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18:42
  网络技术的真正起点是美国在1986年建成的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自1991年开始,互联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开始进入商业应用,在短短的20多年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目前,互联网不仅成为了“新闻集散地”的媒体,同时还具有巨大的舆论承载功能。作为“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舆论的集散地”,互联网使普通民众第一次拥有了广泛的话语权和平等的参与权,豪不夸张的说,信息网络技术将整个社会的民意表达、舆论监督带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或许某一个论坛上的帖子最终导致发生网络重大事件,从而影响社会热点或焦点事件的发展演变,产生的巨大舆论压力,引起相关政府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广泛的关注,对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环境产生了或是积极或是消极的影响。 本文以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第一部分,网络舆情的涵义、形成与发展、基本特征、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等,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本文对舆论、舆情和网络舆情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网络舆情的涵义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其次,从哲学的角度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做了详尽的分析,探明了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再次,结合互联网的特点从五个方面对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对网络舆情的本质做了进一步的探究。第四,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研究了网络舆情最新的表现形式。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舆情的新趋势,为更好的研判网络舆情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首先,探讨了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提出了从民意的表达上网络舆情为公共决策提供了最真实的民意;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上政府部门通过网络广泛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制定政策具有更强的民主性和针对性;从政策的取向上网络舆情保证了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次,探讨了网络舆情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提出了网络舆情实现了真正的问政于民,实现了公民的便捷的、平等的和群体性的政治参与,为实现政治稳定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最后,探讨了网络舆情对廉政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网络舆情开辟了监督的新渠道,使监督跨越了中间环节,而更加便捷和直接;网络舆情不仅延伸了监督的范围,同时扩展了监督的主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监督,对廉政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部分,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首先,探究了网络舆情的虚假内容和非理性情绪如何妨碍社会管理秩序,引起不必要的秩序失衡。其次,分析了网络技术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民意的非代表性,使得政府决策的代表性不够全面。第三,从网络安全角度分析了网络舆情如何引起文化霸权和文化入侵,进而危及社会文化安全。最后,从互联网的特征入手分析了由于不利信息的传播,网络舆情可能会促成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通过上述分析加深了对网络舆情的辨证认识,为探究更好的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避免其不利影响打下基础。 第四部分,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对策。首先,从社会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立法监督和技术规范,鼓励行业自律等措施,使网络舆情为社会管理更好的服务。其次,从政府决策能力角度,提出了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建立舆情监控体系,使网络舆情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第三,从文化安全角度,提出加强对网络舆情主体的教育,培养意见领袖,实现网民的自我教育和引导,保障社会文化安全,实现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统领地位。最后,从信息发布的角度,提出通过加强权威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避免网络舆情的情绪化和非理性因素,通过积极健康的权威信息的声音,尽量消除网络舆情的错误观点和不良影响,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在结论部分,本文对网络舆情的价值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网络舆情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话语权的重新解构,从而真正实现了话语权的解放,并把它延伸到社会大众,使民众获得了广泛的政治参与机会。所以,在目前构建和谐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的大趋势下,对网络舆情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0;G206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网络舆情概述
    (一) 网络舆情的涵义
    (二) 网络舆情的特点
    (三) 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
    (四) 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展
    (五) 网络舆情的新趋势
二、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一) 网络舆情促进民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二) 网络舆情实现民众平等进行政治参与
    (三) 网络舆情开创廉政建设新局面
三、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
    (一) 网络舆情妨碍社会管理秩序
    (二) 网络舆情造成政府政策偏颇
    (三) 网络舆情危及文化安全
    (四) 网络舆情促成群体事件突发
四、对策研究
    (一)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二)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提高政府决策能力
    (三) 加强舆论主体教育,保障社会文化安全
    (四) 加强权威信息发布,避免突发事件发生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国贺;;舆情分析师:有前途,也挺累[J];世界博览;2011年12期

2 刘涛;;群体性事件中的舆情处置[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穆庆生;;战时舆情信息分析处理实验室建设构想[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年02期

4 赵义;;人民网舆情频道:体制内正本清源[J];南风窗;2009年26期

5 舒泰峰;;将应对舆情纳入官员政绩考核[J];领导文萃;2010年24期

6 梅松;;当前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7期

7 ;为海南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援和舆情导向[J];特区展望;1994年01期

8 刘晓明;新形势下的舆情特点和分析方法[J];党政论坛;2005年07期

9 宿丰林;;从俄罗斯对华舆情的变化看中俄关系发展前景[J];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04期

10 温淑春;;试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舆情特征[J];理论界;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根生;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潘新;基于复杂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玉国;基于内容的互联网舆情信息挖掘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万源;基于语义统计分析的网络舆情挖掘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罗莉;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王战平;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危机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郑路;群体极化中的网络谣言传播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司夏萌;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下的舆论涌现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子玲;网络舆情下的地方政府形象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波;基于网络舆情监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3 明义敬;论高校网络舆情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4 边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金龙;网络舆情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石晋杰;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石卉;基于网络内容分析法的舆情信息研究及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晔;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巨慧慧;针对网络舆情的情感倾向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项斌;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8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18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e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