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前燕经济和五燕兴亡

发布时间:2021-11-20 22:21
  十六国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气候的变化和汉末以来中原的战乱,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建立政权。由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以及鲜卑化汉人冯氏建立的北燕,历史上统称五燕。五燕政权的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十六国时期,其中前燕在制度上为后续诸燕奠定了基础。因此,以前燕为切入点,以五燕为研究对象,对探索十六国这段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在经济上,当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农耕地区后,存在一个由游牧经济模式向农耕经济模式转型的问题。但是对割据政权来说,农耕化有利有弊。农耕化给五燕政权带来了经济上的优势和充足的兵源,并让其很快适应了中原农耕地区的经济环境。但同时,畜牧业的衰落,使其建立在传统游牧经济基础之上的骑兵军事优势逐渐丧失。因此,在农耕化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权衡利弊,是统治者面临的一大问题。这一点,早在前燕立国伊始的慕容皝时期,统治阶层对于游牧和农耕两种经济模式如何权衡,就曾发生过分歧。另外,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割据政权为极力攫取资源,便通过国家官营工商业,限制私营,最大限度地垄断了技术和利润。但同时,脱胎于游牧和农耕这两种经济模式的人身依附关系,即军封和坞壁,却成为与国家争夺资源...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前燕经济和五燕兴亡


前燕地图(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2)

地图集,后燕,中国历史,政权


45第四章前燕经济政策对复国后诸燕政权的影响五燕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建立的五个割据政权。其中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为鲜卑慕容氏所建,北燕源自退出中原回到东北地区的后燕残余势力,政权由慕容氏转到鲜卑化的汉人冯氏手中,但仍以“燕”为国号,史称北燕。这五个政权几乎贯穿了整个十六国时期,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而前燕是五燕中第一个建立的政权,在政治、经济制度上为后续的诸燕政权奠定了基矗前燕由于贵族的腐败和分裂,亡于前秦苻坚。但前秦由于败于淝水之战,很快就分崩离析。先前被前秦灭亡的各族政权贵族开始纷纷谋求复国。这其中,原来前燕的慕容氏宗王慕容垂和慕容泓分别在关东和关中建立了后燕与西燕,随后慕容垂建立的后燕攻灭了西燕。就在后燕达到极盛时,却被兴起的北魏击败于参合陂,元气大伤。最后在北魏的攻击下分裂为南、北两个各自独立的政权。其中,原后燕宗王慕容德所建立的政权史称南燕,占据今山东和江苏北部的一部分地区,最后灭亡于东晋刘裕的北伐;退回辽西,建都龙城的后燕政权后来被鲜卑化汉人冯跋所夺取,是为北燕,最后灭亡于北魏。这四燕在经济方面虽各有特点,但总体上仍继承了前燕的经济政策,对复国后的诸燕政权来说,农耕化、国家与私家的争夺,仍是经济领域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并对诸燕政权的政治军事等产生相应的影响。图2:后燕地图(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后燕

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


46图3:南燕、北燕地图(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一、农耕化的深入与军事力量的进一步衰落复国后的诸燕政权,仍然将农耕经济作为他们的立国之本,并成为一种共识。后燕燕元二年(385),“乐浪王(慕容)温在中山,兵力甚弱,丁零四布,分据诸城;温谓诸将曰:‘以吾之众,攻则不足,守则有余。骠骑、抚军,首尾连兵,会须灭贼,但应聚粮厉兵以俟时耳。’于是抚旧招新,劝课农桑,民归附者相继,郡县壁垒争送军粮,仓库充溢。”2慕容农镇守龙城时,“创立法制,事从宽简,清刑狱,省赋役,劝课农桑,居民富赡,四方流民前后至者数万口。”3慕容垂任命崔荫为后燕诸宗王之佐,崔荫“所至简刑法,轻赋役,流民归之,户口滋息”。4西燕慕容冲因惧怕后燕慕容垂势力强盛,准备长留长安,“课农筑室,为久安之计”,5引起意欲东归的鲜卑贵族不满,遂遭杀身之祸。北燕冯跋“勤于政事,劝课农桑,省徭役,薄赋敛;……燕人悦之。”6冯跋还“分遣使者巡行郡国,孤老久疾不能自存者,振谷帛有差,孝悌力田闺门和顺者,皆褒显之。……(冯)跋励意农桑,勤心政事,乃下书省徭薄赋,堕农者戮之,力田者褒赏,命尚书纪达为之条制。”南燕政权也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刘裕北伐时,南燕田间有大量的粮食成熟,“余粮栖亩”,从而解决了刘裕的“匮乏之忧”,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2《资治通鉴》卷106《晋纪》,第3394页。3《资治通鉴》卷106《晋纪》,第3408页。4《资治通鉴》卷108《晋纪》,第3499页。5《资治通鉴》卷106《晋纪》,第3410页。6《资治通鉴》卷116《晋纪》,第3760页。北燕南燕


本文编号:3508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508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f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