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何休“三阙”及郑玄驳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0 18:29
  何休“三阙”及郑玄各自相应的反驳,是何、郑二人关于《春秋》学的经典论战。然而,无论在整个中国经学史还是汉唐《春秋》学史上,学界对“三阙”及郑玄相应驳文,除了刘逢禄、廖平等极少数学者外,基本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作为中国经学史重镇的郑玄经学,除了其《左氏》学有零星的争论外,郑玄的其他《春秋》学著述,如其针对何休“三阙”的相应驳文,更是几乎无专文探讨。所以,对何休“三阙”及郑玄相应驳文进行较系统而全面的整一性(视两者为不可分割的整个同一文本)研究,极具学术意义。作为文献学和思想史的跨学科研究,显然,对已经散佚的何休“三阙”及郑玄驳文的重新整理是本文研究的第一步。其着眼于将分散在《十三经注疏》中的何休“三阙”及郑玄驳文进行汉唐各时期的部分文本还原;在此基础与前提下从中爬梳分离出现存的何休“三阙”及郑玄驳文的内容,进而对其进行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进一步解读。其核心是围绕《春秋》三传,从三传文本出发,客观的解读何休“三阙”及郑玄的相应反驳,尤其是对二人各自的经学素养、写作缘起、著述主旨、诠释立场、诠释思路等进行了较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详尽地剖析何休“三阙”及郑玄相应驳文的异同点。同时对何休“三阙”...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创新之处
一、何休与郑玄《春秋》学文献考略
    (一)何休《春秋》学著述考略
        1.何休简介及其《春秋》学著作
        2.“三阙”写作缘起及主要内容
    (二)郑玄《春秋》学文献考略
        1.郑玄简介及其相关《春秋》学研究
        2.“三阙”郑玄驳文的产生
二、汉晋《春秋》学流变下的何、郑之争
    (一)汉晋《春秋》学的流变
        1.《春秋》及其三传的演变
        2.《春秋》三传文本的经传分合
        3.《春秋》三传由纷争到综合
    (二)何、郑《春秋》学相通的解经宗旨与解经方式
        1.何、郑都以“亲亲”“尊尊”发挥《春秋》大义
        2.何、郑均认同“二类”说而以灾异说经
    (三)何休对《左》《榖》的非难及郑玄的回应
        1.何休对《左传》与《榖梁传》的非难
        2.郑玄对何休非难的回应
三、“三阙”及郑玄驳文后世流变
    (一)“三阙”及郑玄驳文的合编及散佚
    (二)“三阙”及郑玄驳文在汉末至魏晋南北朝的流传
    (三)“三阙”及郑玄驳文在隋唐时期的流传
        1.《榖梁废疾》与《起废疾》
        2.《公羊墨守》与《发墨守》
        3.《左氏膏肓》与《箴膏肓》
四、“三阙”及郑玄驳文的辑佚
    (一)宋元明时期的辑佚
    (二)清至民国时期的辑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代公羊学异义[J]. 黄开国.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2]清儒孔广林生卒年考[J]. 林存阳,李文昌.  中国史研究. 2014(03)
[3]何休《左氏膏肓》与公羊、左氏之争[J]. 许雪涛.  中国哲学史. 2010(02)
[4]經義之争的立場與邏輯——以何休、鄭玄之分爲例[J]. 郜積意.  中国文化. 2006(01)
[5]武亿校著版本考略[J]. 焦占煜.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3(02)
[6]何休著述叙要[J]. 黄朴民.  文献. 2002(04)
[7]《后汉书·儒林列传》所记何休卒年献疑[J]. 孟祥才.  中国史研究. 2002(03)
[8]郑玄《春秋》学考述[J]. 赵伯雄.  文献. 1994(01)
[9]黄奭生卒考[J]. 曹书杰.  东北师大学报. 1989(06)
[10]论何休[J]. 杨向奎.  兰州大学学报. 1979(01)



本文编号:3619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19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2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