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29 05:11

  本文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师范大学》 2014年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

常红  

【摘要】: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不仅具有人口学变量差异的特点,且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功能的现状与关系。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结果,为提高家庭功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和策略。研究的意义在于丰富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相关理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本研究采用《幼儿心理健康问卷》和《家庭功能测评量表》两个量表,随机选取安徽省某市4所幼儿园1200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04份,其中400份数据用作预测分析,,其余504份用作正式问卷分析所使用的数据。结论如下: (1)幼儿各类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是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而且男童的行为障碍大于女童。低年龄阶段(3-4岁)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龄(5-7岁)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低龄幼儿的家庭功能显著高于高龄幼儿。父母不在外务工的家庭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功能显著高于父母在外务工的家庭。 (2)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幼儿的情绪障碍高于收入水平低的家庭,行为障碍和其他障碍低于中收入家庭,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中收入家庭;低、中收入家庭角色功能显著低于高收入家庭;中收入家庭的情感反应功能、家庭功能显著低于高收入家庭。父母亲文化水平大学及以上的家庭功能大于初、高中文化水平的家庭;母亲文化高中水平的幼儿情绪障碍和不良习惯显著高于母亲文化水平在大学及以上的幼儿;父亲文化高中的幼儿的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和交往缺陷小于父亲文化大学的幼儿。 (3)父亲是干部身份的幼儿行为障碍显著低于父亲是工人身份的幼儿;父亲是干部身份的家庭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功能要显著高于父亲职业是工人和个体的家庭。母亲是干部家庭的问题解决功能、沟通功能、角色功能显著高于母亲是工人、个体和无业的家庭。 (4)幼儿心理健康及其内部各维度分别与家庭功能及内部各维度是正相关的关系。幼儿性格缺陷与家庭功能除去问题解决以外的其他七个维度都达到显著性正相关。幼儿不良习惯与家庭功能总评、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体功能呈现不同水平的显著性正相关,与问题解决、沟通功能没有显著相关。幼儿语言、睡眠等其他障碍与家庭功能总分、沟通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反应功能、情感介入功能、行为控制功能、家庭总体功能呈现显著性正相关。 (5)家庭功能对心理健康及内部各维度,即情绪障碍、性格缺陷、行为障碍、社会适应不良、交往缺陷、不良习惯、其他障碍,具有显著性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情感反应”、“角色”、“沟通”、“情感介入”对幼儿心理健康总评的预测力较大,且对幼儿心理健康总评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对幼儿情绪障碍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对性格缺陷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对社会适应不良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角色”对行为障碍具有显著性正向预测作用。“情感反应”变量对交往缺陷具有显著性正向预测作用。情感反应对幼儿的其他障碍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双虎;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影响[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李敏;;关于学前儿童习惯的国内研究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3期

3 荆在京;论幼儿情感的发展特点与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严燕华;;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研究综述——基于近十五年我国期刊论文的分析[J];当代学前教育;2009年05期

5 姚本先;张灵;;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当代学前教育;2010年02期

6 卢莉颖,闫承生,蒋燕清,李进华;不良教育方式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年04期

7 黄小娜;蒋竞雄;马渝燕;安琳;刘玺诚;王惠珊;;0~5岁儿童睡眠习惯及睡眠障碍的现状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6期

8 万国斌;;幼儿情绪障碍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12期

9 林菁;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卢曾娟;新世纪幼儿家庭教育新观念浅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林;从自我意识中剖析元认知的实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长建;;差别强化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08年02期

