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2009年

发布时间:2016-10-02 08:31

  本文关键词:近代长沙的城市变迁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青,魏枢,沈黎,董一平;“东外滩实验”——上海市杨浦区滨江地区保护与更新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04期

2 夏青;崔楠;;建立科学的城市历史建筑文化资源保护更新机制——从天津历史风貌街区和建筑的保护性开发谈起[J];城市环境设计;2005年04期

3 伍江;包豪斯及现代建筑思想在上海的影响[J];德国研究;2000年03期

4 李阎魁;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景观形象初探──兼论上海城市高层建筑的布局与控制[J];规划师;2000年03期

5 杨毅;文化认同与生活主体——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集市聚居形态研究综述[J];规划师;2005年11期

6 陈谋德;论建筑文化中民族性地方性与时代性世界性的对立统一──兼评我国建筑创作中的“西而古”歪风[J];华中建筑;1999年01期

7 李海清;哲匠之路──近代中国建筑师的先驱者孙支厦研究[J];华中建筑;1999年02期

8 李阎魁;城市标志性建筑布局探研——以上海为例[J];华中建筑;2002年04期

9 戈蒂娜;新古典主义建筑在中国和西方[J];华中建筑;2005年05期

10 张婧;保护和利用设计实验——常青访谈[J];城市建筑;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靖;徐永利;;上海市杨浦区老工业基地保护与改造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高静;建筑技术文化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万勇;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D];同济大学;2006年

4 钱锋;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1920s-1980s)[D];同济大学;2006年

5 刘芳;市场力和行政力驱动的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D];同济大学;2006年

6 魏枢;《大上海计划》启示录[D];同济大学;2007年

7 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6年

8 李宏利;城市更新中历史环境的管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何益忠;从中心到边缘[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李涛;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1937—1945)[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范型的历史研究(1843~1949)[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黄亚平;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范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曾倩;我国旧城更新中的复合商业空间模式[D];重庆大学;2003年

4 刘谦;基于空间使用方式的建筑类型研究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5 卫莉;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建筑学的体制化[D];山西大学;2004年

6 田君;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王松仪;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龙玲;近代长沙的城市变迁与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毛丽敏;杭州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的意义解析[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李琛;台城镇骑楼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静;闵晨轩;;山外青山滩外楼滩外楼中餐馆中山东一路18号[J];缤纷家居;2004年12期

2 ;外滩会所[J];航空港;2006年04期

3 王莹莹;袁顺华;;点亮外滩的夜空[J];缤纷家居;2007年06期

4 郑健吾;上海市外滩防汛墙外移综合改造工程[J];城市道桥与防洪;1994年03期

5 唐玉恩,盛昭俊;难舍的“外滩”情结——上海现代建筑设计大厦创作笔记[J];建筑学报;2001年02期

6 文勇;昨天与今天的对话——外滩24号建筑保护和利用实践[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年03期

7 ;VOL外滩会所[J];航空港;2006年03期

8 ;辉映甬城锦绣,领舞江景之尊——评点东外滩花园最可期待的五大特质[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8年03期

9 洪崇恩;;名桥百年 名垂千秋——上海外白渡桥世纪纪念[J];上海城市规划;2007年03期

10 吴学华;;城市记忆(一)告别第一弯[J];新安全 东方消防;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永利;李靖;;上海外滩滨水空间形成过程回溯[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2 廖昭华;;城市滨水空间规划与利用方式的探讨——以北京城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晓青;赵智聪;;基于文化类型的扬州滨水空间发展研究——以小秦淮河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曹文博;佘高红;刘艺;;快速城市化地区滨水空间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吴江市北麻漾湖泊保护与利用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于一凡;黄砂;;基于水道治理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以合肥市南淝河水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袁奇峰;徐辰;;广州滨江东滨水空间的城市公共性分析与评价[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聂依依;武凤文;王钰惜;;历史街区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庆熙;;站在没有景光灯光的外滩大楼前[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李潇;黄翊;;永续·活力·传承——滨水城市设计的生态文明观[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鹏;;近代上海外滩空间变迁之动因分析[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陆晓钧;[N];人民代表报;2010年

2 通讯员 刘晓;[N];联合时报;2009年

3 潘清;[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记者 赵维光;[N];文汇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孔晓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早报记者 李继成;[N];东方早报;2008年

7 记者 吴卫群;[N];解放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海春;[N];华夏时报;2010年

9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早报记者 陶宁宁;[N];东方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郎小霞;城市滨水空间特色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2 宋立;基于生态循环理论的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辛颖;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文勤;城市滨水空间及其环境的美学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2 王冀曼;水网城市滨水空间更新设计研究初探[D];重庆大学;2010年

3 褚筠;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音;城市滨水空间特色塑造[D];东北大学;2009年

5 朴佳子;滨水空间土壤侵蚀与沉积物控制规划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6 季岚;旧城滨水空间的景观营造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年

7 孟洋;城市滨水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汤君;城市滨水空间复兴模式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高媛;基于情感体验的欧洲传统城市滨水空间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魏光超;城市滨水空间合理开发的规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近代长沙的城市变迁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8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8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1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