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近代史研究》2011年06期

发布时间:2016-06-27 16:03

  本文关键词:民国学人宋代研究的取向及纠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近代史研究》 2011年06期

投稿

民国学人宋代研究的取向及纠结

 

【摘要】:民国学人对于宋代研究渐趋推重,可是推崇最甚的陈寅恪、傅斯年等人,却很少专论宋代,而以宋为制高点研治整个中国历史文化提出的各项重大问题,如"宋学"渊源、宋代史学和新宋学等,引起各科学人的长期讨论。由此可见,要把握宋史、宋学、宋代史学、宋代思想学术的区别与联系,不宜用分科治学的眼光尤其是区分经史以及史料与史观的观念研究宋代历史及其思想学术文化;应该讲宋学,做汉学,一方面,治宋史必须通宋学,如治国史必须通知本国文化精意,另一方面,将包括义理等在内的一切虚玄思想还原为历史,既有道理,又可目验;应将两宋学术文化作为标高,纵横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有系统而不比附,不以赵宋为断代,方有望达到新宋学的高度,开创中国学术文化的新气象。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分类号】:K244
【正文快照】:

民国时期,学人沿袭清中叶以来的风气转换,对于赵宋一代的学术文化渐趋推崇,同时随着研究时段的下移,中古历史开始受到重视。两相作用,关于宋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层面日益扩展深入,意见分歧也逐渐多点展开。不无蹊跷的是,对于宋代越是推崇备至的学人,如陈寅恪、傅斯年等,反而很少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桑兵;;[J];近代史研究;2007年05期

2 罗志田;[J];近代史研究;1998年01期

3 蒙文通;;[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年02期

4 桑兵;;[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10期

5 侯宏堂;;[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6期

6 王水照;[J];中国文化;2001年Z1期

7 桑兵;;[J];中国文化;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贞芳,鲁燕;[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2 李正图;;[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崔罡;黄玉顺;;[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4 王惠荣;;[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5 李正辉;;[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范立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戴旭旺;;[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李如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李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吴超;;[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中[C];2010年

2 鄭卜五;;[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六辑)[C];2007年

3 周立民;;[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4 张剑;;[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5 周国林;;[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6 曹德良;;[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7 刘巍;;[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8 刘巍;;[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9 刘巍;;[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10 李喜所;;[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慧;[D];湖南大学;2009年

2 刘建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敦基;[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琴;[D];浙江大学;2010年

5 陈晓红;[D];复旦大学;2010年

6 陈碧芬;[D];云南大学;2011年

7 孙兴义;[D];云南大学;2011年

8 林家虎;[D];安徽大学;2011年

9 平志军;[D];上海大学;2010年

10 邢靖懿;[D];河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业鹏;[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谭瑞梅;[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晓静;[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三喜;[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程晓峰;[D];湖南大学;2009年

6 王振中;[D];湖南大学;2009年

7 刘进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莹;[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余黎明;[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肖永龙;[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桑兵;;[J];近代史研究;2007年05期

2 桑兵;[J];历史研究;2003年05期

3 胡晓明;[J];学术月刊;1995年07期

4 余英時;[J];中国文化;1997年Z1期

5 陈寅恪;[J];中国文化;2001年Z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江;[J];瞭望;1997年19期

2 曹印双;[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02期

3 肖波;;[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董锡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5 蒋伟;;[J];沧桑;2007年02期

6 宋社洪;;[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黄富源;[J];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01期

8 李智君;;[J];中国史研究;2006年02期

9 张宪文;;[J];文献;1992年03期

10 王继光;;[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蒋志;;[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2 王荣全;;[A];唐史论丛(第七辑)[C];1998年

3 杜立晖;;[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黄正建;;[A];武则天研究论文集[C];1997年

5 樊文礼;;[A];中国中古史论集——中国中古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7 徐畅;;[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 论文集上[C];2010年

8 段江丽;;[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小军;[N];光明日报;2007年

2 虞云国;[N];文汇报;2008年

3 李锡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书评人 孙明;[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曾景忠;[N];团结报;2010年

6 李自强 张强;[N];成都日报;2006年

7 张生;[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任继愈;[N];北京日报;2006年

9 戴 逸;[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杨家安;[N];吉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伟;[D];浙江大学;2008年

2 张曙霞;[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如冰;[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毅;[D];河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贾海燕;[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晓萌;[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冯帆;[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曲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毅婷;[D];山东大学;2007年

7 胡敏琦;[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成;[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夏云;[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辉;[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学人宋代研究的取向及纠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2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2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