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古代教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4:11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教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化”作为我国古代社会实施统治的重要方式,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揭示“教化”的含义入手,在考察教化活动和教化思想萌芽的基础上,分别对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教化思想、教化政策、教化模式、教化活动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不仅在研究古代教化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方面具有一定学术意义,而且对当今我国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借鉴。 教,即是在地位、知识、品行上的优越者施行政教伦理等措施,其他人进行仿效的活动。化,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状态和结果。教化,是一种有目的的主观引导,是主体之于客体的施与和示范;是教化对象接受施教者的善标准与观念的过程;是一种教化客体从被动效仿、接受到主动认同、融合的过程;教化以教致化,教为手段,化为鹄的,教化客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是教化活动所追求的效果,其最高境界是教化内容内化为教化客体的内在精神要素,教化内容与教化客体的精神结构圆融一体,化而无痕,化而无返。 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类型具体来说,即宣教教育、劝学教育、明礼教育、公德教育、感化教育、善恶教育6种类型。中国古代教化理论的基本特征即政教合一、德行中心、外在规训与内在修养、教化方法选择与人性认识、家庭社会学校教化5个方面。 从原始社会的教化活动,到西周教化思想的萌芽,使得教化思想在周代得到了初步实践。其中,尤以管子的教化思想尤为显著。管子作为现实政治之实践者,既主张以法治国,又肯定道德教化的必要性。而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系统化、哲理化的时期。诸子百家各自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发展影响较大。儒家化政于教、寄治于俗的教化传统可以说肇始于孔子。孔子高度重视教化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德”、“礼”的教化在道德上得到改善和提高,承认和强调后天习染的作用。这为后世的教化思想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其后的孟子以“人性善”的人性观为基础,认为通过道德教化“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从“人性恶”出发,强调“隆礼重法”、“明德慎罚”以及德礼教化对人们“化性起伪”的重要性。对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教的教化活动以及对教化政策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综上所述,传统教化论对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孕育拥有巨大的影响,是适应统治者控制与整合社会思想,整合和塑造社会精神秩序的实践需求的产物。通过教化活动协调社会利益,排除、淡化或隐藏社会价值冲突,整合社会价值观念,促使民族精神系统向和谐有序方向发展;通过教化活动宣传、树立民族成员学习、模仿的道德榜样,鼓励民众向具有特定示范效应的典范学习,并辅以相应的社会物质与精神奖励,提供了民族精神秩序建构与整合的激励机制;通过教化活动向社会宣讲法律、制度、道德等所倡导、鼓励或禁止的思想或行为,从而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古代 教化 思想 政策 模式 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0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导言11-16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目的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动态12-15
  • 1.2.1 关于“教化”涵义的讨论12-13
  • 1.2.2 从教化实行的组织和途径考察13-14
  • 1.2.3 一些重要人物的教化思想14
  • 1.2.4 被常用在教化研究中比较方法14-15
  • 1.3 研究方法15
  • 1.4 研究中的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内涵16-23
  • 2.1 中国古代教化的内涵16-17
  • 2.2 中国古代教化的类型17-21
  • 2.2.1 以德为先,重视德育教育,帝王起表率作用17
  • 2.2.2 从孩子做起,突出家庭教育17-18
  • 2.2.3 强调学校教育,提倡尊师重道18-19
  • 2.2.4 敬老爱老,,关注孤儿救助19-20
  • 2.2.5 强调法律教育意义,把法律作为教育的工具20
  • 2.2.6 提倡真善美,惩制作还其恶20-21
  • 2.3 中国古代教化理论的基本特征21-23
  • 2.3.1 社会管理实现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21
  • 2.3.2 德育教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21
  • 2.3.3 提高个人素质,规范社会行为,达到内外兼修21
  • 2.3.4 家族、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开展系统教育21-22
  • 2.3.5 注重个性、创造条件,因材施教22-23
  • 第三章 萌芽时期的教化活动和教化思想23-27
  • 3.1 原始社会的教化活动23
  • 3.2 周代教化思想的奠基23-27
  • 3.2.1 西周教化思想的萌芽23-24
  • 3.2.2 周代教化思想的初步实践24-27
  • 第四章 春秋战国教化思想的发展27-33
  • 4.1 管子的教化思想27-28
  • 4.2 孔子的教化思想28-29
  • 4.2.1 孔子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建构而成的28
  • 4.2.2 孔子“复礼”、以仁重新构建礼28-29
  • 4.3 孟子的教化思想29-30
  • 4.4 荀子的教化思想30-33
  • 第五章 秦汉以降历代教化政策及模式变革33-50
  • 5.1 汉代的教化政策和模式33-37
  • 5.1.1 “独尊儒术”教化政策的形成33-34
  • 5.1.2 教化活动的全面加强与教化模式的确立34-37
  • 5.2 魏晋南北朝时期教化模式与活动37-41
  • 5.2.1 宗教对教化活动的渗透(道教、佛教)37-39
  • 5.2.2 家庭教育在教化活动中地位确立39-41
  • 5.3 隋唐宋元时期教化思想与活动41-46
  • 5.3.1 隋唐复兴儒学,以施教化41-42
  • 5.3.2 唐代“礼教为本”推行教化42
  • 5.3.3 佛教的发扬光大,加强了社会教化42-43
  • 5.3.4 科举制度对民风民俗的影响43
  • 5.3.5 宋元时期的书院教化和蒙训读本教化43-46
  • 5.4 明清时期的教化政策46-50
  • 5.4.1 确立儒学在社会教化思想中的统治地位46-47
  • 5.4.2 明清时期教化活动的明显加强47-50
  • 第六章 中国古代教化研究的总结50-54
  • 6.1 教化思想是维护社会稳定及统治者思想价值的理论核心50
  • 6.2 教化实践活动是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与方法50-51
  • 6.3 中国古代教化的史鉴价值51-54
  • 6.3.1 借鉴中国历史上社会教化的经验,探索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途径51-52
  • 6.3.2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自觉性52
  • 6.3.3 借鉴中国古代教化的内容和形式赋予时代的内容52
  • 6.3.4 借鉴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探索研究。改进和创新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52-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7
  • 作者简介5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丽博;《朱子家训》的伦理意蕴[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教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5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1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