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公共危机中谣言的生存逻辑——一个关于谣言的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21-10-24 04:05
  公共危机中谣言是以寄生的方式生存的。谣言的寄生性使人们信任谣言:内容寄生性为谣言提供了生存载体;心理寄生性给谣言提供了生长养料;路径寄生性是谣言传递的路径通道。谣言能在公共危机中生存,依赖于联网能力和同化能力。联网能力以"差异逻辑"为基础,以"技术范式"为核心,实现不同信任网络之间的链接,为谣言的传递和扩散打通道路;同化能力依赖内容寄生性和心理寄生性,影响人们的心理或者左右人们的行为。 

【文章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2013,(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谣言的寄生性
    1. 内容寄生性指危机谣言需要寄宿在真实信息中, 也就是说, 谣言需要一定的现实基础, 这给危机谣言提供了生存载体。
    2. 心理寄生性是指危机谣言需要和受众的心理预期一致, 它给危机谣言提供了生长养料。
    3. 路径寄生性是指危机谣言的传递机制是寄生在社会信任结构之上的, 它是危机谣言传递的路径通道。
三、谣言的生存能力
    1. 谣言的联网能力是指谣言借助于路径寄生性, 实现谣言的不断传递和扩散的能力。它以“差异逻辑”为基础, 以“技术范式”为核心, 迅速实现不同信任网络之间的链接, 为谣言的传递和扩散打通道路。
    2. 谣言的同化能力是指谣言依赖内容寄生性和心理寄生性, 进而影响人们的心理或者左右人们行为的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公共冲突过程中谣言的作用、传播与防控[J]. 常健,金瑞.  天津社会科学. 2010(06)
[2]信任方式的起源和中国人信任的特征[J]. 周生春,杨缨.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10(11)
[3]谣言实现的社会机制及对信息的治理[J]. 李国武.  社会. 2005(04)
[4]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J]. 张康之.  社会科学研究. 2005(01)
[5]政治谣言:界定、生存机制及其控制[J]. 沈远新.  探索. 2000(01)
[6]信息特征、交易成本和家族式组织[J]. 陈凌.  经济研究. 1998(07)
[7]中国的村落家族文化:状况与前景[J]. 王沪宁.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1(01)



本文编号:3454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454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1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