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后唐伶宦、后妃干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22:25

  本文关键词:后唐伶宦、后妃干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后唐是沙陀民族建立的政权,虽在历史上存在时间不长,但其政权存在的伶宦、后妃干政现象却相当典型,他们干政对后唐政权的建立、发展、灭亡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沙陀民族的汉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界点限制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沙陀汉化的不彻底为伶宦、后妃的干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皇帝对官僚臣属的猜忌,皇权与相权的对立分割成为伶宦、后妃群体参政、干政的基础。后唐对唐朝制度的延续,皇帝选臣用人的不当也是其干政的客观原因。 后唐皇帝赋予伶人“军机国政皆与参决”的权力,出任地方刺史者层出不穷。宦官长期把持枢密使这一重要职权,后唐同时延续了唐朝宦官监军的制度。后妃也拥有直接向官员发号施令的“诰命”和“教令”的权力。伶宦、后妃群体拥有的权力使得他们的干政变得顺理成章,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干预着前朝政治,并且在一些重大事件面前结成利益共同体,沆瀣一气,互相包庇纵容,于是影响朝政、收受贿赂、排斥异己、谗杀大臣、蛊惑奢靡便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伶宦、后妃群体中的一些人也有劝诫皇帝或正面干预朝政的积极表现。 伶宦、后妃群体的干政造成后唐政治制度的黑暗,军事纷争不断,社会矛盾激化。一些人对朝政的积极干预和对皇帝的劝诫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后唐伶宦、后妃的干政间接地强化了皇权,对后来政权制度的建设也起着一定的警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后唐 伶宦 后妃 干政 汉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91;K24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1. 选题意义7-8
  • 2. 研究现状8-9
  • 3. 研究方法9-10
  • 4. 本文创新10-11
  • 第一章 后唐伶宦、后妃干政的背景11-19
  • 一、沙陀民族的汉化11-14
  • 二、后唐伶宦、后妃干政背景14-19
  • 1. 强化皇权的需要14-15
  • 2. 唐朝制度的延续15-16
  • 3. 沙陀族的民族性16-17
  • 4. 干政的特殊条件17-19
  • 第二章 后唐伶人干政的表现和影响19-26
  • 一、干预前朝政事19-20
  • 二、收受百官贿赂20-22
  • 三、打击排斥异己22-24
  • 四、伶人干政的影响24-26
  • 第三章 后唐宦官干政的表现和影响26-33
  • 一、把持军政大权26-28
  • 二、蛊惑皇帝奢靡28-29
  • 三、谗杀忠臣良将29-30
  • 四、宦官擅权的影响30-33
  • 第四章 后唐后妃干政的表现和影响33-42
  • 一、后唐后妃的权力33-34
  • 二、庄宗刘皇后的干政用事34-35
  • 三、明宗王德妃的干政用事35-37
  • 四、末帝时期后妃的干政用事37-38
  • 五、后唐后妃干政的影响38-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8
  • 攻读r>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恩虎;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后妃问题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祝总斌;;古代皇太后“称制”制度存在、延续的基本原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戴显群;剖析后唐伶官现象[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赵沛;汉唐时期的宦官养子与宦官世家[J];东岳论丛;2005年04期

5 王守栋;试论宦官对维系唐中后期统治的作用[J];德州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王守栋;;唐代宦官专权延续性的原因探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刘正萍;;试论中国古代后妃参政的内在动因[J];大众文艺;2010年18期

8 李最欣;;后唐“安重诲事件”的真相和实质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李锋敏;;论唐代中后期宦官权力及其政治影响[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万禄;古代沙陀部的兴衰演变与汉族李姓[J];西北史地;199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宏;金代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后唐伶宦、后妃干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9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b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