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明朝死谏之士与政治文化传统

发布时间:2017-05-02 14:11

  本文关键词:明朝死谏之士与政治文化传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死谏之士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佼佼者,他们的活跃或沉寂都与明朝的政治文化走向和儒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动态的变化对明王朝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统治者一方面鼓励士大夫进谏,另一方面君主权威不容置疑,再加上明朝多失德君主,造成死谏之士大量存在,因谏而死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时间的横向维度上,本文试从四个时间段来分析明朝死谏之士的政治抗争及其各个时期的特点。洪武至永乐朝为第一阶段,此时期有不少死谏之士希望在新朝有所作为,政治上多赞画其间,但由于君主强有力的权威,强谏结果往往是血溅玉陛肉飞金陛,他们的谏死多用于彰显新朝君主的霸道。洪熙至弘治朝为第二阶段,相对于太祖、成祖驭臣的铁手腕,此时期的君主对待儒臣相对礼敬,君权处于蛰伏期,君臣关系相对缓和,但死谏现象仍部分存在,尤其宪宗朝,小规模的群谏事件发生,说明死谏之士开始作为一个群体抗争。正德至嘉靖朝为第三阶段,这时期的君主严重失德,而死谏之士无论在声势上还是组织上都较为凸显,所以单列为第三阶段。皇权在此时得到逐步加强,即便儒臣的抗争多采用群谏形式,但群谏结果不容乐观,尤其嘉靖朝,对谏诤者的摧抑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民间对死谏之士推崇备至,民间舆论与君主的是非观走向了公开的对立。隆庆至崇祯朝为第四阶段,由于死谏难取得应有效果,以死谏君,或遭君辱或遇横祸,致君尧舜愿望难以实现,此时期的死谏之风渐弱,谏诤也流于形式,或求名或党争。万历朝虽然有些谏诤之举可称为死谏,但由于大多奏折被置之不理,君主对谏言多留中不报,内阁首辅也多软熟之辈,此时期君臣矛盾从谏言风气来看也呈尖锐态势,但因为死谏之举难行,所以万历朝也归于第四阶段,最后天启年间的东林党为明朝死谏之士划下一个不算完美但也可歌可泣的圆满句号。其次,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总结死谏这一行为的特点。第一,从谏诤者的出身来看多进士,并且在各种政策的号召之下,言谏风气日盛,言谏官身份也呈现庞杂的特点,这是明朝死谏的特点之一。第二,由于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再加上死谏之士在进谏之时多采取强谏直谏的形式,所以从结果上来看,谏诤行为多带来杀身之祸。但与身前结局惨烈相比,死谏之士生则起用,死者多被平反,享有光耀祖宗的身后名,这是明朝死谏的另一特点。最后,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这一纵向维度分析明朝死谏之士在进谏与拒谏之间,道统与政统之间如何恪守臣德,帮助君主树立君德,又在何种程度上触及专制制度的层面,体现民主的精神。总体而言,明朝的死谏之士虽然谏诤效果不甚明显,谏诤方式诚恳有余聪明不足,至明季又流于党争,政治上少有建树,明朝终于走向亡国。但在明朝君主的不断打压之下,专制制度空前强化之前,死谏之士面对君主的残暴不是选择噤若寒蝉,而是选择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统治者尝试在精神层面上奴役他们的愿望一次又一次泡汤,正是他们坚持做最后一批卫道士敢言敢诤,才使得明朝政治领域虽然空前专制,但舆论氛围相对宽松,思想领域没有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精神园地五彩纷呈,这是死谏之士牺牲身家性命换来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明代 死谏之士 士大夫 政治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4
  • 一、学术史回顾9-12
  • 二、选题意义及学术价值12-14
  • 第1章 所谓死谏之士14-16
  • 一、什么是死谏?14-15
  • 二、谏什么是死?15-16
  • 第2章 明代死谏之士的政治抗争16-28
  • 一、洪武至永乐年间的死谏之士16-17
  • 二、洪熙至弘治年间的死谏之士17-19
  • 三、正德、嘉靖年间的死谏之士19-22
  • 四、隆庆至崇祯年间的死谏之士22-23
  • 五、明朝死谏的特点23-28
  • 1.谏诤者的身份23-25
  • 2.谏诤者的结局25-28
  • 第3章 明朝的政治文化传统28-35
  • 一、关于“道统”和“政统”的问题28-31
  • 二、关于“进谏”和“拒谏”的问题31-33
  • 三、关于“臣德”和“君德”的问题33
  • 四、关于“民主”和“专制”的问题33-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43
  • 一、古籍文献36-37
  • 二、今人专著37-39
  • 三、译著39-40
  • 四、论文40-43
  • 附录43-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德良;;中国古代士大夫政治文化传统管窥[J];原道;2008年00期

2 俞可平;;历史偏爱学问和思想[J];学术界;2013年08期

3 沉丹;介绍易劳逸的《流产的革命》[J];民国档案;1991年02期

4 张海滨;;论“士”文化与中国的统一[J];东方论坛;2009年04期

5 汪波;美国新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中的政治文化传统[J];世界历史;2002年01期

6 雷颐;“万岁”故事[J];领导文萃;2003年01期

7 尹振环;;虚君制与“无为”论[J];博览群书;2007年07期

8 罗朝慧;;王权图腾化:政教合一的中国政治文化传统——读杨阳《王权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有感[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02期

9 陈寒鸣;“有秦一代是无思想的时代”吗——从政治文化角度审察并兼与余英时先生商榷[J];历史教学;2002年03期

10 杨国荣;“求真”的多重文化意蕴[J];学术界;199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书换;明朝死谏之士与政治文化传统[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明朝死谏之士与政治文化传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41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b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