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人类学视野中的明堂与周代礼文政典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1-11-29 13:55
  明堂有许多异称,它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大房子",最初是氏族首领祭神和行使权力的中心,这可以由大量的人类学材料和考古学证据证明。这种礼仪性建筑,夏代称为"世室",殷商称为"重屋",周代叫"明堂"。秦汉以后儒家学者所构拟的明堂宫室制度和明堂阴阳学说有附会的成分,但明堂的存在不容置疑。周人损益夏商二代之礼而制礼作乐,明堂是以祭祀和行政为核心的礼乐体系展演的现实空间,同时也是礼仪之文撰制和展演的现实空间。从明堂这种礼仪性建筑的功能入手探讨周代仪式乐歌、礼仪之文、典礼诵辞等的生成语境与传播方式,是对周代文学和文章研究的拓展和创新。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2019,(02)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红山、良渚、仰韶大墓随葬玉器观察随想[J]. 李伯谦.  文物. 2009(03)
[2]小盂鼎与《世俘》新证[J]. 张怀通.  中国史研究. 2008(01)
[3]“亚”形与殷人的宇宙观[J]. 艾兰.  中国文化. 1991(01)
[4]释明堂[J]. 汪宁生.  文物. 1989(09)
[5]中国考古发现中的“大房子”[J]. 汪宁生.  考古学报. 1983(03)
[6]周都丰鎬与金文中的京[J]. 黄盛璋.  历史研究. 1956(10)



本文编号:3526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526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3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