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火灾时人的避难心理行为及建筑疏散设计

发布时间:2016-07-29 15:08

  本文关键词:火灾时人的避难心理行为及建筑疏散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性能化设计与实践 

火灾时人的避难心理行为及建筑疏散设计

李嘉华,王月明,雷劲松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02)

  摘 要:就建筑火灾时人的避难心理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人在疏散过程中可能的行为方式;比较分析了常见的水平通道组织形式;提出了标准通道宽度、首层出入口总宽度和楼梯总宽度的新的参考计算方法及疏散楼梯不便靠外墙布置时自然排烟的方式。

关键词:建筑防火;疏散;防烟楼梯

中图分类号:TU972,X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029(2004)01-0039-03

1.3 行为的盲目性

火灾时人们都随其他奔跑人流或无烟火的地方撤

离或按照自己最熟悉的出口奔跑,一旦出口受阻就只能原路返回,在返回途中有可能因被烟火封堵而遇难。1.4 行为的排他性

人们在逃生时,往往不顾他人,全部精力都致力于尽早地逃离火灾现场,导致混乱和拥挤,即使在撤离人员不多的情况也会如此,从而延误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1.5 行为的无序性和多向性

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差异,所选择的逃生方式呈现出无秩序性和多种可能性(如图2所示)。

疏散是指当火灾发生时,在某一楼层活动的人从自身不同的位置作出迅速反应,选择逃生方向,经过疏散通道,迅速抵达地面离开火灾现场的过程。显然,人要在最短时间内离开火灾现场,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人对火灾所作出的心理—行为反应,这将决定他能否在安全时间内到达疏散通道;二就是疏散设计是否合理。前者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对火灾情况人们的心理—行为反应进行研究,并利用它来指导疏散设计。1 火灾发生时避难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人的行为是动机的结果,是目的的手段。一般情况下,动机、行为、目的三者的指向是一致的,即使在过程中出现三者指向的偏移,系统会通过反馈自动调整修正心理与行为系统(如图1)。

但在火灾情况下,由于远离室外安全地带的焦虑与对烟火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心理-行为”系统将会发生异常。1.1 “动机-行为”历程缩短从感知火灾信号到做出行为反应,一般在5s~10s,在这个过程中避难者缺乏理智的分析判断过程,行为具有紊乱性。

图2 火灾发生时的行为模式

火灾时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上述心理、行为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基本认识。首先,通过精心的疏散设计是可以引导人的疏散行为的。其次,从人的行为的方向上来看,关键在于建筑内的两大运动体系——水平与垂直方向运动体系。因此,水平疏散的组织、各个出入口的位置、宽度和数量、作为水平与垂直运动交点的电梯、楼梯的平面位置、布局方式和数量成为高层建筑疏散设计的核心问题。

2 标准层水平疏散的组织

在方案设计时就要将合理疏散线路组织、消防方案、楼梯的位置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考虑。保证水平通道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的“双向疏散原则”。疏散楼梯

火灾时人的避难心理行为及建筑疏散设计

图1 正常情况下的“心理——行为”模式

1.2 “动机-行为-结果”的不一致性

火灾发生时,常会出现与结果不一至甚至相反的行为,如习惯往狭窄角落或有光亮的地方奔跑,甚至从高处往下跳等反常行为。


  本文关键词:火灾时人的避难心理行为及建筑疏散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8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8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f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