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中国近代权利义务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23:24
  西方国家是在民主、平等、自由等启蒙思想的推动下实现近代化的,而中国则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步入近代并走过近代历程的。从1840年到1919年,近代中国思想家探寻国家富强的思想历程大致经历了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时期、戊戌维新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们可以从这五个时期的思想历程中发现一条中心线索,即把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合理配置(包括个体自身的权利义务合理配置及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作为推动民族国家整体强大的重要动力加以阐扬。对应于这五个时期,近代中国思想家对权利和义务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也相应地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开始出现了个性解放的微弱呼声;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维新派思想家试图在君主制的框架内调和“民本”与“民主”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从而希望实现将“民”作为整体赋予一定的意志表达的权利;戊戌维新时期,思想家们开始重视中国人的个体性存在,阐释了个体人格健全即权利义务平衡的价值,但此时期个体权利义务的平衡只是作为实现国家富强的手段而仅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开始将个体人格的完整作为目的加以提倡和论证,同时对个体权利义务的完整与国家...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西方权利义务思想及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第一节 西方权利义务思想
        一、自然权利义务的生成过程
        二、近代权利义务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第二章 戊戌维新之前的理论积淀
    第一节 鸦片战争时期个性解放与平等的微弱呼声
        一、龚自珍的“自我”――个性解放的微弱呼声
        二、魏源的人格平等理念及对西方民主制度的简单介绍
    第二节 民本与议会制的结合――早期维新派的民本思想
        一、郭嵩焘对西方民主制的介绍
        二、王韬对君民共主的赞美与提倡
        三、薛福成――从民本到民权的过渡
        四、郑观应对君民共主的提倡及开民智的呼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权利义务思想的正式提出与阐扬
    第一节 康有为的平等观与社会责任观
        一、以先验平等否定三纲
        二、对女子权利的关注
        三、康有为的社会责任观
    第二节 冲决网罗――谭嗣同理想主义的平等情愫
        一、“仁-通-平等”的伦理观
        二、对“三纲”的批判
        三、民权主张的实质
    第三节 严复的权利和义务思想
        一、对君主专制的矛盾态度――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二、对自由的辩证理解
        三、实现民权的三个要素:民力、民智、民德
    第四节 梁启超的权利义务观
        一、国权成于民权
        二、权利义务意识双重阙失――奴隶性的双重表现
        三、自由之美德――健全的权利义务观念
        四、义务的先验性――“独”与“群”价值的错位
    第五节 麦孟华的民权观
    第六节 何启、胡礼垣的民权观
        一、天赋人权观与主权在民观
        二、民权观与设立议院的构想
        三、对“三纲”的批判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辛亥革命准备时期的民权思想
    第一节 实现民权的道路之争
        一、法国大革命之争
        二、开明专制之争
    第二节 批判奴隶性,提倡国民权利义务以改造国民性
    第三节 对三纲的批判
    第四节 否定神权,伸张人权
    第五节 对女权的提倡
        一、戊戌维新时期对女学与女权的提倡
        二、女权――作为国民之母的天赋人权
        三、女权――作为独立平等权的天赋人权
    第六节 无政府主义思潮中的人权思想
        一、自然的权利义务平等观
        二、“真正的”、“主动的”女性解放
    第七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自由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权利义务思想
    第一节 伦理的觉悟――主体价值的觉醒
    第二节 批判“三纲”与改造国民性
        一、对“三纲”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二、改造国民性的努力
    第三节 科学精神――理性开启民智
    第四节 “惟民主义”――对民主的深刻理解
    第五节 健全的权利义务观――通往民主之路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J]. 张锡勤.  哲学研究. 2007(06)
[2]对戊戌文化现代意识的理性思考[J]. 王韵秋,张建忠.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3]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J]. 张锡勤.  哲学研究. 2005(05)
[4]辛亥革命时期公民权利思想的启蒙[J]. 陈永森.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5]从痴迷到迷惘:梁启超与近代新学的历史命运[J]. 王先明.  南开学报. 2004(05)
[6]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环境与孔教运动[J]. 郭世佑,邱巍.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2)
[7]清末群学辨证——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中心[J]. 姚纯安.  历史研究. 2003(05)
[8]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新道德[J]. 张锡勤.  哲学研究. 2002(08)
[9]近代中国对“权利”概念的接纳[J]. 赵明.  现代法学. 2002(01)
[10]孙中山民主主义的历史特点[J]. 吕明灼.  文史哲. 2001(05)



本文编号:3104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104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