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31 07:42
【摘要】:中国历史上中央与地方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状况始终令人困惑,甚至痛苦伤神。清朝就是一个缩影,初期的极端专制和末期的分崩离析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它在1912年倒台和西方文明的到来有种种关系,但可以设想,即便没有西方文明的冲撞和影响,它也难以持久了,尽管取代它的可能是另一个封建王朝而非中华民国。 推动中国五千年历史别开生面的孙中山,不仅是一个出类拔萃的鼓动者,而且是一位敏锐深刻的思想家。历史的际遇使他通晓中西两种文化,并很快认识到,恼人的列强恰恰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而中国不顺应潮流则无以自存。他在1905年毫不犹豫地将“民权主义”定为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尽管他对传统文化的感情非比寻常。 武昌起义的成功让革命党人大喜过望,但民国成立之后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孙中山很快发现,他所主持的是一个财政拮据、软弱无力的中央政府。本来袁世凯是很有可能整顿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的,但很不幸,他缺乏现代政治头脑,独裁之后还想称帝,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政治声誉,而且严重地连累了中国。袁世凯既倒,军阀们蜂拥四起,中国历史似乎又在轮回。如果说,袁世凯主政时期,孙中山担忧的主要是民权问题,那么军阀割据时期,他又不得不为国家统一问题操心了。 为了国家统一和人民民主双重目标的实现,孙中山多次在广州树立敌对性政权,但总是时乖运蹇。在进行成效甚微的军事斗争的同时,他也思考着国家长治久安之道。1921年5月5日那一段短小精悍的宣言,不仅有敷衍军阀的用意,而且也蕴含着他构建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设想以及地方自治思想的精华:将政府建立在人民同意的基础上,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法治化分权,以此“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 地方自治是孙中山思想中的长期主题。和许多有识之士一样,他重视地方自治的作用,认为地方自治是将中国建设成为民主共和国家的政治基础。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的特色在于,他坚持将县作为实施地方自治的基本单位,并在自治各县赋予人民四项大权: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之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精心阐述了革命方略:经由军政时期和训政时期而稳当地实现宪政和直接民权;他还精心编写了《民权初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为了将同志们乃至广大群众紧紧地团结到他和他的方针周围,孙中山在《孙文学说》中郑重推出了“知难行易”思想和“人群互助”理论,但这决非权宜之计,强调主观能动性和道德的威力和作用是孙中山的一贯特点。这不仅为他的地方自治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而且有助于解释他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雄心。孙中山的哲学并不完美,但极具启发意义,而且显示了他的品质:对自己事业的正确性深信不疑。 那个时代的中国,并不是那么容易振兴重建的。但孙中山义无反顾地将再造中华的责任置于自己肩上,他为他美丽的中国之梦所牵引,没有谁比他对中国的潜力更加充满自信,也没有谁比他经受过更多的挫折。所有这些,我们都应牢牢记住。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对孙中山的评价感人至深:“那些拙劣的密谋者早已被人遗忘,可是,作为一种信念象征的孙中山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甚至在未来依然可以为中国发挥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93.0;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忍之;;孙中山的政治思想[J];教学与研究;1956年12期

2 邱远应;王笛:论孙中山在1912——1913年间复兴中国的奋斗[J];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06期

3 林家有;胡春惠;陈川;;两岸学者对谈孙中山[J];同舟共进;2006年11期

4 李俊彦;;育人才以培国脉——试谈孙中山关于发展教育的思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5 林爱枝;;孙中山思想哺育八闽海内外同胞携手奋斗——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J];政协天地;2006年11期

6 阮文庆;黄伟生;;孙中山在越南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8年01期

7 朱培民;;孙中山与对外开放[J];实事求是;1987年02期

8 王杰;;孙中山研究的新拓展——“孙中山思想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述要[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高志凌;;兴中会成立前孙中山思想再探[J];甘肃理论学刊;1986年04期

10 李华兴;;论孙中山的时代观[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道缉;;孙中山人口思想刍议[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2 高仁立;;对孙中山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的再认识[A];“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3 林爵士;;孙中山“训政”的理念建构与实践困境[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4 林国章;;孙中山与台湾——文化传译面向的考察[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5 武上真理子;;孙中山的科学哲学——以《孙文学说》中的“生元”说为中心[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6 ;本刊第11—19辑目录[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7 郑乃文;;孙中山民权思想对台湾法治社会建构之影响[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8 ;《珍藏的记忆——宋庆龄故居馆藏孙中山文物展》引发的思考[A];“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9 胡春惠;;孙中山的《民权初步》论立法院质询权之行使[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10 许树俭;雍东格;黄婷婷;;我国中山公园的发展探讨[A];中国公园协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阿果 孙宣 整理;孙中山思想与当代中国[N];中山日报;2008年

2 冷启迪;把孙中山名片发向全世界[N];中山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强 整理;孙中山山西之行[N];山西日报;2011年

4 演讲人 马敏;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启示[N];光明日报;2011年

5 魏宏运;1924年,孙中山莅津[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郭锦润 陈恒才;让伟人故里更好地承载孙中山精神[N];中山日报;2011年

7 民革中央主席 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会长 周铁农;孙中山与辛亥革命[N];团结报;2010年

8 市委办 谢长贵;论孙中山对中山共产党人的影响[N];中山日报;2011年

9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李禹阶 向中银;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国家认同观念[N];光明日报;2011年

10 孙穗芳;孙中山思想与现代中国[N];团结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晔晔;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实践[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李秀原;民国宪政体制的选择与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建雄;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余元启;戴季陶的考铨思想及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力;近现代中国责任内阁体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本成;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倩;系统视域下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的整体性[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雪;孙中山和谐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罗燕;孙中山民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钱志宇;孙中山的土地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张春光;孙中山科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席长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杨园园;孙中山宪政思想述评[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潇;述评孙中山之革命性宪政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10 隋东廷;孙中山民生思想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89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89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b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