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11:18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必然趋势。深化政府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改变政府文化管理方式,只能通过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来实现。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是实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将更有利于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更有利于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文化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更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是指国家管理文化事业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行为,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管理文化事业的职能和组织体系、政府管理文化事业的方式、政府与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合理规范文化事业单位之间及与社会其他经济组织、团体之间关系所确定的制度、准则和机制等。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是政府对文化的管理,在体制上、制度上依照法律、法规办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规范...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概念及必要性
    一、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概念
        (一) 政府文化管理的概念
        (二) 法治的概念
        (三)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的概念
        (四)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概念及内涵
        (五) 实现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基本价值
        (六) 政府文化管理基本职能的转变
        (七) 政府文化管理方式的转变
    二、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必要性
        (一)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二)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是实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
        (三)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第二章 我国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历史进程及现状分析
    一、我国历史上的文化管理
        (一) 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宗族制度对文化管理制度的影响
        (二) 中国古代的官吏、科举制度对文化管理制度的影响
        (三) 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对文化管理制度的影响
        (四) 儒家文化与管理文明对科学主义地吸纳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文化管理法治化的发展历程
        (一)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初创时期(1949-1965)
        (二)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遭受严重破坏时期(1966-1976)
        (三)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恢复和发展时期(1997-今)
    三、我国目前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一)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现状
        (二) 近年来文化发展法律保护的基本实践
        (三) 政府文化管理法治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西方国家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特征及借鉴原则
    一、西方国家政府文化管理法治化的基本理论和模式分析
        (一) 英国自然演进的法治化理论及模式
        (二) 美国多元综合的法治化理论及模式
        (三) 社会革命形成法国法治化的理论及模式
        (四) 引进、消化的日本法治化理论及模式
    二、西方国家政府文化管理的国别特征分析
        (一) 法国政府文化管理特征
        (二) 英国政府文化管理特征
        (三) 加拿大政府文化管理特征
        (四) 美国政府文化管理特征
    三、对西方国家政府文化管理经验和法治理论、模式的借鉴原则
        (一) 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二) 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三) 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第四章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传统观念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一) 法治观念与传统观念的碰撞
        (二) 传统习惯与思维方式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二、利益的价值取向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一) 利益前提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制约和影响
        (二) 利益选择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制约和影响
    三、社会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
        (一) 科技发展水平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二) 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三) 国民文化心理素质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四、国家法治建设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一) 经济体制法治化水平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二) 政治体制法治化水平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三) 文化体制法治化水平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五、WTO国际规则的介入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一) WTO国际文化管理规则对我国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积极作用
        (二) WTO国际文化管理规则对我国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挑战与压力
    六、政府文化管理主体素质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一) 政府文化管理主体的自律意识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二) 政府文化管理主体的法治意识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三) 政府文化管理主体的民主意识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四) 政府文化管理主体的人才意识对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影响
第五章 我国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基本对策
    一、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对策之一——理论前提与原则
        (一) 把握我国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相关理论与政策
        (二)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职权法定和法律优先、法律保留原则
        (三)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行政合法原则和行政合理原则
        (四) 科学把握党的领导与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原则
    二、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对策之二——管理主体建设
        (一) 政府文化管理主体的概念、特征和范围
        (二) 政府文化管理机关的建立、变更与撤销
        (三) 政府文化管理主体法治化的体制建构
        (四) 政府文化管理主体行为法治化的管理机制建设
        (五) 政府文化管理主体管理者素质的法治化要求
    三、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对策之三——行政立法
        (一) 行政立法的概念
        (二) 行政立法的权限与程序
        (三) 行政立法在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对策之四——行政司法
        (一) 行政司法概念
        (二) 行政司法的形式
        (三) 增强行政司法机构的独立性和专门性
        (四) 规范行政司法程序
        (五) 行政司法在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中的统一化趋势
    五、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对策之五——行政执法
        (一) 行政执法的实质
        (二) 行政执法的手段
        (三) 行政执法在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中的对策思考
    六、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对策之六——非强制行政
        (一) 非强制行政的概念和原则
        (二) 非强制行政的形式
        (三) 非强制行政在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七、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对策之七——矫正机制
        (一) 矫正机制的法律形式
        (二) 行政矫正机制在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八、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对策之八——行政监控系统建设
        (一) 行政监督的概念和范围
        (二) 行政监督的反思与变革
        (三) 行政监督在实现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六章 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相关保障环境与前瞻性思考
    一、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相关保障环境
        (一)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基础
        (二) 经济体制改革为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构建良好的物质环境
        (三) 加速文化体制改革构建良好的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文化环境
        (四) 推进科技发展,为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提供现代化环境基础
        (五)进一步对外开放为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提供更多值得借鉴的管理经验
    二、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前瞻性思考
        (一) 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推进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的进程
        (二) 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推进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吉林大学部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治理念的文化基础[J]. 万绍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2]试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动力原则[J]. 张志俊.  党政干部论坛. 2004(02)
[3]论法治的文化基础[J]. 黄东东.  河北学刊. 2004(01)
[4]对人的自我价值观的辨误[J]. 马捷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5]政治责任的逻辑与实现[J]. 张贤明.  政治学研究. 2003(04)
[6]政治社团:生成机理与特征、功能[J]. 王楷模.  政治学研究. 2003(04)
[7]人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虞丽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8]培育弘扬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J]. 邢洪儒,刘洁,高彩云.  领导之友. 2003(06)
[9]文化法制建设浅析[J]. 林爽.  政法论丛. 2003(05)
[10]传统法制文化对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影响——也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J]. 李莹,刘巧玲,张宇.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6)



本文编号:3461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461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4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