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论十六国时期上党地区的政权角逐与民族融合

发布时间:2017-05-13 06:18

  本文关键词:论十六国时期上党地区的政权角逐与民族融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上党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魏晋南北朝这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上党地区的具体剖析,论述了上党郡的建置和历史沿革,并通过详细了解十六国时期几场主要的战争和北朝时上党郡的政治状况,分析在十六国时上党地区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十六国以后所带来的影响。全文的具体结构共分五章:第一章略述上党郡的的建置和历史沿革,包括上党郡地名的由来及地理环境,详细分析了上党郡自春秋战国起建置至十六国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和交通,大致了解了上党郡区域演变的情况,从而从上党郡的地置方面分析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二章论述了在汉赵时期上党地区的政治军事状况,从汉末“杂胡”入晋入手,研究刘汉政权对上党地区的经营和上党对石勒势力发现壮大的影响及西晋末十六国初时的上党地区对该时期内政局变化的影响,分析其重要的政治地位。第三章论述了前秦和前燕之间的潞川之战,这是十六国时期上党地区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争的结果使得已经统一北方前秦逐渐从强大走向衰败,也使得当时的政治局面产生较大的去改变,并分析上党地区在两国交战时的军事地位。第四章论述了西燕在建都长子后发生在两燕之间的台壁之战,包括战争前各国的政治形势和战争双方的军事政治情况,分析了战役胜负的原因,从侧面体现了上党郡特殊的地理位置对战争结果所带来的影响。第五章主要从上党地理形势入手,分析十六国以来时上党地区的政治、文化和民族融合的状况,了解了上党地区政治的发展使得上党的文化也有了较为蓬勃发展,得出了上党地区文化的发达在部分程度上与该地区的地置和民族特点是分不开的。第六章阐述了在经历了十六国时期频发的战争后,上党郡经济凋弊,致使起义不断,北魏政府因此进行了较为严格的控制,通过北这个时期内各个政权对上党郡的管理,展现了上党地区在两魏周齐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通过以上六部分的论述和对上党郡的具体剖析,可以看出,在十六国北朝时期上党地区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这个战乱的时代起特殊的军事地位及其与政治走向、民族融合之间所产生的联系和影响。
【关键词】:十六国 上党地区 政权 民族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38
【目录】:
  • 中文摘要10-12
  • ABSTRACT12-14
  • 绪论14-17
  • 第一章 上党地区的建置及沿革17-23
  • 第一节 地形状况17-18
  • 一、“与天为党”——地名由来17
  • 二、“上党从来天下脊”——地形特点17-18
  • 第二节 历史变迁18-20
  • 一、上党建置18
  • 二、秦赵长平之战18-19
  • 三、秦汉时期的上党郡19-20
  • 四、魏晋以后的上党郡20
  • 第三节 上党地区的交通20-21
  • 一、交通要道20-21
  • 二、重要的关隘21
  • 第四节 上党郡的统辖区划演变21-22
  • 一、秦汉所统上党郡21-22
  • 二、汉以后上党郡区域变化22
  • 小结22-23
  • 第二章 汉赵政权对上党地区的经营23-34
  • 第一节 “杂胡”入晋与刘渊建国23-26
  • 一、“杂胡”入晋23-24
  • 二、刘渊发迹24-25
  • 三、刘汉立国25-26
  • 第二节 刘汉政权在上党地区的军事活动26-29
  • 一、刘渊与地方割据势力司马颖的联合26
  • 二、汉灭亡西晋的战争26-27
  • 三、匈奴汉国与西晋并州势力刘琨的抗争27-29
  • 第三节 汉赵政权对上党地区的管理29-31
  • 一、元熙元年29-30
  • 二、元熙四年30
  • 三、永凤元年30-31
  • 四、建元元年31
  • 第四节 羯族石勒及其后赵政权31-33
  • 一、石勒在上党地区的发展31
  • 二、匈奴汉国与石勒的结合31-32
  • 三、羯族与后赵政权32-33
  • 小结33-34
  • 第三章 秦燕潞川之战34-42
  • 第一节 战争前秦、燕的政治状况34-37
  • 一、鲜卑慕容氏的发展34
  • 二、前燕力量的巩固34-35
  • 三、氐族前秦的崛起35-37
  • 第二节 战争背景与双方军事力量对比37-38
  • 一、潞川之战的背景37-38
  • 二、双方力量对比38
  • 第三节 潞川之战与战后双方得失38-41
  • 一、秦燕潞川之战38-40
  • 二、潞川之战的成败得失40-41
  • 小结41-42
  • 第四章 西燕建都及两燕台壁之战42-51
  • 第一节 淝水之战后的政治军事形势42-44
  • 一、北方地区42-43
  • 二、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43-44
  • 三、西北地区44
  • 第二节 西燕建都长子与后燕战略布置44-47
  • 一、西燕建都长子44-46
  • 二、后燕的战略布局46-47
  • 第三节 台壁之战的结果及影响47-49
  • 一、台壁之战的过程47-48
  • 二、两燕战于台壁的原因48-49
  • 三、台壁之战的影响49
  • 第四节 西燕政权对上党的管理49-50
  • 小结50-51
  • 第五章 十六国时期上党地区的民族融合及文化成果51-57
  • 第一节 上党地理优势51
  • 第二节 十六国以来的民族融合51-53
  • 第三节 民族融合的文化成果53-55
  • 一、世族与文化繁荣53-54
  • 二、文化成果54-55
  • 小结55-57
  • 第六章 对两魏周齐的影响57-60
  • 第一节 两魏周齐时的上党地区57
  • 第二节 上党地区接连不断的起义57-59
  • 第三节 对上党地区的管理59
  • 小结59-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3-64
  • 致谢64-65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65-66
  • 承诺书66-6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青瑶;王社教;;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垦殖时空特征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学伟;十六国北朝侨州郡县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武們;广灵剪纸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论十六国时期上党地区的政权角逐与民族融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1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