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普通人最好移民的国家_项飚:普通人的“国家”理论

发布时间:2016-10-31 08:47

  本文关键词:普通人的“国家”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项飚:普通人的“国家”理论的相关文章

项飚:普通人的“国家”理论

中国的“国家”概念是高度总体性的,它不区分地域意义上的国度(country)、民族共同体(nation)、暴力统治机器(state)以及行政执行机构(government)。但是这些区分正是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前提之一,也是中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所沿用的重要理论预设。我们可以称前者为总体性国家概念,后者为有限国家概念。在   更多...

郭于华:普通人的权利与历史述说

导语:我们说中华民族真的是文明如何灿烂,如何悠久,但是我们又真的不拿历史当回事,有很多历史就那末烟消云散,就那么过去了。再加上有时并不是真的健忘,而是总有一些人一些势力不想让你记住这些该记住的东西,不让你知道该知道的东西。所以,一件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家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发掘和记录普通人所见所知的历史,这对历史、   更多...

傅国涌:公民练习:寻求普通人的意义

从才子文章到公民写作朝阳是绍兴一个中学的语文老师,我与他认识已经快八年了,他们第一次结伴来我在杭州耶稣堂弄的家,找不到,我从六楼下去到大街上接他们的情形,还依稀记得。他那个时候的文字,我也很喜欢,比如写于2001年的那篇《宋六陵记》:……六陵仍旧掩埋在茂密的茶树林下。唯一可以看出这里有奥妙的,是一丛丛突兀、奇高的古松。   更多...

笑蜀:公民围观,来自普通人的渐进革命

通常而论,普通人大规模卷入的革命,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或者说民粹革命;渐进革命即所谓改良则往往是政治精英自上而下,一力支撑,普通人完全置身事外。普通人,革命,渐进,三组元素居然可以水乳交融,这在中国如果说不是空前绝后,起码也是罕见的。这就是说,以围脖为起点和示范的微革命,其为社会变革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正越来越清晰   更多...

环球时报:任何人走上刑事被告席都是普通人

薄谷开来、张晓军涉嫌故意杀人一案近日已被提起公诉。由于薄谷开来是薄熙来的妻子,此案备受关注。这一案件的依法审理,将会加强中国人对法治的信心。薄谷开来的特殊身份,以及此案同薄熙来问题的关系,在中国现有国情下很容易引来漫无边际的猜想。此案的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潜在舆论环境会较复杂,而且会在审理案件的全过程中挥之不去。依法审理、   更多...

李炜光:普通法西斯

那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啊?600万鲜活的生命,被“按计划、有秩序”地屠杀了,这滔天的罪行就发生在60年以前,发生在歌德、席勒、贝多芬和黑格的国度里,这怎么可能?怎么让人相信?但这一切实实在在地发生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文献资料,那些残酷得无以复加的图片,我都很熟悉了,但仍忍不住经常翻阅,今天再看,突然有个发现:那呼啦啦举起的手   更多...

孙惠柱:普通人的审美与经典标准——杭州越剧院几部作品的启示

五六年前在上海大剧院第一次看到杭州越剧院的《梨花情》,很是吃了一惊:这样的好戏,已经热演了十来年,而我这个也算是戏剧圈的人竟从来没有听到过。我还当着一个戏剧刊物的总编,经常看到评论、分析各种当代戏剧现象和作品的论文,一直到现在似乎还没有看到学者们认真注意过这样一种我们期待了多少年的戏剧——几乎是百分之百地贴近现实,但又   更多...

张鸣:当国家领导人成为普通观众

我们在电视里看到,至少有两场赛事,中国国家主席和夫人到现场观赛。一场是女排的中美之战,一场是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从电视转播中可以看到,场上的观众,似乎并没有把目光转向观赛的大人物,而比赛的女排和女乒姑娘,也没有因主席的到来而特别兴奋。一切如常,如果不是电视转播多给了主席两个镜头,几乎看不出他 来观赛。 这似乎有点不合   更多...

邓正来:普通法法治国的建构——哈耶克法律理论的再研究

一、引论: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路径的确立 (一)前文的讨论与未竞的问题 在2000年出版的《法律与立法的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1]小册子中,我主要立基于“哈耶克法律研究所经历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其间所思考的问题的繁复性及其理论建构的转换过程”而主张一种时间性的研究进路[2],并且经由下述四个论述阶段而对哈耶   更多...

项飚:世界、学理与自我: 一个中国人类学者的海外探险

学术理论、地域政治经济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错综复杂。对这些复杂关系的把握,乃是学术发展和突破的前提之一。王铭铭教授(2000)认为中国人类学对海外世界失去兴趣,,而越来越注意农村社区,是因为人类学被“国家化” 了。因为人类学家希望为自己的独立民族国家建设服务,从而研究的关注点越来越内化。今天我们重新要把自己的思考和视野世   更多...

项飚: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

当今中国农民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所以如此引人注目,其直观的原因大概有两点:一、它已成为现今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项“结构性”事实,即稳定的、涉及社会多方面的重要现象。二、流动态势超出了人们最初的预料,国家的控制措施在现实中难以完全到位[1 ],政府和社会已为此感到焦虑。农民自发流动的开始,固然来自于国家自上而下的对某些个体的   更多...


  本文关键词:普通人的“国家”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9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9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b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