行为量表( 父母问卷) ,,该问卷共有48 个条目,归纳为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 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6个因子; 采用四级评分法: 无( 0 分) 、稍有( 1分) 、相当多( 2 分) 、很多( 3 分) ,得分越高表明父母认为子女存在的问题越严重。

 

1.       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 0 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1 CTD 组和对照组IVA - CTP 结果的比较见表1。

2.        

3.       表1 两组儿童持续操作测验结果( x ± s)组别n综合控制商数反应控制商数视觉反应控制商数综合注意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听觉谨慎商数听觉一致性商数听觉毅力商数CTD 组168 99. 46 ± 11. 247 98. 76 ± 12. 461 105. 47 ± 15. 472 93. 91 ± 12. 352 99. 12 ± 11. 569 101. 43 ± 15. 693 97. 34 ± 12. 919 91. 89 ± 11. 393 102. 68 ± 14. 904对照组161 108. 48 ± 7. 148 114. 59 ± 8. 901 108. 65 ± 12. 361 101. 65 ± 12. 672 104. 21 ± 10. 782 107. 87 ± 14. 247 112. 01 ± 9. 909 111. 02 ± 12. 812 105. 62 ± 15. 721t - 3. 856 - 5. 079 - 0. 891 - 2. 374 - 2. 013 - 1. 723 - 3. 216 - 4. 062 - 0. 689P 值0. 002 0. 001 0. 415 0. 039 0. 058 0. 082 0. 001 0. 000 0. 712

4.        

5.       组别n视觉谨慎商数视觉一致性商数视觉毅力商数听觉警醒商数听觉注意集中商数听觉速度商数视觉警醒商数视觉注意集中商数视觉速度商数CTD 组168 99. 79 ± 13. 607 100. 84 ± 16. 879 100. 45 ± 12. 893 96. 56 ± 18. 112 97. 70 ± 15. 870 95. 00 ± 13. 319 95. 00 ± 18. 666 97. 03 ± 17. 499 96. 75 ± 18. 903对照组161 101. 47 ± 12. 791 108. 89 ± 13. 775 103. 74 ± 13. 728 98. 67 ± 15. 901 114. 47 ± 15. 278 103. 93 ± 11. 787 97. 78 ± 15. 407 111. 37 ± 14. 722 99. 89 ± 13. 455t - 1. 457 - 2. 035 - 2. 164 - 1. 182 - 3. 991 - 2. 799 - 0. 897 - 3. 102 - 0. 613P 值0. 176 0. 060 0. 077 0. 262 0. 000 0. 035 0. 247 0. 002 0. 4812. 2 CTD 组和对照组Conners 行为问题检出率的比较CTD 组和对照组男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别66. 67% ( 84 /126) 和21. 49% ( 26 /12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6.        

7.       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45. 23% ( 19 /42) 和17. 50% ( 7 /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2. 3 CTD 组和对照组Conners 各因子分和行为问题总分的比较见表2。表2 CTD 组和对照组Conners 各因子评分组别n 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 多动焦虑多动指数总分CTD 组168 0. 47 ± 0. 27 0. 57 ± 0. 36 0. 81 ± 0. 33 0. 78 ± 0. 29 0. 83 ± 0. 35 1. 85 ± 0. 74 36. 75 ± 18. 93对照组161 0. 45 ± 0. 22 0. 52 ± 0. 31 0. 44 ± 0. 19 0. 49 ± 0. 21 0. 39 ± 0. 18 0. 69 ± 0. 39 19. 89 ± 13. 45t 1. 168 2 1. 579 4 13. 763 6 9. 851 8 14. 013 4 15. 247 3 10. 613 2P 值0. 372 0. 568 0. 002 0. 023 0. 001 0. 000 0. 0173 讨论TD 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一种常见的心理行为疾病,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0% ~ 24%,国内报道为1%~ 7%,并有逐年上升趋势〔6〕。

8.        

9.       CTD 常伴有多种心理行为问题,导致自身及家庭的心理困扰,对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7〕。该组患儿多起病于学龄期,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原因不清,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早期发育过程中受性激素影响有关。行为问题的发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受生物、心理、疾病、社会、家庭、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该研究采用Conners 行为量表评估CTD 儿童的行为问题,评估结果显示CTD 男女童异常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66. 67% 和45. 23%,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种药物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分析

10.    

11.   CTD 组儿童心身障碍、冲动- 多动、焦虑、多动指数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似〔2,8〕,提示CTD 组儿童可能由于病程长,易伴有更多的心理行为问题。CTD 患儿常伴注意力不集中,或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因此很多学者应用IVA - CPT对CTD 进行研究。

12.    

13.   马学梅等〔9〕对伴与不伴ADHD 的CTD 患儿和正常对照儿童采用IVA - CPT 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伴ADHD 的CTD 也存在反应控制力和持续性注意力损害,ADHD 加重了这种损害。该研究显示CTD 组儿童的多项测试结果均较对照组差,其中综合控制力商数、听觉控制力商数、综合注意力商数、听觉谨慎商数、听觉一致性商数、听觉和视觉注意集中商数、听觉速度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15.   提示CTD 本身即有反应控制力和持续性注意力的损害,段桂琴等 慢性抽动障碍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第12 期 ·1913·患儿的视觉感知和精细运动调节能力差,存在视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整合功能缺陷〔10〕, 国外shucdar等〔11〕认为CTD 有明显的注意缺陷,与该研究结果相符。该次研究中CTD 儿童的视觉和听觉持续性注意力和反应控制力均受损,提示CTD 儿童存在广泛的脑功能损伤。CTD 儿童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可能与复杂的社会、家庭、生物等因素有关,影响儿童心理行为的发育。

16.    

17.   对于CTD 儿童不仅要用药物改善多动、注意力缺陷以及抽动症状,还应考虑到行为问题的存在,采用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纠正其行为问题,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本文关键词:慢性抽动障碍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8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58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1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