3 章敏;;大学生高学习焦虑的成因分析及调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任向东;;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刘海英;王海俊;;影响女性性别角色心理的社会因素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魏云贵;;冬泳的锻炼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童成寿;;国内外关于自我控制理论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张敏桦;;高师声乐教学中儿童声乐教学的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张长辉;;体验快乐:基于英文原版动画片的小学英语教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许永勤;;对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军事化管理的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徐军;;多彩的旋律——论音乐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4 李慧;;运用感官激发2—4岁婴幼儿科学兴趣的实践研究[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慧;;科学区域中对托班幼儿“以境激趣”的案例实践与探索[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6 谢红光;路风萍;戴霞;;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及健康行为管理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安民;章建成;;上海市市民心理健康测量评价方法的探索[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8 谢红光;路凤萍;戴霞;;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及健康行为管理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9 刘德全;李洋;;大学生心理干预方法探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祥荣;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林慧;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申慧淑;城市朝鲜族语言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杨柳;沙岗村儿童抚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珊;父母共同养育、幼儿气质与幼儿人格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学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吴荻;儿童与居住区环境安全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夏国华;母语习得角度的语文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小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之一[D];苏州大学;2010年

8 唐爱娟;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及学校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龚程玉;小学生命教育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莉娟;石家庄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琳娜;;社会文化理论视野下儿童发展评价的重要特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申继亮,辛自强;迈进中的发展心理学事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苏玲;;幼儿社会技能评定表编制与技能表现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徐凝;郭艳芬;路丽娜;钱晓燕;;儿童不良习惯养成家庭因素研究[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6 曾天德;潘小焮;周艳希;;学优儿童学习适应性、学习习惯和应试技能及其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4期

7 康静梅;于冬;暴占光;;心理问题的形成机理及社会文化在其中的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1期

8 王小英;王永杰;孙贺群;;幼儿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指导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管冰清;罗学荣;邓云龙;韦臻;叶海森;袁秀洪;宁志军;杨伟;丁军;;湖南省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2期

10 徐秀玲;;浅议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申燕;;家庭功能对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周利娜;张文新;纪林芹;;儿童攻击与母亲教养及家庭功能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金芳;4-5岁幼儿美工区小组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莉;青少年道德自我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克芹;中职生危险行为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期

2 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刘继强;杜学元;;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张红静;;大学生的家庭功能与其情绪及人格的相关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屈燕;;拉祜族家庭亲属和系亲规矩文化初探[J];昆明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李菁;;现代家庭功能弱化的道德后果及学校教育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2期

7 尚秀华;;家庭功能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8 胡芳;马迎华;程爱李;何雪平;罗晓东;;高安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9 陈攀;汤永隆;王大治;;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年03期

10 赵科;杨丽宏;胡发稳;;大理地区白族青少年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燕;;老年COPD患者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调查[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六)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柯锐;邹泓;;青少年家庭功能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周利娜;张文新;纪林芹;;儿童攻击与母亲教养及家庭功能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娟;张大均;;家庭功能对高中生孤独感影响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文霞;李彩娜;;青少年学业行为与家庭功能--自尊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世军;;怎样认识家庭功能的变化[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8 叶苑;邹泓;蒋索;向小平;;青少年家庭功能、自尊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淑娟;张建新;;母亲的工作经历、福利状况与家庭功能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申燕;;家庭功能对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校 林延琼;[N];山西青年报;2014年

2 凌飞;[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黎城县城关中心校 王黎红 赵静;[N];山西日报;2011年

4 ;[N];中国妇女报;2006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 王鉴;[N];中国老年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陆一波;[N];解放日报;2006年

7 李勇 范红萍;[N];检察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陈祥蕉 实习生 黄建凯;[N];南方日报;2007年

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 李玫瑾;[N];北京日报;2004年

10 集美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巨东红;[N];厦门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宏伟;大学生孤独感与其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2 李新建;农村自杀遗族的家庭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3 周津;高中生自我分化与家庭功能、自尊的关系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4 顾海艳;青少年家庭功能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费涛;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家庭功能、自我分化水平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樊励方;中学生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张馨;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其家庭功能、道德推脱水平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好;学业不良小学生家庭功能状况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月;肺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抑郁状态的调查与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丁吉卓玛;家庭功能与3-6岁儿童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7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7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f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