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反杜林论》中的自由观理论转向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1-12-17 14:34
  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产生以前,旧自由观的唯心特质使其在实践层面未能解决实现个人自由这一现实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自由观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历史性、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性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完成了自由观的理论转向。《反杜林论》中自由观的理论转向不仅从实践层面解决了个人自由的实现问题,而且对明晰当代中国社会个人自由实现问题的理论来源,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文章来源】:理论建设. 2019,(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旧自由观的发展谱系与理论路向
    (一)古希腊时期的自由观思想
    (二)中世纪时期的自由观思想
    (三)近代以来的自由观思想
二、《反杜林论》中自由观的理论转向
    (一)自由的内涵是对外部世界规律自主能动地运用
    (二)自由的特性是社会历史性
    (三)自由的本质是存在于实践与劳动之中的
    (四)自由观受当下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理论转向的当代价值
    (一)明确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科学性,厘清西方自由主义的实质
    (二)明确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价值优越性,践行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三)明确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先进性,夯实日益发展的物质生产力基础
    (四)明确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实践性,从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社会出发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自由主义自由观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比较研究[J]. 刘皓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2]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J]. 王增杰.  人民论坛. 2016(11)



本文编号:3540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540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9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