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日本“京都学派”形成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学术交流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16:26

  本文关键词:日本“京都学派”形成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学术交流空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19世纪下半叶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欧洲近代思想文化风靡学界,学习西方文化哲学在当时全国唯一的帝国大学东京大学蔚然成风、在日本中国学研究领域培养了大批为政府服务的“官学体制学者”并引领着学术潮流,东大成为日本中国学的“官学大本营”。在此种文化态势的重压之下,一批以狩野直喜为首的追求纯粹学问的学者,在刚建立的第二所帝国大学京都大学开始了与“官学”的抗衡,给当时为日本政府利用的日本中国学研究吹进一股清新之风,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当时日本中国学研究的不良用心。 本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交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引入“空间”概念,对近代日本的中国学研究具有反拨作用的重要群体“京都学派”进行研究,力图在秉持以往对京都学派实证性研究传统的同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解读京都学派的形成。在这样的研究视角下,我们能够发现京都学派实际上呈现出两个最为明显的形态空间,分别是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地理空间和一个以“人物交流”为基础载体的学术交流空间。 文章首先考察了京都学派得以形成的文化地理空间。它的外层是京都地区,内层是京都大学文科大学。外层起重要作用的是京都地区积淀深厚有形和无形的中国文化基因、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学术传统、与文化氛围相辅相成的自然和风貌,它们给京都大学在京都的创立提供了文化地理的独特空间;而京都大学的成立特别是其文科大学的成立,又给京都学派的形成创造了一个集中的、便于学者间交流、相互影响、趋同的内层空间,这个自由开放的空间里存在着便于京都学派生长的理念、风格、机制等要素。这两个层面的空间叠加互动、相互映衬,共同创造搭建成京都学派的文化地理空间。 其次考察了京都学派得以形成的学术交流空间。主要以京都学派代表人物狩野直喜、内藤湖南以及对京都学派影响最大的中国学者王国维为例,重点考察了王国维与狩野、内藤之间的学术交往过程、影响和互动的方式,以及作为个体的王国维和作为整体的京都学派之间的互动,王国维同内藤、狩野的学术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京都学派学术交流空间的内涵,突出地彰显了京都学派的学术风格,是近代中日学术交流的典型而成功的范例;王国维在治学方法、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等方面对京都学派的发展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使京都学派的学术交流空间呈现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这两个空间既自成系统,又有内在联系。两个空间的重叠和对接,来自对共同的中国文化的倾倒、对真正的中国学(汉学)的追寻、对共同学术领域的交集、对学术风格和价值的共有。
【关键词】:京都学派 空间 狩野直喜 内藤湖南 王国维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07;K207.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0 绪言11-16
  • 1 京都学派得以形成的文化地理空间16-24
  • 1.1 京都学派文化地理空间内部的双层结构16-24
  • 1.1.1 京都学派文化地理空间的“外层空间”——京都地区的自然风土和历史文化16-18
  • 1.1.2 京都学派文化地理空间的“外层空间”——京都学派对近代日本中国学研究的回应和反拨18-19
  • 1.1.3 京都学派文化地理空间的“内层空间”——京大文科大学的学科和学风19-21
  • 1.1.4 京都学派文化地理空间的“内层空间”-----京大文科大学的师承因素21-23
  • 1.1.5 小结23-24
  • 2 京都学派得以形成的学术交流空间24-52
  • 2.1 支撑京都学派学术交流空间的两大支柱——狩野直喜和内藤湖南25-34
  • 2.1.1 狩野直喜与京都学派25-29
  • 2.1.2 内藤湖南与京都学派29-34
  • 2.2 王国维与狩野直喜、内藤湖南的学术交流34-45
  • 2.2.1 王国维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35-37
  • 2.2.2 王国维与狩野直喜的学术交流37-41
  • 2.2.3 王国维与内藤湖南的学术交流41-45
  • 2.3 王国维与京都学派的相互影响45-52
  • 2.3.1 王国维寄寓京都期间京都学派的兴隆46-48
  • 2.3.2 作为个人的王国维与作为群体的京都学派48-52
  • 3 结语52-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信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前哨;;浅谈景观雕塑设计[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6期

2 范静静;;现代居室空间中的彩绘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陈蓓蓓;;空间与自我建构[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4 温建梅;;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拓展“空间”的利器[J];黄河之声;2010年18期

5 王景琨;;诗意读石[J];宝藏;2011年07期

6 戴瑾瑜;;装饰画在居住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1年06期

7 何如平;;母亲的QQ空间[J];金秋;2011年12期

8 张迎春;;电影字幕翻译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赵瑞雪;;色彩·空间·文化——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别种韵味[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10 杨孝文;;《盗梦空间》背后的科学[J];飞碟探索;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向群;;写字教学应给学生怎样的自主的空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刘重举;;空间解析几何法在构造预测中的应用[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亚杰;李伟;;建筑造型设计的思考[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4 苗长虹;魏也华;;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的发展与论争[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陈舣亦;;浅谈立体化交通设施在城市商圈中的应用——以重庆观音桥商圈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昕昊;张媛媛;;从城市景观角度看建筑的作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静;卿笃超;;某科技综合楼建筑设计浅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8 姚萍屏;邓军旺;熊翔;袁国洲;张兆森;;空间用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及其摩擦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刘晶茹;吴琼;王如松;姚亮;;生态园区的景观建设——以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李峻;;平遥票号建筑——蔚盛长票号旧址测绘及分析[A];第二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创新学术论坛会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空调还有多大的降价空间?[N];科技日报;2000年

2 杭州新希望;先抑后扬 空间有限[N];中国证券报;2001年

3 王侃;竞争的空间[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4 北京证券 刘景德;以时间换空间反复震荡筑底[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5 东方趋势 赵笑云;以时间换空间[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6 士官 王圣良;以多元化空间换时间[N];解放军报;2002年

7 车宏卿;给民营经济以足够的空间[N];中国信息报;2000年

8 上海益邦投资;整理后仍有反弹空间[N];中国信息报;2001年

9 任闻;买房关注五个“空间”[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10 记者 李安定 林红梅;我国铁路仍有提速空间[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阎魁;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D];同济大学;2006年

2 葛丹东;空间至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刘善增;三自由度空间柔性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4 尹海林;当代区域规划理论与天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吴琛瑜;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汤黎;人口、空间与汉口的城市发展(1460~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袁朝辉;中国直辖市就业结构演进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9 季倩;“设计之城”一种文化生成的场域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10 高岩辉;陕北资源富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琳琳;日本“京都学派”形成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学术交流空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陆艳伟;中国传统民居外环境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张南晖;城市商住综合体建筑的设计与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贺静;适应新型教育模式的智能化小学建筑空间与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张晓文;《桥》:空间叙事的文本[D];青岛大学;2005年

6 周海燕;“果园城”的空间意象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波;大学老校区景观空间更新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白莲;论《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的此在与世界之关系[D];山西大学;2005年

9 叶志强;城市公共艺术[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杨晓东;细胞自动机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D];中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日本“京都学派”形成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学术交流空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0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c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