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5:11

  本文关键词: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桐城派是清朝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被誉为“清代文坛盟主”。桐城派人物数量有一千多人,分布在全国十九个省份,从桐城三祖到桐城派末代文人,持续时间达两百多年,持续时间长久,其人物从中央官员到地方总督巡抚,再到书院讲席,桐城派人物对清代历史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不过由于历史原因,桐城派一直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贬称为“桐城谬种”,在建国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改变。近几十年来,对桐城派的看法逐渐趋于理性,桐城派方向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不过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人物梳理和从整体来分析桐城派人物。本文试图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桐城派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分布,以更好的看到桐城派的起源、发展和没落。全文主要分为四章,现将各章内容概括如下:引言部分。主要阐明本文选题的原因和意义,回顾学术界关于历史文学地理研究的成果,以及桐城派人物研究的现状;同时对桐城派进行性质与源流界定,同时对资料来源进行辨正。对桐城派进行重新思考后,对桐城派的研究日益增多,人物资料信息的整理对于桐城派的理论研究,如定义、分类、划分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构建桐城派文人时空分布的整体框架、籍贯分布等,可以建立起桐城派文人的历史地理的空间立体感,能够对以后桐城派的整体研究打下基础;桐城派人物众多,分布区域广、持续时间长,这使得桐城派的界定一直饱受争议,桐城派本身“桐城学派”“桐城文派”和“桐城诗派”不同说法的争议,文派内部也有关于“阳湖派”、“湘乡派”等派是支派还是独立派别之争,这些争端使得桐城派的界定一直饱具争议,而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文学派别普遍具有“界定模糊性”,而桐城派中存在的“追认”也加剧了界定的困难。本文最终选择采用“广义”和“狭义”两层标准,以“广义”的桐城派标准来进行研究。桐城派人物的来源主要来自刘声木的《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但是此书存在着一些争议和问题,需要予以辩正。第一章,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相关要素探讨。研究人物时空分布需要确认时间与空间两个要素,从时间上来说要素桐城派人物上可追溯清初,下可达清末民初,根据政治、文化和桐城派本身的因素,本文将从三个时期:清初期、清中期、清晚期来研究桐城派人物的分布:从空间要素来说,桐城派人物分布几乎遍及全国,而且分布于不同时期,省域、府州县的隶属变化一直很大,所以需要确认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采取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作为本文研究的政区地理要素基础。第二章,桐城派人物的时空分布,本章将桐城派人物分别在三个历史时期:清初期,清中期和清晚期,一一罗列人物基本信息和资料来源,并依次分析不同时期的的分布状况和特征。第三章,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变化与特征。本章从总体来解析在桐城派任务全国各时期的分布变化与特征,总的来说,桐城派是发端于桐城,逐渐向东南方向发展,在晚期的时候才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从地域上来说,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到了晚期才在北方形成一个新的桐城派人物副中心。第四章,余论:桐城派兴起于于桐城新说。对桐城派为何产生于桐城相关讨论的很多,本文将从桐城派人物在清初期的分布特点来探讨和分析这个原因。桐城派出现于桐城,除了桐城本身具有的优势外,其原因还在于清初的三个历史事件:清初的大屠杀、明遗民问题和清初对江南文化的压制。这些原因使得全国的文化中心——江南地区(苏南、浙北)失去了承接古文理论的能力,而桐城抓住了这个机会,最终产生了清朝最大的文派一—桐城派。桐城派清朝最大的文学流派,是一个全国性的流派,但是从各个时期来看,桐城派最主要的分布还是在东南地区;此外,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衰落与清朝的稳定、鼎盛和灭亡时期基本符合,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当清朝灭亡后,桐城派很快就被排斥,最终被指责为“桐城谬种”。
【关键词】:桐城派 古文 人物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29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11
  • 第二节 研究状况11-15
  • 第三节 桐城派界定分歧及其原因15-25
  • (一) 桐城派的界定分歧15-20
  • 1、性质界定:桐城文派、桐城学派与桐城诗派15-18
  • 2、关系界定:阳湖派、湘乡派18-20
  • (二) 分歧原因20-25
  • 1、文学流派界定模糊20-22
  • 2、传承与发扬使界定模糊22-24
  • 3、“追认”问题24-25
  • 第四节 相关资料辨正25-29
  • 第一章 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相关要素探讨29-36
  • 第一节 时间要素29-31
  • (一) 历史分期29-30
  • (二) 人物划归时间区间标准30-31
  • 第二节 空间要素31-36
  • (一) 国家疆域31
  • (二) 分省与省界31-34
  • (三) 府县辖属34-36
  • 第二章 桐城派人物的时空分布36-89
  • 第一节 清初期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36-41
  • 第二节 清中期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41-59
  • 第三节 清晚期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59-89
  • 第三章 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变化与特征89-93
  • 第一节 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变化89-91
  • (一) 文化中心与副中心的变化89-90
  • (二) 人数时空分布变化90-91
  • 第二节 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特征91-93
  • 第四章 余论:桐城派兴起于桐城原因新说93-103
  • 结语103-104
  • 参考文献104-111
  • 附表111-113
  • 致谢113-11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怀祺;;《明儒学案》,一部开风气的学术史著作[J];史学史研究;1990年04期

2 余贵林;简评《明儒学案》研究中的两种观点[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3 吕敏敏;;初探初中英语“学案”教学[J];学苑教育;2010年22期

4 李烨;;浅谈英语“学案导学”教学[J];考试(教研);2011年07期

5 曹彩云;;科学使用英语“学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12期

6 李红娣;;以学案为载体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年04期

7 同朝阳;;学案编写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3年04期

8 刘兴淑;;“学案体”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05期

9 崔红伟;;学案导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09年07期

10 朱勇弟;朱晓兰;;英语教学实施学案导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淑娟;;浅谈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袁廷新;;学案的编写和使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3 陈丽英;;关于英语预习学案的思考[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4 戴济林;;对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与设计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5 曹玉洲;;初中英语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A];2013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冯东生;;浅谈基于学案的历史教学过程优化的思考[A];2013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泽元;;实施学案导学 推进有效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8 易善忠;;普通高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初探[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南卷)[C];2013年

9 马贵龙;;如何提升学习导航(即学案)的编写水平[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10 纪林香;;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浚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海峰 张明新;从“教案”到“学案”如何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鲁子问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源于草根的学案能否长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虞城高中 张义亮;如何编写和应用历史学案[N];学知报;2010年

4 ;好学案要能化枯燥为乐趣[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河南省浚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海峰 张明新;让“学案”带出好教师、好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罗炳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N];光明日报;2001年

7 如皋市磨头中学;学案 新课程理念的产物[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记者 王利强;忻州十一中“学案进课堂”受欢迎[N];山西日报;2009年

9 山东省高密市注沟小学 翟锡魁;学案的编写与落实[N];学知报;2010年

10 河北献县第一中学 林志江;化学学案设计的原则[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绍鹏;学案导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朱婧;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5年

3 陶仙;初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艳飞;初中语文学案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学案导引、分层教学”模式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延美;以学案为载体的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的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陆晓峰;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探究型学案编制与实施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周仙子;语文教学中个性化学案的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9 徐芳英;初中生物强化重要概念教学的学案导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韩镇鸿;导学案在乡镇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8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8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