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1-07 12:04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要解决资本主义世界的生态危机,必须抛弃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观,取而代之以一套全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生态和谐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的实现,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的生态重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共生,最终达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和谐发展。而当代中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主要领域也恰好是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的建设。因此,作为生态社会主义整个理论体系大厦核心与支点的生态和谐发展观,也就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最为适当的历史契机和最为恰当的理论结合点。本文研究的初衷也正是基于这一历史机遇与理论的巧合,进而全面、系统的论证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以及它对构建中国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的启示。本文共分六章,具体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观与中国和谐社会理论的相关性以及国内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大体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章首先介绍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以及它所经历的三大发展阶段,然后重点介绍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第二章 生态社会主义概述
    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
第三章 生态和谐发展的经济观对构建中国和谐经济的启示
    一、经济的适度增长
    二、经济体制的理性选择
    三、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第四章 生态和谐发展的政治观对构建中国和谐政治的启示
    一、扩大基层民主是前提
    二、公平正义是核心
    三、政府角色和职能定位是关键
第五章 生态和谐发展的文化观对构建中国和谐文化的启示
    一、走出消费主义陷阱,建设和谐型消费文化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强化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
第六章 总结
    一、主要结论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和谐社会的体系架构[J]. 吕宁,田茂守.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2]论生态寄托的社会协调功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构想[J]. 欧阳志远.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06)
[3]和谐政治理论初探[J]. 孙照红.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5(05)
[4]论和谐经济[J]. 姜作培.  南方经济. 2005(09)
[5]和谐经济的价值与发展思路[J]. 和谐社会研究课题组.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05)
[6]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J]. 桑玉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7]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观[J]. 刘梅.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6)
[8]对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经济观的反思[J]. 张术环.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9]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J]. 闫新丽.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3)
[10]生态自治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辩析[J]. 刘艳.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2)



本文编号:3574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574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c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