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三重批判及其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21-02-12 11:26
  面对实然国家与应然国家的对立,马克思开启了市民社会批判的大门。马克思首先立足于法哲学角度对市民社会进行了批判。随着批判渐入"窘境",其转向了重在揭示市民社会本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与此同时,唯物史观大厦的根基开始建立,由此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进行了历史维度的批判。尽管我国当今社会与马克思所批判的市民社会不是同一个对象,但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思想中蕴含的关于"社会"发展建设的思想精华与价值原则,对于当今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文章来源】: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39(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三重批判
    (一)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法哲学批判
        1. 国家决定市民社会是“逻辑的泛神秘主义”
        2. 政治革命促进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
        3. 无产阶级是克服市民社会矛盾的重要力量
    (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1. 现代市民社会是劳动异化的社会
        2. 现代市民社会是物化的社会
        3. 现代市民社会是被资本奴役的社会
    (三)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历史维度批判
        1. 市民社会是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与生产力紧密相关的交往形式
        2. 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发源地与舞台”
        3. 市民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将被扬弃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推动建立科学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1. 树立科学的社会本位观
        2. 发展社会力量以增强社会对国家的影响力
        3.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新变化
        1. 用辩证的思维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新变化
        2. 用矛盾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新变化
        3.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新变化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推动社会发展
        1.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积极提高劳动者素质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 深化改革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四)推动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治理
        1. 将人民利益的维护贯穿社会治理始终
        2. 维护人民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主体地位
        3. 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绩效评价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时代政府绩效评估的新领域与新方法[J]. 庄国波,时新.  理论探讨. 2019(03)
[2]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三重批判及其社会政治哲学意义[J]. 刘荣军.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03)
[3]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 程晓明.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本文编号:3030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030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7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