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明末宜兴民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2:12

  本文关键词:明末宜兴民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灾异频发,且赋重徭繁,民众生活较为困顿。不仅如此,士绅滥用优免更加重了农民负担。晚明以来,宜兴科举之风大盛,举人、进士数量急剧增加,远超明初及明中期,也大于江阴、溧阳等县。这些举人、进士不但有一定的优免权,而且利用优免冒领滥替,兼并大量民田,导致庶民承担更多的徭役负担。正德、嘉靖以后,江南奢靡之风蔓延,士绅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为了维持消费,纷纷吸引他人投靠。而民众为了生存或逃避徭役,纷纷投靠士绅,投献之风日滋,致使民众或沦为奴仆,或成为佃农。宜兴多显赫家族,这些家族拥有大量田地,为方便管理,畜养大量奴仆,代为催征。可畜养奴仆中,多有狡猾之奴,借主人之势,狐假虎威,为祸乡里,采用欺诈、勒索、逼迫等手段,攫取他人田产,危及他人生命安全。如毫村陈氏自陈于廷、陈一教始,屡中进士,并利用姻亲、同年等关系,结交权富之人,联姻之人,多有功名,家族势力日益壮大,陈一教豪奴周文r等,借势欺压乡里,为民变爆发埋下重大隐患。崇祯六年(1633)正月,周文r、张瑞等人南刘催征,引起当地佃户不满,导致民变爆发。第一次民变规模较大,陈轼等人烧毁了陈一教大量庄房,掠夺了一些平民的家产,并引起了武进、金坛等县发生罡棍聚抢行为。民变的人员构成较为复杂,前期主要是佃农,后来加入了很多无业游民如罡棍、打行等。民变消息引起朝廷震动,为防止事态蔓延,朝廷迅速派遣祁彪佳、徐世荫等人平息,蒋英、石确等人采取果断措施,将引起民变豪奴与民变人士一一抓获,给予斩、徒、杖等惩罚,并受理当地民众讼状,对受害民民众进行补偿、安抚。第二次民变发生于崇祯七年(1634),规模较小,与第一次民变关系不大。由胡才等发动,盗掘周延儒祖坟未果,被官府迅速抓获,予以及时处置,表明当地政府对这类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能够相对妥善地解决问题。将民变处置与《大明律》有关条文进行对比可知,明律在审判过程中能起到基本的指导作用。崇祯年间,民变造成了一定的物质损失,对当地士绅心理造成了冲击,且祁彪佳、周延儒等官员疑因此次民变,职位发生变动,但经考证,除原知县童兆登因民变撤职,陈于泰、陈于鼎因民变致仕外,其余官员职位变动的原因并不是此次民变,而是另有他因,之所以被误解,有一定巧合。陈一教父子因此次民变,形象受到影响,《宜兴毫里陈氏家乘》所藏三人墓志铭被剔除出其文集,可见三人的资料被有意地过滤,形象被故意地歪曲了。而周延儒因为贪污、纵敌、任亲等,在《明史》中被列入《奸臣传》。这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是清廷引导的结果。宜兴民变与晚明江南民变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宜兴民变属于反抗士绅的民变,不同于发生在苏州、杭州等地的手工业者反抗税使的斗争,但与明季江南民众反抗董其昌、董份等人的斗争大同小异。
【关键词】:宜兴 民变 士绅 恶奴 晚明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8
  • 一、概念界定——“民变”11-12
  • 二、学术史回顾12-16
  • 三、研究思路及相关史料16-18
  • 第一章 明末宜兴的自然与社会环境18-35
  • 第一节 明末宜兴的自然环境18-21
  • 一、宜兴地理区位与地形18-20
  • 二、水旱灾异多发20-21
  • 第二节 赋重役繁21-23
  • 第三节 宜兴社会风气23-35
  • 一、熏染江南奢靡之风23-24
  • 二、科举大盛,优免、投靠日滋24-33
  • 三、民风彪悍33-35
  • 第二章 明末宜兴士绅与豪奴虐民35-46
  • 第一节 明末宜兴士绅简析——以陈一教家族为中心35-38
  • 第二节 明末宜兴豪奴虐民实迹38-46
  • 第三章 宜兴民变的过程46-60
  • 第一节 南刘催征——民变导火索46-47
  • 第二节 崇祯六年(1633)民变过程47-51
  • 第三节 崇祯六年(1633)民变处理51-56
  • 第四节 崇祯七年(1634)民变过程56-57
  • 第五节 崇祯七年(1634)民变处理57-58
  • 第六节 总结58-60
  • 第四章 宜兴民变的影响60-69
  • 第一节 宜兴民变的地域影响60-62
  • 第二节 宜兴民变的政坛影响62-69
  • 一、处理事件的官员升迁问题62-65
  • 二、周延儒、陈一教、陈于泰、陈于鼎的变动65-69
  • 第五章 真实与文本:论陈一教父子、周延儒的形象问题69-82
  • 第一节 评陈一教父子的真实形象72-77
  • 第二节 周延儒的真实形象辨析77-82
  • 余论82-84
  • 参考文献84-88
  • 一、古代史料84-85
  • 二、现代论著85-88
  • 致谢88-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守实;谈“永禁机匠叫歇碑记”[J];复旦;1959年07期

2 陈守实;特种“隶属状态”的历史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3 汪槐龄;;明万历年间的市民运动[J];历史教学;1959年06期

4 吕杨;;明朝末年宜兴民变考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尚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及其增长[J];历史研究;1955年03期

6 南炳文;;从“三言”看明代奴仆[J];历史研究;1985年06期

7 钞晓鸿;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J];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8 汪莉;夏维中;;试论宜兴亳村陈于泰的评价失真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王家范;;明清史料感知录(八)[J];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05期

10 范金民;;鼎革与变迁:明清之际江南士人行为方式的转向[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明末宜兴民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4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2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