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蒲州古镇历史文化遗存调研及适应性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01 18:12

  本文关键词:蒲州古镇历史文化遗存调研及适应性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燕山大学》 2014年

蒲州古镇历史文化遗存调研及适应性保护研究

郝斐斐  

【摘要】: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南北东西差异大,占据我国大部分国土面积的村镇构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一些历史遗存丰厚或整体风貌保存完好的历史村镇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镇),这些历史文化村镇承载着中国乡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是重要的民间文化宝库。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村镇居民对生活设施改善的要求也在提高,造成对历史文化村镇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对于其中体现历史文化村镇特色的重要构成要素历史文化遗存的破坏,因此对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措施的建立和落实,尤其是对于其中历史文化遗存相关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更是迫在眉睫。 本文依托2013——2014年参与的《山西省蒲州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实际项目,对分散于蒲州镇多个村落中丰富但又破坏严重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详细调研。根据历史文化名镇评估准则,针对蒲州镇遗存的特殊性,制定出适应蒲州镇历史文化遗存的综合评估标准,划分出相应的遗存等级,进而探索符合蒲州镇当地实际的适应性保护理论和方法,以期对保护实践起到指导意义。 历史文化遗存广义上讲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且遗留下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遗迹和遗物,狭义上仅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有形的遗迹和遗物,,也可以被称为物质文化遗存。本文中的“历史文化遗存”是狭义上的概念。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114;K87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彦;赵万民;;基于“拟合”理念的巴蜀古镇区域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2 单霁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J];城市规划;2007年05期

3 王茂福;聂夷中籍贯考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03期

4 杨宇振;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陶立璠;;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6 王一丁;吴晓红;;试论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历程[J];建筑与文化;2012年12期

7 朱莹;张向宁;;进化的遗产——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群落活化研究[J];城市建筑;2013年05期

8 蒋余静;;层次分析法在公路景观评价中的运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年09期

9 宋万忠;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漫谈鹳雀楼[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白采杰;;涑水河流域防洪体系建设探讨[J];山西水利科技;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戴彦;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达;石云;;历史文化村镇水环境的保护研究——以湖南省靖港古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2 孟超;何跃;;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戴彦;赵万民;;基于“拟合”理念的巴蜀古镇区域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4 黄卓;;挖掘城市历史文脉,重塑名城特色[J];城市观察;2010年03期

5 周晓芳;周永章;黄泰;;人居环境及其生态线索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12期

6 惠英;张玉鑫;杨东援;陈君;;历史街区的交通规划设计编制框架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5期

7 周国华;贺艳华;唐承丽;屈琼英;彭鹏;;论新时期农村聚居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2期

8 魏德君;;堆砌五谷·孤独起舞——对兰溪粮食砌工艺的调查与思考[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1年00期

9 陈珊珊;李文杰;;大遗址保护区内城乡统筹发展方式的探索——以北京明十三陵遗址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01期

10 薛丽娥;;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光平;;浅议城市空间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意义与作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成林萍;;奥运会与北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沈俊超;;浅谈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向岚麟;;国内世界遗产研究概述[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孟莹;邓奕;;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村庄分类与灾后重建[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新文;;留住历史记忆 延续城市文化——济南明府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透视[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晓芳;周永章;;从地理单元角度看待人居环境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8 曹象明;周庆华;;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区域保护与利用策略[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9 梁伟;;杭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刍议[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C];2014年

10 贾雄飞;倪春;;文化表征引导下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探讨——以四川眉山“东坡宋城”历史地段规划设计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 城市文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玉辉;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保护和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张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莫晸;文化线路视域下的清江流域商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戴彦;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潘景璐;基于生境压力的发展对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朱丽娜(Juliana Forero);基于社会文化可持续性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吴卉;城市更新中的广义规划与设计倾向[D];天津大学;2012年

8 王隽;我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鎏;梅山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低影响开发的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黄家平;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建业;山西古城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刘际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恺多;磁器口古镇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静晓;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与人口健康发展的关联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侯晓飞;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邓薇;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袁小棠;青岛历史街区保护实践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陈筱;烟台山近代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吕大伟;城市建筑第五立面规划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冷泠;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保护预警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艳;;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才智;2009年03期

2 宋欢;;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沧桑;2006年04期

3 季富政;三峡场镇向何处去[J];重庆建筑;2005年10期

4 牟延林;;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风貌、精神内涵及城市精神的培育[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5 刘建平;袁志利;;石柱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东潇;;重庆土家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刍议[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周兴茂;张牛;;重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现状与保护[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吴良镛;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结构、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1983年06期

9 王林;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比较[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10 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及方法[J];城市规划;199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沈海虹;“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4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通拉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霞;西兰卡普技艺之启承[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春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莉莉;;长春市历史文化遗存旅游的深度开发[J];中外企业家;2013年32期

2 宣红慧;浅谈南京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J];江苏地方志;2004年S1期

3 朱光文;珠江三角洲乡镇聚落的兴衰与重振——番禺沙湾古镇的历史文化遗存与保护开发刍议[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期

4 李其荣;;历史名城,请珍惜历史文化遗存[J];宁波经济;2000年10期

5 ;专家赴浙江金华考察历史文化遗存[J];城市发展研究;1995年02期

6 胡春贺;现代旅游中历史文化的巨痛和欢笑[J];西部大开发;2004年09期

7 ;山东曲阜 行走在远古吟唱的岁月里[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2年02期

8 杨鸣;;杭州宋代历史文化遗存[J];中国名城;2012年12期

9 文立军;鲜为人知de京城王府[J];城市与减灾;2005年01期

10 罗凯;魏宏坤;谢红妹;;中国会计博物馆[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宣红慧;;浅谈南京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2 施国俊;;浅论地方志与南京古城保护[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艾琳;[N];兰州日报;2006年

2 李会嫔;[N];西部时报;2006年

3 裴平;[N];光华时报;2011年

4 记者 马克;[N];兰州日报;2014年

5 胡京春;[N];人民政协报;2005年

6 傅家昆;[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记者 肖姗;[N];南京日报;2012年

8 记者 黎铁桥;[N];长沙晚报;2011年

9 李洁;[N];中国文物报;2009年

10 记者 肖秋生;[N];天津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斐斐;蒲州古镇历史文化遗存调研及适应性保护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2 李纳;基于隐性历史文化遗存的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燕山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相关作者

>郝斐斐 >李纳

蒲州古镇历史文化遗存调研及适应性保护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蒲州古镇历史文化遗存调研及适应性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8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8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