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唯物史观的“精神史”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微观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1-05-31 20:25
  历史唯物主义的激进政治哲学叙事构成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而上学前提。作为黑格尔概念史逻辑的实践性颠倒,它指认了以物质生产范式为座架的阶级斗争学说,之于人类历史发展轨迹和社会权力更迭谱系的宏观解释力,并据此在历时态层面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政治景观的总体性阅读。然而,其中却存在两个亟待澄清的学理性问题:一个是,该如何界定马克思所谓的历史"现实性";另一个是,怎样切入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所标识的社会权力结构重组,及其与历史文明形态转变之间的对应关系。事实上,二者分别指涉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具体检视对象与政治哲学的实际批判标。进而,凸显出能够充分折射历史时代性风貌,且表征人类阶段性实践成就的文化-符号性要素应当被纳入政治学视野的必要性。无独有偶,前者可视为相应时空区间内社会日常交往方式、文化艺术风格、制度组织程序乃至知识传递网格等环节的集合。它们共同决定了特定时段围绕某一生产格局而确立的权力运行机制。因此,有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内涵及其思想始基的传统定位理路必须介入微观领域。这意味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激进革命旨趣既是"政治变迁史"与"文化记忆史"的有机统一,又是在对人类文明结晶之"精神史"... 

【文章来源】:学术交流. 201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微观政治哲学的理论始基:唯物史观的“精神史”批判原象
二、微观政治哲学的理论路径:阶级斗争的“精神史”批判限度
三、微观政治哲学的理论目标:文化反思的“精神史”批判旨趣



本文编号:3208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208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