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1895~1929)知识分子“甜菜”观念流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4 01:53
  甜菜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传统作物,在古代农书、医书、方志的记载中很常见,多凸显其作为直接食用与药用两类价值,明清时由于口感不佳而多被当作家畜饲料,逐渐退出国人餐桌。随着甲午战后世界糖业大势的改变,西方利用甜菜,采用机器化制糖的先进技术,引发国内农学家的关注,农学家们在政府支持下展开了对甜菜制糖法的介绍。甜菜在知识分子笔下首次脱离"少受欢迎食材"或"非常见作物"的边缘位置,在思想观念上承担了"争利"甚至"救国"的时代重任,基本消解了甜菜作为"养生"农作物在人们生活中的实践与认知。或可称之为"去身体化"的观念流变,是我国社会早期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工业文明迅速冲击农业文明的一种表征。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明代《三才图会》[1](卷十《草木》,P6723)中的甜菜插图

图1明代《三才图会》[1](卷十《草木》,P6723)中的甜菜插图

甜菜,植物学上属藜科,宜种于寒、温两带之交,在我国古代多被农人作为食用蔬菜和少量药引,还被当作家畜饲料使用,具备食物初级加工后的基本功效。晚清以降,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国人开始得知,甜菜若得西洋新法栽培,便可同甘蔗一样被当作优良制糖原料使用。糖用甜菜与普通即食甜菜的最大区别,....


图21928年《科学》杂志中的糖用甜菜图片[2](P541)

图21928年《科学》杂志中的糖用甜菜图片[2](P541)

图1明代《三才图会》[1](卷十《草木》,P6723)中的甜菜插图伴随晚清甜菜制糖功能的发掘并在地方社会逐渐实现本土化的实践,甜菜在当代中国成为仅次于甘蔗的第二大糖料作物。因受自然条件和一些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北方多种甜菜,南方多种甘蔗。“甜菜者,西洋制上等砂糖之原料也,其生长之....



本文编号:3927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927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4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