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胡床考——附《胡床考》补遗

发布时间:2022-02-08 20:17
  通过对传统坐姿进行区分,确认垂脚踞坐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殊坐姿。胡床由东汉灵帝时传入中国,魏晋渐盛,隋唐在民间普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胡床不仅使用地点与床、榻有别,而且取独坐和踞坐为坐姿。1世纪前后胡床传入日本,传入途径可能并非由中国,而是直接通过东胡输入。宋人名胡床为交椅,故推想胡床为交腿折叠椅,初为革面,后改绳面,因而北朝、唐也称绳床,且可能带有靠背。折叠椅早于固定椅子由西方舶来中国,是因为游牧民族尚其便利,并由其传入中国。《补遗》根据胡三省所记元时实物定绳床为固定扶手靠背椅,胡床为折叠马扎,而板制固定椅子后出,仍袭用胡床的旧称——绳床为名。 

【文章来源】:文物春秋. 2020,(02)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附:
    《胡床考》补遗



本文编号:3615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15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