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北魏三长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1 08:56
  三长制是北朝时期推行较为彻底的一项重要的基层管理制度,其作用是控制人口、统计户籍、征发赋税。三长制从北魏太和年间(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开始实施,至隋文帝开皇年间(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止,大约百年左右,它与北魏同时期土地制度之均田制、赋役制度之租庸调制互为一体。通过实行三长制,不仅为北魏扩展了大量人口,提供了兵源,而且还增加了北魏的财税来源,巩固并深化了王朝的社会统治基础,使得北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着相对稳固的基层社会秩序。本文旨在对三长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论述,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论述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三长制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思路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北魏三长制创立的历史背景,在这些背景下,三长制的出台显得就很有必要性和合理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与三长制有关的若干问题。第一,进一步考证三长制设立的准确年代;第二,分析了三长制与均田制和宗主督护制的内在联系;第三,三长的职能和地位,指出三长的核心职能就是清查户口,以确保土地的分配合理和保证国家徭役赋役的征发。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了三长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上的“治民”和经济上的“括户”。同时,客观分析了时...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三)研究综述
一、三长制确立的历史背景
    (一)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
    (二)北魏前期的基层社会
    (三)孝文改制与李冲其人
二、三长制的若干问题
    (一)三长制设立年代考证
    (二)三长制的制度关联
    (三)三长及其职能、地位
三、三长制的主要作用
    (一)政治上“治民”
    (二)经济上“括户”
    (三)三长制的弊端
四、北朝三长制与南朝社会管理
    (一)三长制与士族庄园的对比
    (二)三长制与土断侨民制度对比
    (三)三长制与寺院人.管理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鑑》三長制繫年發微——兼論北魏均田制的性質和作用[J]. 程念祺.  中华文史论丛. 2012(03)
[2]十六国北朝政府对乡村社会的权力渗透——以乡村行政组织为中心的考察[J]. 高贤栋,乔增贤.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3]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J]. 臧知非.  史学月刊. 2006(05)
[4]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J]. 臧知非.  东岳论丛. 2005(06)
[5]再析北魏太和年间均田制和三长制确立的时间[J]. 朱林芳.  沧桑. 2005(01)
[6]近百年来魏晋至隋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概况[J]. 张小稳.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4(11)
[7]十年来国内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史研究回顾[J]. 秦冬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8]北朝“三长制”四题[J]. 侯旭东.  中国史研究. 2002(04)
[9]二十世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J]. 曹文柱,李传军.  历史研究. 2002(05)
[10]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J]. 侯旭东.  历史研究. 2001(06)



本文编号:3619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19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a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