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批判与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02 12:14

  本文关键词:批判与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年

批判与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

吴禹江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而儒家伦理思想又作为儒家思想的精髓有着许多传统的观点和看法。本文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讨论儒家伦理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首先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历史脉络和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仁礼思想。虽然儒家伦理思想体系远不止仁和礼,还包括仁义礼智信,而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侧重某一面,如宋儒时期侧重诚,但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系的还是以仁礼为主;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伦理思想的关系在历史发展上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批判,一个是继承。在批判方面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包括五四萌芽时期、文革时期以及80年代文化热时期;在继承方面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新时期的以各个阶段领导人为代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儒家思想一个批判继承、继承发扬、继承创新的逐步深化的过程。最后总结了以时间历史为线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伦理思想关系,即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并强调了新世纪新时期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处理与儒家伦理思想关系上的态度以及对于我国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新启示。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儒家伦理思想为切入点,首先从历史角度梳理了儒家思想的基本脉络,后重点分析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儒家“仁”“礼”思想,同时对“仁”和“礼”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纵向地分析了从20世纪20年代到21世纪新世纪时期中国思政教育视域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儒家伦理思想的态度转变的过程,从严厉批判到批判继承的一个对待儒家伦理思想的过程,同时主要以分析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为主,来展现每个时期对待儒家伦理思想的主流态度。最后总结了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百年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对待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转变,同时提出了正确对待儒家伦理思想的方法,包括科学辩证地对待儒家伦理思想,要继承批判式地对待,不是重复以前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单一做法,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方面,把握重视传统文化民族性和思政教育民族性的统一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儒家“仁”“礼”思想进行时代融合,把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结合,把历史和时代结合而不是断裂,是本文的一个宗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B82-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威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刘诗贤;;浅议黄老思想对汉初社会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3 张元城;论孔子教育思想的政治伦理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S1期

4 赵平之;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全国讨论会综述[J];社会科学;1985年01期

5 杨叔子;下学上达文质相宜[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03期

7 俞吾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反思[J];探索与争鸣;2009年01期

8 宋仲福;陈独秀全盘性反传统文化辨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9 李艳;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内在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4期

10 陈建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与文化选择[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泰;;《聊斋俚曲集》饮食文化分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吴美燕;;简述陈独秀的教育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7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旺;赖贱明;;简析汉初采用道家思想治国的原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田莉姝;论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转变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侯富芳;汉初行“黄老政治”原因再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5 陈金花;;论西汉前期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宁国良;论黄老思想与刘邦的治国实践[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毓洁;何丽丽;;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路径研究[J];大家;2011年02期

2 李汉威;;克服“两张皮” 找准“结合点”——教书育人刍议[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3 关晞昕;浅谈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江波;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相结合,推进高校后勤工作[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5 李和佳,吴卫丰;论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从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谈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涂淑萍;;试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8期

7 戴静;;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1期

8 梁维科;;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力的和谐发展[J];兰州学刊;2007年S1期

9 黄焕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与文化性[J];黑龙江史志;2008年06期

10 徐海洋;邢元平;;英文电影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对策[J];电影文学;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英腾;;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5 陈永福;;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6 郭焱;;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9 张美琴;;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10 邱子辉;;构建三级配套体系,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勇;[N];毕节日报;2008年

2 韩宏文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H型钢厂;[N];长治日报;2009年

3 盛利祥;[N];承德日报;2009年

4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河堤初级中学 马树章;[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东北师范大学 李忠军;[N];光明日报;2009年

6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维维;[N];宁波日报;2009年

7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彭世峰;[N];山西党校报;2010年

8 周维 姜军;[N];贵州日报;2009年

9 香河县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 王亚娟 崔雪颖;[N];廊坊日报;2009年

10 本报评论员;[N];解放军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2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裴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5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蒋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凤志;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婕音;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问题探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玉;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蕾;探究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涂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黄瑜;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张莹;浅谈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因材施教[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睿;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社会现实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8 曾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同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丁月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蒋蓓敏;批评在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及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批判与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5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5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